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釋辨秀
共 2 首
唐杭州靈隱山天竺寺故大和尚塔銘
唐 ·
僧清晝
四言詩
水之性不動而鑒。得非夫實相之體耶。雖積為洪溟而未嘗變。亦真我自在之妙致也。如來大師獨秉至教。偫圣拱手。俾寘冥到識。破堅冰之惑。豈逾一念之中哉。靈隱大師雖外精律儀。而第一義諦。素所長也。故小子志之。大師生緣錢塘范氏。諱守真。字堅道。齊信安太守瑝之八葉。禮既冠眾。君子器之。夙有丘園之期。不顧元纁之錫。遂詣蘇州支硎寺圓大師受具足戒。是夜眼中光現(xiàn)。長一丈馀。久而方?jīng)]。蓋得戒之禎也。后至荊府依真公。三年苦行。尋禮天下二百馀郡。圣教所至。無不至焉。無畏三藏受菩薩戒香。普寂大師傳楞伽心印。講起信宗論三千馀遍。南山律鈔四十遍。平等一兩。小大雙機。在我圓音。未嘗異也。乃發(fā)殊愿。誦持華嚴。遂于中宵夢神人施珠一顆。及覺惘然。如珠在握。是歲入五臺山。轉華嚴經(jīng)三百遍。追宿心也。又轉大藏經(jīng)三遍。廣正見也。至開元二十六年。有制舉高行。道俗請正名。隸大林寺。后移籍天竺。住靈隱峰。時大歷二年也。至五年三月。寓于龍興凈土院。謂左右曰。夫至人乘如而來。亦乘如而去。亦其必然也。而愚夫欲以長繩。系彼白日。安可得乎。吾非至人。豈逃其盡。以此月二十九日告終于茲地。春秋七十一。僧臘四十五。其間臨壇既多。度人無數(shù)。今不復紀也。顯明弟子蘇州
辨秀
。湖州惠普道莊。越州清江清源。杭州擇鄰神偃。常州道進。如彼鸑鷟之彩。共集旃檀之枝。江淮名僧。難出其右。晝之身戒。亦忝門人。幸參四子之科。獨許一時之學。斯文在我。何敢讓焉。詞曰。
房星在天,降為應真。
好爵縻我,視如埃塵。
既投其簪,亦壤其服。
戒日才佩,禪秀乃沐。
四十馀夏,振振盛名。
大江東南,為法長城。
宣尼既沒,微言乃絕。
我?guī)熢仆?,真乘亦輟。
靈隱峰上,春日秋天。
風生松柏,如師在焉。
持教門人,楚英吳杰。
儒方荀孟,道比文列。
宿習未盡,妄涕猶雪。
宿己忘真,如水如月。
古之君子,名書彝器。
大師不書,將墜于地。
紀功者銘,傳心者燈。
藏諸名山,不騫不崩。
題直仁智殿錦衣指揮倪
(端)
山水圖
(丁丑)
清 ·
申緯
武英待詔權輿宋,書畫設學稱博士。
紫殿傍啟白虎闥,吉兇二禮
辨秀
水
⑴
。
特設一殿誤記耳,權且祗候于此中
⑵
。
倪端山水即其一,吳偉晚出擅泉松
(吳有應旨松泉圖。)
。
翎毛邊景昭父子
(景昭子楚祥。)
,道釋神像蔣江東
(子成)
。
三朝供奉起宣德,逮至成化際憲宗
⑶
。
是時端也年老藝更成,筆力渾融超眾史。
漂流三百有馀年,絹昏塵暗烱神髓。
煙雨江山初夏景,水次卷釣宜紅袍
⑷
。
人才必籍作興力,此雖小技還奇遭。
時因讀畫徵古典,直仁智殿審落款。
御筆則用武英璽,辨證宜從二殿斷
⑸
。
君不見弘治陛下更奇絕,背后觀畫捋須前。
一塵不到鐘欽禮
(鐘有一塵不到印。)
,敕賜天下老神仙
⑹
。
⑴ 蕪史。仁智殿在武英殿后。俗所謂白虎殿是也。日下舊聞。命婦入朝中宮。宲于武英殿。而夢馀錄則仁智殿。仁智系停梓宮之所。則皇后必不于此受賀。
⑵ 四友齋叢說。國朝特設仁智殿。以處畫士故云。
⑶ 倪有三朝供奉小印。此圖成于成化戊子。
⑷ 畫品戴文進秋江獨釣圖。畫一紅袍人垂釣于水次。畫家惟紅色最難著。文進獨得古法云。
⑸ 圖繪寶鑒。明宣廟御筆用武英殿寶。
⑹ 蕪史。孝宗嘗至仁智殿。觀鐘欽禮作畫。從背后久立。鐘不知也。忽捋其須大呼曰。天下老神仙。鐘遂以敕賜天下老神仙七字??虨樗接?。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