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釋處咸

共 4 首
長湍縣令足風情,攜酒看花慰老生。
已信船如天上坐,又疑人向鏡中行。
錦鱗掛網(wǎng)誰不樂,綠蟻盈甌吾欲狂。
日暮還家深自省,乘除造物更分明。
白馬公孫兒,辯才四國馳。
一遇談天衍,屏息無所施。
小巫見大巫,神氣能不微。
穴中兩鼠斗,焉知是與非。
河伯適東海,向若乃自嗤。
鵬摶九萬里,鸴鳩安可期。
東父居扶桑,西母處咸池。
列仙如嬰孩,往來恒嬉嬉。
更有太乙翁,呼吸搆二儀。
二儀真灰燼,不能損毫絲。
操舟趙士慄,語冰夏蟲疑。
肉眼本無睹,塵心焉可知。
載籍增障翳,空虛成頑癡。
君自慎所從,自古無常師。
⑴ 辯,原作“辦”,據(jù)道光本、光緒本改。
北臺眺望恭依皇祖元韻 其一 (乾隆丙寅) 清 · 弘歷
五言律詩
此地誠初地,花宮切昊宮。
攀梯九天半,駐?五云中。
夙道夏猶冷,今來冰卻融(北臺為五臺最高處咸謂積雪經夏不消仲秋即絕人來往茲已立冬候而天氣暄和山徑雪融泥濘人言豈可盡信耶)。
禪關最高處,放眼豁心蓬。
洞陰山水鄉(xiāng),古多仁賢廬。
金氏二大憲,得之黎翁書。
長公好高義,傾家濟忠善。
禍機在呼吸,恬然若無見。
少公性篤孝,世擬祥婁倫。
白衣叫閶闔,況復扶正論。
吾未及執(zhí)鞭,撫卷屢興嘆。
有一丈人兮,懷詩款荊門。
下床問名姓,謂公四葉孫。
為說兩賢后,復有拙翁賢。
事親克趾美,廣譽自童年。
繭梅遂貞疾,行路為潸然。
非無文章手,冠冕東道士。
中歲厭公車,抱經巖穴里。
取與嚴繩尺,若浼流俗濁。
公論久未已,貤贈蒙新渥。
襟紳共咨嗟,作詩以侈之。
賤子屬免喪,填臆風樹悲。
讀之未至半,感涕忽滿衣。
三古日以遠,彝倫久已頹。
奔波沖呂梁,誰能倒挽回。
所以如公家,尚有持危力。
歸與鄉(xiāng)黨士,共力恢遺德。
帝畁均爾我,有為無不得。
況復祖宗來,風聲厚培養(yǎng)。
未聞唐董生,華秩及泉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