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得寶符盛,山河功業(yè)存。
三千堂上客,出入擁平原。
六國揚清風,英聲何喧喧。
大賢茂遠業(yè),虎竹光南藩。
錯落千丈松,虬龍盤古根。
枝下無俗草,所植唯蘭蓀。
憶在南陽時,始承國士恩。
公為柱下史,脫繡歸田園。
伊昔簪白筆,幽都逐游魂。
持斧冠三軍,霜清天北門。
差池宰兩邑,鶚立重飛翻。
焚香入蘭臺,起草多芳言。
夔龍一顧重,矯翼凌翔鹓。
赤縣揚雷聲,彊項聞至尊。
驚飆頹秀木,跡屈道彌敦。
出牧歷三郡,所居猛獸奔。
遷人同衛(wèi)鶴,謬上懿公軒。
自笑東郭履,側慚狐白溫。
閑吟步竹石,精義忘朝昏。
憔悴成丑士,風云何足論。
獼猴騎土牛,羸馬夾雙轅。
愿借羲皇景,為人照覆盆。
溟海不振蕩,何由縱鵬鯤。
所期玄津白,倜儻假騰騫。
眾生佛性,莫非宿植。
知誘于外,染為妄識。
如浪斯鼓,與風動息。
淫騃貪怒,為刃為賊。
生死有涯,緣起無極。
如來憫之,為辟度門。
即妄了真,以證覺源。
啟迪心印,貽我后昆。
閒生禪師,俾以教尊。
二十八劫,迭付微言。
如如禪師,膺期宏宣。
世溷法滅,獨與道全。
童蒙來求,我以意傳。
攝相歸性,法身乃圓。
性身本空,我無說焉。
如如禪師,道既棄世。
將三十紀,妙經(jīng)乃屆。
皇明昭賁,億兆膜拜。
凡今后學,入佛境界。
于取非取,誰縛誰解。
萬有千歲,此法無壞。
君生人者。
在乎寶位。
守寶位者。
在乎靈符。
鎮(zhèn)四海而攸重。
臨萬方而作孚。
時或遘迍。
暫淪精于甸邑。
道將昭泰。
旋應德于皇衢。
日者●FDC6師犯順。
賊臣附進。
隨黃鉞以外遷。
與翠華而西幸。
茍遇運之云否。
將隨時而匿影。
忽影脫于金繩。
遂沈埋于土梗。
既而寇盡天府。
駕旋京師。
衣冠再朝于紫殿。
文物重布于丹墀。
圣上憫茲符之闕遺。
恒寤寐以求之。
結精誠而仰望。
契幽昧以思惟。
皇心退修。
已聞于其政。
神器大集。
又葉于其期。
其形欲呈。
其氣先覿。
何五色之可愛。
與三光而相射。
光凝渭濱之苑。
宜玉樹之青青。
媚貫王都之川。
狀銀河之奕奕。
載求載索。
甸人斯獲。
捧之而片月下來。
懷處而長虹上格。
臨宸扆同舜德之文明。
照階墀葉堯心之光宅。
玉鈕惟舊。
芝泥尚新。
螭文外發(fā)。
鳥篆中陳。
題為天子之寶。
實撫遠方之人。
彼之近縣。
俯接城闉。
我唐既斬虜將于橋上。
漢氏亦拜單于于渭濱。
不然者。
曷不呈于異境。
而見于他辰者也。
當其大君出令。
布蠻夷之政。
匪我無以重其成命。
遠人厎寧。
執(zhí)玉帛于庭。
匪我無以闡其威靈。
足知
寶符之復。
光我昭代。
唐雖舊邦。
其命惟再。
頌聲作于外。
喜氣溢于內。
藏之王府。
將神鼎以俱崇。
列彼帝庭。
與寶圭而相對。
盛矣哉我唐之景祚。
信三皇之作配。
宣父從周又適秦,昔賢誰少出風塵。
當時甚訝張延賞,不識韋皋是貴人
昔太公之未遇也。
隱于渭之濱。
釣于渭之津。
坐磻石而不易其摻。
垂直鉤而不撓其神。
波萬重而我心惟一。
歲三周而吾道方申。
既而寒潭曉霽。
莫不遺乎巨細。
兀忘形而有待。
引經(jīng)綸而不替。
期陰騭以旁行。
忽冥符而下濟。
于是拔深泉。
激細漣。
振錦鱗而云霞煥若。
獲玉璜而篆籀昭然。
皎皎霜凈。
亭亭月懸。
表蒼兕之期。
功鄰造化。
騰白虹之氣。
理契先天。
所以耀川靈。
所以誇漁者。
徘徊自適。
憤惋俱寫。
臨清流而素彩熒煌。
昭白日而祥光上下。
公乃起川隅。
懷
寶符。
禺昂志氣。
振奮泥涂。
捧抵鵲之容。
彌彰潔白。
入飛熊之兆。
寧掩瑕瑜。
眾皆釣其名。
我則釣其道。
眾皆釣其魚。
我則釣其寶。
故知神全者不辭于貧賤。
志大者不嘆于枯槁。
皤皤兮白發(fā)。
湜湜兮清流。
其來也釣于周。
所謂運良謀。
擁神休。
豈芳餌而能獲。
匪嘉魚而足求。
異和氏之功。
疵瑕受戮。
賤詹何之術。
溪澗空投。
然則道感其誠。
德亦有報。
天以我為忠告。
客有悅其性者。
莫不望茲川而高蹈。
得體紇那也,紇囊得體那。
潭里船車鬧,揚州銅器多。
三郎當?shù)钭?,聽唱得體歌。
三圣重熙鴻業(yè)茂,百靈申錫寶符彰。
寅恭清凈函無象,顧諟高明順秉陽。
法馭省巡修廢墜,真宮經(jīng)始報祺祥。
棟升文杏觚棱峻,殿啟真琳玉瑱方。
九帳盛儀陳宴衎,六莖清奏助歡康。
開軒瑞氣凝空碧,駐蹕晴輝艷赭黃。
珠樹移陰從帝圃,霓旌分影自仙鄉(xiāng)。
宸游悅豫同襄野,睿藻昭回邁柏梁。
黎庶縱觀爭嘆詠,侍臣嘉頌極游揚。
靈休錫羨淳風振,永播聲名浹四荒。
沉潛毓粹生嘉石,宥密開祥契上穹。
降圣遠期真馭協(xié),卜年遐祚寶符同。
夐殊延喜靈圭上,詎比昭華瑞琯中。
隱起玉文非篆隸,混成環(huán)狀豈磨礱。
彌彰帝歷休祺茂,永葉仙源統(tǒng)緒隆。
欽翼春懷敷睿藻,巍巍千祀仰惟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