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方淑

共 8 首
① 余所居似賢堂,蓋先伯祖雜端為竹制名,今竹與故榜皆亡,因敘此意
堂名似賢人似竹,瘦節(jié)孤高照崖谷。
百年人與竹俱化,尚有諸孫來借宿。
家風愛竹馀底事,至今十飯九不肉。
惟應說食誑枯腸,更寫寒梢媚幽獨。
王郎散帶談清虛,為竹造門顏不忸。
方英炯炯貌臞甚,門倚江干千個綠。
兩家人物總風流,石壁山前煙雨秋。
豈惟千首輕萬戶,胸中世襲瀟灑侯。
我乃癡絕非畫絕,憐此霜根貫金鐵。
短綃淡墨持似公,更聽哦(四庫本作我)詩聲激烈。
和謝方智善 宋 · 王洋
七言律詩
瀟湘十畝弄柔猗,獨染啼斑事已奇。
但愛波聲鳴犖確,不須蠅翅避琉璃。
莫疑山路崎嶇險,解脫繩橋性命危。
慚愧平生竹上座,得相隨處每相持。
方智善兩色梅 宋 · 王洋
七言律詩
春到冬馀去住間,玉樓無處不輕寒。
鮮鮮魏女履下履,粲粲真妃冠上冠。
眼亂互搖歌扇羽,心驚添著粉闈襕。
東君厚薄非無意,一種馨香兩眼看。
臘月八日梁宋俗,家家相傳侑僧粥。
栗桃棗柿雜甘香,菱椇芝栭俱不錄。
金仙托言成道時,不認饕饞借稱目。
誰謂毗耶清凈身,何有塵埃更須浴。
今晨雪屋梳白頭,南鄰與饋如素求。
未須怊悵思往昔,坐變勁峭同春柔。
鋪排短韻一作戲,為君姑續(xù)歲時記。
惟古于文藏妙理,自然之音見微旨。
唇舌齒喉母生子,清濁重輕毛發(fā)比。
古者八歲方毀齒,小學師承方肄此。
時及春秋循一軌,臺輿亦知窺閫壘。
齊人謀莒本秘詭,登樓密語不敢指。
兩唇含合不哆侈,見者能知豈徒爾。
后人學疏忽源委,傳會流俗兼下里。
庚辰吳入記前史,郢永遂令齊亥豕。
少知長老習步跬,紅綠誰能辨朱紫。
縱有是師無是士,聞者一笑或掩耳。
我年六十老書幾,仿佛聲形多取似。
目前趨過或但已,翻覆討論徒累累。
方侯大梁舊冠履,結發(fā)儒衣長槐市。
發(fā)憤編摩貪寸晷,索摘真能窮骨髓。
持以告人遭詆毀,方侯持心直如矢。
尊吾所聞寧轉徙,若不我從知已矣。
我留龜溪同梵庋,膻蕕偶幸親蘭芷。
時論古意自鞭箠,不覺此心思奮起。
乃知古學惟審是,晚乃紛紜聽華綺。
考永聲律究終始,縱不有疑心固喜。
要好誰云不傳紙,革誤鋤疑云糠秕。
欲障東流歸海水,識路直須行不已,靖節(jié)琴中有宮徵。
西興阻風 南宋 · 王炎
五言律詩
小市西興渡,年來一再行。
花開方淑景,木落又寒聲。
云破日還晦,潮回江未平。
壯年曾試險,遲莫敢輕生。
次韻。答新寧宰黃仲舉 其一 (辛亥) 明 · 李滉
七言律詩
夜枕強懷不滿張,其如一念費稱量。
沂公尚戒愚難免,邵子猶思智善藏。
涉歷始知新得趣,歸來真覺舊迷方。
誰言簡策為糟粕,此事應須問紫陽。
苦寒賦 清末民國初 · 金允植
① 庚辛壬間。祁寒春雷赤眚。皆咎徵也。為作三災賦。其應在一紀后。壬午甲申之變。赤眚賦不錄。
噫,凜戾乎玄冥之為虐也,凌微陽之蠖濩。
隔穹隤而弗交,郁慘黷而閉塞。
芒選懦而授柄,奄踰時而播毒。
爾乃傏突作威,恣睢憑陵。
彊梁奰赑,?冹凌兢。
濘凈栗淚,凍??冼凝。
慘刻操切,急如糾繩。
若其所為使者,窮奇鼓之以拉猋。
騰六助之以漉漉,奔輪???,漼溰泬漻。
積如京坻,饑不可療。
百卉僵摧,萬竅咆哮。
急瀨凝斷,峛崺頭童。
地裂木枯,野荒途窮。
其觸于人也,如攢槊叢鏑,刻膚透髓。
舌強鼽鼻,血凍墮指。
戰(zhàn)栗無汗,齽齘齒毀。
譬如張趙鍊獄,來索羅織。
死豬宿囚,突地定脈。
又如蠆盆納蛆,辛螫集肌。
叫呼宛轉,四顧靡依。
昂視則羲和凔涼而失馭,纖阿???而攢眉。
蒼龍囷蠢而頭縮,長離毾?而垂翅。
河鼓皴皴而棄箱,天孫跂坐而拋機。
云慘慘而無光,夜漫漫而未涯。
頫視則嵬藟復陸,蕩蕩寥廓。
混沌不起,七竅皆塞。
燭龍長吸,冰玄潛蓄。
巫彭操藥而噤?,常羲振浴而瘆凜。
凡山林藪澤飛潛蚑蠕之屬,喑默????懾居聚族。
艽莦累藉,嗛嗉枵空。
蛟螭殫于淵底,虎豹僵于穴中。
閔馬牛之殰墮,傷壞蟄之閉窮。
莫不圉圉如癡,??如憊。
挺挺如臘,磔磔如猬。
乃至崇岡揭丈尋之材,重泉多夭句之萌。
瓶瓽無水而忽破,金鐵不觸而自鳴。
訝冰酒于窗甕,驚絕弦于匣琴。
物猶如此,人何以堪。
至若氍毹復帳,煖閣邃檐。
燒燭圍爐,斟熱齧甘。
猶患夫熾獸炭如潑水,擁鹔鹴如刀鐮。
蠻袖凄而蹣珊,薛喉澀而攝鉗。
乍罷歡而撤娛,逝懭悢而傷心。
況乃酸儒窮畯,薦被漏屋。
衣無奇溫,甑塵滿匊。
頷顑波吒,?蹲龜伏。
負暾不溫,?殑曲局。
寔文字之無救,顧婦子而慚恧。
又有矜寡煢獨,傴躄尪羸。
顛連無告,逢此酷罹。
靡有穹蒼之念,詎望咎刻之緩。
邾廢爐而靡悔,讓吞炭而無慍。
羨燈蛾之樂死,悲干雀之痯痯。
哀彼命之不終,盡不系乎修短。
原夫恒寒之異,京傅攸著。
崇罰峻罔,侮敵輕慮。
聞善不予,道人始去。
諒一氣之相感,類鐘應于山崩。
念晟化之方淑,夫何致此咎徵。
瓊樓嵬而蕭瑟,豈無感乎淵衷。
莊當戶而賑寒,景罷臺而恤窮。
惟文武之張弛,仰參育之神功。
疇將吹乎黍律,挽國風于沖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