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清浚
相關人物:
共 1 位
。
共 10 首
寄東湖
浚天淵
長老伯仲
元末明初 ·
丁鶴年
七言律詩
平湖一鑒涵空明,千鬟照影群峰晴。
慈云或將花雨過,幽泉盡學松濤鳴。
清猿對戶忽長嘯,老鶴下階時獨行。
何人最得此中趣,無著天親好弟兄。
題二靈山房
(在東湖為
浚天淵
長老作)
元末明初 ·
丁鶴年
七言律詩
寶剎憑虛戶牖開,群峰北走水南回。
六鰲夜涌金銀闕,九鳳朝翔紫翠堆。
日靜云間飛錫下,月明天上渡杯來。
談玄每就巖房宿,最愛三車有辨才。
廣輪疆里圖
①
元末明初 ·
清浚
七言絕句
① 廣輪疆里 「輪」水東日記卷十七作「輿」,下同。
萬里山川咫尺中,江河迢遞總朝東。
當時漢帝曾披此,鄧禹因之立大功。
水東日記:予近見廣輪疆里一圖如右。其方周尺僅二尺許,皆界為方格,大約南北凡九十馀格,東西差少。其陰則
清浚
等二詩云云。此圖乃元至正庚子僧
清浚
所畫。
奉制賦靈谷寺住持
浚天淵
三首
其一
元末明初 ·
釋宗泐
七言律詩
圣朝新建鐘山寺,此日禪翁奉詔居。
云漢載瞻仙闕近,山林大啟法筵初。
世緣隨順心無著,靜地重修趣有馀。
萬籟不生鐘鼓寂,一堂松月夜窗虛。
奉制賦靈谷寺住持
浚天淵
三首
其二
元末明初 ·
釋宗泐
七言律詩
五年闕下預朝班,新奉綸音又住山。
覺苑喜逢今日盛,道林行見古風還。
豈惟行業(yè)高流輩,更有才名動世間。
五色奎文曾賜與,朝回擎出九重關。
奉制賦靈谷寺住持
浚天淵
三首
其三
元末明初 ·
釋宗泐
七言律詩
入門撾鼓便升堂,龍象筵中聽舉揚。
最上宗乘開后學,無邊壽量祝吾皇。
人心都與天心合,法運將隨國運昌。
從此山林增氣槩,松頭白鶴也低昂。
望鐘山有懷靈谷
浚禪師
分韻得靈字
明 ·
唐之淳
七言律詩
城外鐘山山外寺,慣曾看對不曾經。
東家駿馬客騎去,西土經書亦愛聽。
何得煙霞回俗客,便將文字乞山靈。
曉來風雨添秋爽,惟見晴嵐?jié)M郭青。
敬次
先生天淵
臺韻
明 ·
金富倫
七言絕句
滿山明月滿林風,天澹江清上下空。
想得高臺游賞處,幾收光景入懷中。
度祊河
(乾隆丁丑)
清 ·
弘歷
七言絕句
鄭宛歸魯泰山祊,因以名河出大筐。
清浚
合流波益浩,萬松
(山名)
如在水中央。
題徐積馀丈攝山訪碑圖卷
晚清 ·
周達
古籀遞嬗原同涂,秦篆始與六國殊。
孔壁秘簡逃燔馀,遺文盡入洨長書。
始一終亥別部居,九千數與尉律符。
傳習代有道不孤,統(tǒng)系略見羅聘圖
⑴
。
少溫詭變張有疏,子行操戈非吾徒。
能肩許學唯二徐,上窺倉沮制作初,下啟門戶乾嘉儒。
段紐錢桂王嚴朱,考訂各詡探驪珠。
學津百道趨尾閭,先河功在終難誣。
攝山題字留巖趺,千載光怪埋榛蕪。
隨庵先生
稽古劬,訪碑不憚腰腳瘏。
氈椎拓出墨尚濡,足補志乘供楷模,多情好事亦自娛。
當時文治盛一隅,與民休息民困蘇。
捍暴功足媲錢吳,惜哉逸豫忘艱虞。
長城自壞潘李誅,入洛終轉降王車。
羈紲痛甚鸰原呼,集賢院址成邱墟。
隴西殘碣今亦無
⑵
,獨馀山骨未鏟除,流傳異代成奇觚。
融扁風度誰能摹,識字乃與憂患俱。
鹿野堂
⑶
外斜陽鋪,韓陵相對增欷歔。
⑴ 桂未谷有《說文統(tǒng)系》第一、第二兩圖,其第二圖為羅兩峰所繪。
⑵ 后主殂,太宗命徐鉉撰《隴西公墓志銘》。
⑶ 二徐題名在鹿野堂左石上,見顧泰初《金陵金石考》。
共 10 首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