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孫承宗

相關(guān)人物:共 31 位。
共 19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舊日南游計,輸君此一籌。
風(fēng)霜驚節(jié)峻,雨露荷恩稠。
快割分千緒,高懸照百幽。
平生服遺義,送子更悠悠忠定公。乃齡外祖父之堂弟。乙巳取禍。丁卯歲始伸理贈職賜謚。齡忝天官時。欲奉謚以行而竟乖。故全篇屬意。)。
出城是歸路,孤棹泛長津。
宇宙一杯酒,江山千里人。
霜林帶紅葉,云屋繞蒼筠。
即事看深趣,他年欲損神。
山海關(guān) 明末清初 · 顧炎武
芒芒碣石東,此關(guān)自天作。
粵惟中山王,經(jīng)營始開拓。
東支限重門,幽州截垠堮。
前海彌浩溔,后嶺橫岝?。
紫塞為周垣,蒼山為鎖鑰。
緬思開創(chuàng)初,設(shè)險制東索。
中葉狃康娛,小有干王略。
撫順矢初穿,廣寧旗巳落。
抱頭化貞逃,束手廷弼卻。
骎骎河以西,千里屯氈幕。
關(guān)外修八城,指麾煩內(nèi)閣孫承宗。
楊公(嗣昌)筑二翼,東西立羅郭。
時稱節(jié)鎮(zhèn)雄,頗折氛祲惡。
神京既顛隕,國勢靡所托。
啟關(guān)元帥降,歃血名王諾。
自此來域中,土崩無斗格。
海燕春乳樓,胡鷹曉飛泊。
七廟竟為灰,六州難鑄錯。
⑴ 通鑒羅紹威召朱全忠盡殺魏博牙軍雖去其逼而魏兵自是衰弱紹威悔之謂人曰合六州四十三縣鐵不能為此錯也注錯鋁也又誤也羅以殺牙軍之誤取鑄錯為喻
薊城圓如月,樓櫓臨長道。
連山殿其北,峰壑相環(huán)抱。
地雄壓遼碣,牛馬散原草。
胡帳復(fù)密邇,朝夕謀暗搗。
朔風(fēng)夜增勁,旌旗吹欲倒。
將軍趣點(diǎn)兵,太漠期汛掃。
倖功氣亦驕,安得行天討。
豈無忠義徒,謀如充國老。
棄置不相下,金湯竟難保。
地蹙事已去,戰(zhàn)骨丘陵皓。
靜憶高陽相,峻節(jié)撐穹昊(高陽。謂閣老孫承宗也。)。
余曾從皇明史中。槩識太學(xué)士孫公承宗為啟,禎間賢相。出鎮(zhèn)遼陽。復(fù)諸城。威建虜。晚又殉節(jié)偉然。心竊嘆仰也已。今見牧齋錢謙益狀公行者。始得公謀謨志節(jié)之詳。蓋公崇禎戊寅。里居高陽。虜難。與本縣令城守。城陷。罵虜以死。公死而諸子若孫及婦女。同時從公??官\死者又?jǐn)?shù)十人。一家忠節(jié)。炳烺千古。遂掩卷太息。涕欲下也。嗟夫。公庶幾乎李伯紀(jì),張德遠(yuǎn)之風(fēng)。而其終則卞城陽江公萬里公。真其人哉。使萬,啟間用公盡。則遼沈豈不復(fù)。使崇禎朝而用公盡。則豈見天下有淪夷之禍哉。公之食。當(dāng)盛朝之季。宜若有扶衰定傾之業(yè)。而群小惎之。東功竟不卒。及崇禎改紀(jì)。明主銳意東事。禮重公甚。而又中讒歸。七年遜荒。只使之辦此節(jié)烈。為邦家之光而止。嗚呼。豈非天哉。今余東還。竊欲以椒醑。慰公英靈。而高陽非經(jīng)行不可得。則敬為辭以泄余衷。其辭曰。
噫嘻萬啟之際兮,皇路隆極而圮喪。
九關(guān)邃邃而日曀兮,內(nèi)臣睗睒而墜王綱。
朝朋讒而交亂兮,群哲遁而或戕。
東虜外猘而境蹙兮,民內(nèi)瘁而流亡。
公懷忠猷兮,庶力贊乎修攘。
都勻樞而阨于上下兮,徒仰屋而熱腸。
遂自陳而視師兮,威燀著于遼之陽。
及毅廟之明臨兮,又起廢而撫東疆。
復(fù)五十之城壘兮,儲胥郁以勢張。
遽單辭而罷歸兮,長城撤而虜彌猖。
棄檣柁而洪河茫茫兮,公憂吒而彷徨。
虜南下而憑陵兮,鋒及于高陽之公鄉(xiāng)。
屈赤舄而登陴兮,氣奮發(fā)而愈揚(yáng)。
城隕而被拘兮,罵羯奴而口雷硠。
其齡七十有六而志氣不衰兮,識素養(yǎng)之至剛。
遂從容而蹈烈兮,凜臣節(jié)之彌彰。
精爽結(jié)為山川兮,轟噴薄而競?cè)狻?div id="voylgmo" class='inline' id='poem_sentence_16_1453879_comment'>
子姓十?dāng)?shù)從而殉兮,紛橫尸于公旁。
認(rèn)忠孝之型家兮,昭簡策而煌煌。
彼兇丑之驁逆兮,躪中華而慢天常。
既夷蕩我之城邑兮,又殲我之忠良。
胡天之不降夫顯戮兮,磔爾肉而空大荒。
高陽之山峨峨而際天兮,水??而流長。
恍公靈耿著于其間兮,顧下土而遑遑。
思奠醑而莫繇兮,溯風(fēng)槩而涕滂。
遼東已破到廣寧,寧遠(yuǎn)不守如之何。
可恨皇明日縮國,只坐盈庭謀夫多。
但令專閫孫閣老,胡馬不飲大凌河孫承宗
孫公出鎮(zhèn)崇禎末,大勢已窮其奈何。
奇志可徵牧齋狀,遠(yuǎn)謨將比懋明多。
文武全才殉國忠,萬古不廢流江河孫承宗。
出關(guān)雄鎮(zhèn)屹然增,熒惑中朝議沸騰。
房琯車防函谷潰,趙鞅甲忌晉陽興。
移文足餉來何緩,主款撓權(quán)罷不能。
四載成勞一回首,飛狐拒馬昔游曾。
烽火盈郊著腳難,平臺召對漏聲殘。
老夫淚向君前落,諸將兵從壁上觀。
身與山河歸浩劫,家無血肉斂空棺。
事聞嗟悼恩猶格,恤典寥寥祭一壇。
峨一江夏公,所學(xué)醇乎醇。
一念不妄起,穆然見天真。
歷官登四輔,清苦偃蓬門。
阿誰庸妄流,但以佛子論。
遭逢陽九災(zāi),左席需絲綸。
大廈已不支,只手難救焚。
痛哭辭班出,老臣早致身。
江外妖氛滿,江頭苦霧屯。
浮尸蔽江下,孰與公骨尊。
合門從公殲,尤足妥公魂。
思宗五十相,歷歷可指陳。
哀?孫文忠,早喪一個臣。
南天繼有公,并先鼎湖淪。
于今已百年,墨妙猶清芬。
公書雖末技,要復(fù)雅以馴。
砌里老儀部,舊為東閣賓。
晚節(jié)亦無沗,一慟隨靈均。
我游笑讀居,冉冉三十春。
每見必肅拜,謂足百世珍。
頹然老屋中,正氣長煙煴。
共 19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