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邵寶
相關人物:
共 12 位
。
共 17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青云驛
(810年)
中唐 ·
元稹
引用典故:
獲麟
三公灌蔬
金張
龍醢為臡
噬臍
岧峣
⑴
青云嶺,下有千仞溪。
裴回不可上,人倦馬亦嘶。
愿
(一作顧)
登青云路,若望
丹霞
梯
(丹霞梯:即丹梯,升仙之路。杜甫《贈特進汝陽王》:“鴻寶寧全秘,丹梯庶可凌?!?span id="eygcbir" class='peopleLink highlighted2' onclick='ShowAuthorProfile("50601", "poem_sentence_2_6900", "邵寶")'>邵寶
之注:“丹梯,山上升仙之路?!保?/span>。
謂言
青云驛,繡戶芙蓉閨。
謂言
青云騎,玉勒黃金蹄
⑵
。
謂言
青云具,瑚璉雜
(一作并)
象犀
⑶
。
謂言
青云吏,的的顏如圭
⑷
。
懷此青云望,安能復久稽
(一作棲)
。
攀援
(一作路途)
信不易,風雨正凄凄。
已怪杜鵑鳥
(杜鵑:參卷1《思歸樂》注。)
,先來山下啼。
才及青云驛
(一作歸家塵霧暗)
,忽遇蓬蒿妻。
延我開蓽戶
(蓽戶:用竹荊編織之門戶。)
,鑿竇
宛如
圭
⑸
。
逡巡吏來謁
(一作來敘別)
,頭白顏色黧
⑹
。
饋食頻叫噪,假器仍乞醯
⑺
。
向時延我者,共舍
(一作拾)
藿與藜。
乘我牂牁馬
⑻
,蒙茸大如羝
⑼
。
悔為青云意,此意良
噬臍
⑽
。
昔游蜀門
(一本缺,一作關)
下
⑾
,有驛名
青泥
⑿
。
聞名意慘愴,若墜牢與狴
⒀
。
云泥異所稱,人物一以齊。
復聞閶闔上
⒁
,下視日月低。
銀城蕊珠殿
⒂
,玉版金字題
⒃
。
大帝
直南北,群仙侍東西。
龍虎儼隊仗,雷霆轟鼓鼙。
元君理庭內
(元君:道教對女子成仙者之美稱。)
,左右桃花蹊。
丹霞
爛成綺,景
(一作素)
云輕若綈
⒄
。
天池光滟滟,瑤草綠萋萋。
眾真千萬輩
⒅
,
柔顏
盡如荑
⒆
。
手持鳳尾扇,頭戴翠羽笄。
云韶互鏗戛
⒇
,
霞服
相
提攜
。
雙雙發(fā)皓齒,各各揚輕袿
(21)
。
天祚
樂未極,溟波浩無堤。
穢賤靈所惡,安肯問黔黎
(黔黎:黔首黎民,指百姓。)
。
桑田變成海
(22)
,宇縣烹為齏
(宇縣:猶天下。齏:細碎。)
。
虛皇不愿見
(23)
,云霧重重翳。
大帝
安可夢,閶闔何由躋。
靈物可見者,愿以諭端倪。
蟲蛇吐云氣,妖氛變虹蜺
(24)
。
獲麟
書諸冊
(25)
,豢
龍醢為臡
(26)
。
鳳皇占梧桐
(27)
,叢雜百鳥棲。
野鶴啄腥蟲,
貪饕
不如雞。
山鹿藏窟穴,虎豹吞其麛
(28)
。
靈物比
(一作此)
靈境
(29)
,冠履寧甚暌
(30)
。
道勝即為樂,何慚居
稗稊
(稗稊:稗草與稊草,比喻卑微。)
。
金張
好車馬
(31)
,于陵親灌畦
(32)
。
在梁或在火,不變玉與鵜
(33)
。
上天勿
行行
(行行:剛強負氣貌。)
,潛穴勿悽悽。
吟此青云諭,達觀終不迷。
⑴ 岧峣:山峰高聳貌。
⑵ 玉勒:玉飾之馬銜。黃金蹄:《太平廣記》卷三九七引《玉堂閑話》:“佛用金蹄銀角犢兒由西合懸梯而上,其間千房萬屋緣空躡虛,登之者不敢回顧,將及絕頂,有萬菩薩堂?!?/div>
⑶ 瑚璉:皆宗廟盛黍稷之玉制禮器。《論語·公冶長》:“(孔子)曰:‘瑚璉也。’”何晏集解引包咸曰:“瑚璉,黍稷之器,夏曰瑚,殷曰璉?!辈ⅲ菏癖?、盧本、楊本、全詩作“雜”。象犀:象與犀,此指象牙與犀牛角。
⑷ 的的:分明貌?!痘茨献印ふf林訓》:“的的者獲。”高誘注:“的的,明也?!卑?,此“的”字本作“的”,后從俗體?!墩f文·日部》:“的,明也。從日,勺聲?!倍巫ⅲ骸暗恼?,白之明也,故俗字作的。”圭:通圭,端玉。
⑸ “鑿竇”句:在墻上鑿洞如圭狀以作窗戶。圭,古代皇帝諸侯舉行祭祀、喪葬等隆重儀式時所用之玉制禮器,長條形,上尖下方。
⑹ 黧:黑中帶黃之色?!稄V韻·齊韻》:“黧,黑而黃也?!?/div>
⑺ 假:借?!稄V雅·釋詁二》:“假,借也?!滨担捍最愂澄??!墩f文·皿部》:“醯,酸也。”
⑻ 乘我:給我乘。牂牁,國名,在今貴州省一帶。晉常璩《華陽國志·南中志》:“周之季世,楚威王遣將軍莊蹻,溯沅水出且蘭,以伐夜郎,植牂牁系舡……因名且蘭為牂牁國?!?/div>
⑼ 蒙茸:形容馬毛雜亂不整。羝:公羊。《詩·大雅·生民》:“取羝以軷?!泵珎鳎骸棒蒲?,牡羊也?!?/div>
⑽ 噬臍:猶言自噬其臍,比喻后悔莫及?!蹲髠鳌でf公六年》:“亡鄧國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圖,后君噬臍?!倍蓬A注:“若齧腹齊,喻不可及也?!?/div>
⑾ 蜀關:即劍門關,在今四川省劍閣縣北。元稹元和四年入蜀,未經劍門,此泛指入蜀之通道。關,蜀本、盧本、楊本、全詩作“門”。
⑿ 青泥:驛名,在青泥嶺?!对涂たh志·山南道三·興州·長舉縣》(卷二二):“青泥嶺,在縣西北五十三里接溪山東,即今通路也。懸崖萬仞,山多云雨,行者屢逢泥淖,故號青泥嶺?!痹∪胧?,并未行經此處,僅“聞名”而已。
⒀ 狴:獸名,形似虎,有威力,常圖其形于獄門,故以之代牢獄。
⒁ 閶闔:傳說中之天門?!冻o·離騷》:“吾令帝閽開關兮,倚閶闔而望予?!蓖跻葑ⅲ骸伴嬯H,天門也?!?/div>
⒂ 銀城:《北堂書鈔》卷一五八:“《大志經》云:‘大意初入海中,至白銀城,次至黃金城,次至水精城,次至琉璃城,龍王各與明月珠。”蕊珠殿:道家、道教經籍中神仙所居之仙宮,亦指道教宮觀建筑?!墩骒`位業(yè)圖》中有太和殿、寥陽殿、蕊珠宮。
⒃ 玉版:指上有圖形或文字、象徵祥瑞或預示休咎之玉片。
⒄ 綈:厚實光滑且有光澤之絲織品,以蠶絲為經,棉線為緯織成。
⒅ 真:道教稱修煉得道或成仙之人?!墩f文·匕部》:“真,仙人變形而登天也?!?/div>
⒆ 荑:初生茅草之嫩芽?!队衿げ莶俊罚骸败瑁忌┮??!薄对姟ばl(wèi)風·碩人》:“手如柔荑,膚如凝脂?!?/div>
⒇ 《云韶》:云指《卿云》,古歌名,傳說虞舜將禪位于禹,卿云現(xiàn),乃與百官同唱此歌?!渡袝髠鳌肪矶骸八礊橘e客而禹為主人……于時卿云聚,俊乂集,百工相和而歌《卿云》,帝乃倡之曰:‘卿云爛兮,糺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鄭玄注:“卿,當為‘慶’。”韶,舜樂名。《說文·音部》:“韶,虞舜樂也?!辩H戛:猶鏗金戛玉,形容音樂洪亮動聽。
(21) 袿:古代女性所穿之上等長袍?!夺屆め屢路罚骸皨D人上服曰袿,其下垂者,上廣下狹,如刀圭也?!碑呫涫枳C:“上服,上等之服也?!?/div>
(22) “桑田”句:晉葛洪《神仙傳·麻姑》:“麻姑自說云:‘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向到蓬萊,水又淺于往昔會時略半也,豈將復還為陵陸乎?’”
(23) 虛皇:道教神名。南朝梁陶弘景《許長史舊館壇碑》:“并證心清,俱漏身濁。離有離無,且華且樸。結號虛皇,筌法正覺。”
(24) 虹蜺:亦作虹霓,雨后、日出或日落之際,天空中所出現(xiàn)之七色圓弧。虹蜺常有內外二環(huán),內環(huán)稱虹,外環(huán)稱蜺。
(25) “獲麟”句:魯哀公十四年獵獲麒麟,相傳孔子作《春秋》至此而輟筆?!洞呵铩ぐЧ哪辍罚骸按?,西狩獲麟?!倍蓬A注:“麟者仁獸,圣王之嘉瑞也。時無明主出而遇獲,仲尼傷周道之不興,感嘉瑞之無應,故因《魯春秋》而修中興之教,絕筆于‘獲麟’之一句。所感而作,固所以為終也。”
(26) “豢龍”句:豢龍,古代名馬。《左傳》:“昔有飂叔安裔子曰董父實,甚好龍,能求其耆欲,飲食之龍多歸焉,乃擾畜之以服事舜,舜賜姓曰董氏,曰豢龍。醢:古代酷刑,將受刑者剁為肉醬。此泛指剁為肉醬。臡:有骨之肉醬,此泛指肉醬。
(27) “鳳皇”句:《莊子·秋水》:“(鹓雛,即鳳凰)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div>
(28) 麛:幼鹿。《禮記·內則》:“秋宜犢麛,膳膏腥?!标懙旅麽屛模骸胞?,鹿子也?!?/div>
(29) 比:相接。《漢書·諸侯王表》:“諸侯北(比)境,周市(幣)三垂,外接胡越?!鳖亷煿抛ⅲ骸氨戎^相接次也?!?/div>
(30) 暌:分開,有距離?!豆沤耥崟e要·齊韻》:“暌,《玉篇》:違也,日月相違?!?/div>
(31) “金張”句:金張,漢代金日磾、張安世之并稱。二氏子孫相繼,七世榮顯,后以為顯宦之代稱。
(32) “于陵”句:于陵,戰(zhàn)國時隱士,或謂即齊人陳仲子?!妒酚洝斨龠B鄒陽列傳》:“于陵子仲辭三公為人灌園?!迸狍S集解:“《列士傳》曰:‘楚于陵子仲,楚王欲以為相,而不許,為人灌園。’”司馬貞索隱:“《孟子》云陳仲子,齊陳氏之族,兄為齊卿,仲子以為不義,乃適楚,居于于陵,自謂于陵仲子。楚王聘以為相,子仲遂夫妻相與逃,為人灌園?!?/div>
(33) “在梁”二句:《詩·曹風·候人》:“維鵜在梁,不濡其翼?!编嵭ⅲ骸谤Y在梁,當濡其翼,而不濡者,非其常也。以喻小人在朝,亦非其常?!薄痘茨献印m真訓》:“譬若鐘山之玉,炊以爐炭,三日三夜而色澤不變,則至德天地之精也?!庇裨诨鸲蛔?,喻君子堅守其操守;鵜在梁非其常,喻小人暫時得志。
與剛中適甫游惠山
宋 ·
袁默
七言律詩
雨過山前翠欲飛,水云高下正含暉。
魚跳細浪千花碎,蟬倚清陰一嘒微。
沈李浮瓜吟齒盡,清風明月滿船歸。
超然不負尋幽興,拂得荷香在葛衣
(
明邵寶
《惠山集》卷四)
。
游惠山一
(
明邵寶
《惠山集》卷二作袁植詩)
首
北宋 ·
錢紳
五言律詩
挐舟到山寺,詩句偶緣情。
山自錫無后,寺因泉有名。
樓陰回夕景,樹色向冬榮。
就水別茶味,全勝它處烹
(以上元佚名《無錫縣志》卷四上)
。
題真上人竹茶爐
(《石倉歷代詩選》作 謝士元 詩)
明 ·
王紱
七言律詩
僧館
高閑事事幽,竹編茶灶瀹清流。
氣蒸陽羨三春雨,聲帶湘江兩岸秋。
玉臼夜敲蒼雪冷,翠甌晴引碧云稠。
禪翁托此重開社,若個知心是趙州。
邵寶
《容春堂集》:洪武壬午春,友石公以病目寓惠山聽松庵。目愈,圖廬山于秋濤軒壁。其友潘克誠氏往觀之。于是有竹工自湖州蘭,庵僧性海與友石以古制命為茶爐,友石有詩永之,一時諸名公繼作成卷。永樂初,性海住虎丘,留以為克誠別,蓋在潘氏者六十馀年。成化間,楊謨孟賢而愛之,撫玩不己,潘之孫慨然曰:「此豈珍于昌黎之畫,而吾獨不能歸諸好者乎!」乃以畀孟賢。孟賢卒之三年,秦方伯廷詔以郡守報政還自武昌,遂馬僧撰疏語,白諸孟賢之兄孟敬,取而歸焉。吾聞諸東耕翁云。
田按:聽松庵竹爐,盂端既聲之于詩,復圖之于卷,是為第一圖。詩唱和,萃為《竹爐清詠》。王耐庵達序所謂「裁淩秋之澗竹,制煮雪之茶爐,遠追桑苧之風,近葺香山之社」也。嗣是有砥齋者,繪為第二圖。洎性海移席虎丘,竹爐為潘氏所得,又轉而贈之楊氏。成化丙申秦方伯夔疏乞于楊氏,既得,作《聽松庵復竹茶爐記》。一時好事者又倡和成卷。明年丁酉,有吳呈者復圖之,是為第三圖。國初,有竊孟端圖鬻輦下者,為顧舍人貞觀所得。宋牧仲撫吳,乞圖于顧氏,還之寺借。乾隆辛朱,高宗南巡,駐蹕惠山,命畫苑臣張宗蒼圖之,是為第四圖,閱二十馀年,四圖為邑令丘漣取入官廝,不戒于火、名山鉅跡,了無一存。高宗親灑宸翰作第一圖,復命皇六子補第二圖,貝勒弘旰補第三圖,侍郎董誥補第四圖。又出內府所藏盂端《溪山漁隱長卷》,俾山僧藏之,松庵勝績,頓復舊觀。馀錄孟端詩,并明人之先后題詠者附錄于此。王達詩云:「制作精深亦可觀,日供高士試龍團。輕分淇雨苔猶綠。細剪湘云粉末乾。紫筍滿甌吟骨健,清風一榻鬢絲寒。啜來坐盡梅花月,正是淩秋第幾竿?」韓奕詩云:「綠玉裁成偃月形,遍宜煮雪向巖扃。虛心末許如灰冷,古色爭看似汗青。偶免樵柯供士銼,尚疑清籟和陶瓶,達人曾擬同天地,上有秋蟲為篆銘?!瑰X沖益詩云:「霜筠織就煮茶爐,便覺清風起座隅。濤洶秋聲翻雪乳,煙蒸春雨滌云腴。瓶笙尚作龍吟細,汗簡猶疑鳥跡殊。擬□不須參玉版,愿分一滴洗塵污?!固照裨娫疲骸讣舨蒙n雪出淇園,菌蠢龍頭制作偏。紫筍香浮陽羨雨,玉笙聲沸惠山泉。肯藏太乙燒丹火,不落天隨釣雪船。只好巖花苔石上,煮茶供給趙州禪?!观ジ显娫疲骸傅诙贤?,道人茶具竹爐成。龜蒙散跡尚從事,鴻漸作經宜著名名。火升龍氣若丹鼎,瓶合鳳聲如玉笙。西園老客動高興,急裹月團來會盟?!沽河眯性娫疲骸缚椌邥r聞紫筍馨,此君端合置禪扃。心灰未死還瞻綠,劫火方然異殺青。煙引翠陰秋繞榻,水喧清籟夜翻瓶。上人好就平安日,遍刻《茶經》當勒銘?!骨刭缭娫疲骸概氩柚缓习榭荻U,誤落人間五十年,華屋夢醒塵冉冉,湘江魂冷月娟娟。歸來白璧元無玷,老去青山最有緣。從此遠公須愛惜,愿同衣缽永相傳?!垢咧痹娫?;「竹爐還復聽松禪,老眼摩挲認往年。潤帶茶煙香細細,冷含蘿雨翠娟娟。已醒萬劫塵中夢,重結三生石上緣。五馬使君題品后,一燈相伴永流傳?!?br />
假髻曲奉許天爵
明 ·
張弼
東家美人發(fā)委地,辛苦朝朝理高髻。
西家美人發(fā)及肩,買妝
假髻
亦峨然。
金釵寶鈿圍珠翠,眼底何人辨真?zhèn)巍?div class="lc6ua8m" id='poem_sentence_2_289595_comment'>
夭桃窗下來春風,
假髻
美人歸上公。
《云間雜識》:張東海作《假髻曲》諷刺時貴,當路銜之,出守南安,不得調而歸。
邵二泉
作挽詩云:「張公不作南安守,祇說文章止?jié)櫳怼M路棠陰棺蓋后,忌公人是愛公人?!?br />
壽萱為
邵國賢
賦
明 ·
沈周
誰家無萱草,誰家無老母。
堂前無孝子,萱草亦空有。
邵家碧玉根,孝感生不茍。
開花作婉容,順葉承左右。
愁非備養(yǎng)具,不足充體口。
邵子
所以種,涉孝豈敢后。
聊寓盆缶春,志自超盆缶。
干祿以代養(yǎng),早已登州守。
官大功名大,封榮日加厚。
腰帶映金葩,首翟照春酒。
如何母不樂,樂則自宜壽。
人生養(yǎng)至此,孝果在萱否。
與
國賢
和西涯
明 ·
莊昶
五言律詩
人間文字眼,千古得吾師。
山館深留夜,京師在見時。
虛名吾道在,垂老瓣香遲。
靜坐忘言妙,終身是此期。
送楊地官之邊
明 ·
莊昶
七言律詩
回朝聞語策安邊,也逐群公論子賢。
白首豈知相識晚,虛名先愧十年前。
此公國計三千萬,邵子文章二百年
(
國賢
先有敘贈公邊事為公處置歷歷甚有分曉)
。
我亦區(qū)區(qū)仁義外,武侯充國更屯田。
題
邵國賢
畫
其一
明 ·
莊昶
七言絕句
瓜熟西園兔已窺,藤深葉暗子累累。
乾坤豈少宜瓜日,老子分明說與誰。
題
邵國賢
畫
其二
明 ·
莊昶
七言絕句
陰耦元歸太極中,一圈天地妙無窮。
人人各有庖羲眼,莫向成都問老翁。
共 17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