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蔡宗堯

共 9 首
我來我有期,我期天不知。
寄語東郭子,可悟天人機。
東風連夜彤云起,雪片霏霏數(shù)千里。
半消半凍花發(fā)遲,兩洋滾滾添春水。
南畝沾濡老農(nóng)喜,履穿愁殺東郭子
老夫憂喜總不知,醉來獨隱烏皮幾。
東郭子 明 · 梁以蘅
五言絕句
日出泛南塘,悵然望東郭。
天長一鳥飛,金陵樹漠漠(以上清顧嗣協(xié)《岡州遺稿》卷四)
牢落故人盡,迢遙鄉(xiāng)路分。
偶逢東郭子,云有大馮君。
草色南徐雨,鐘聲北固云。
還應(yīng)未相見,翻勝復(fù)離群。
四和 其二 明末清初 · 閻爾梅
七言律詩
鲀?nèi)轷忯崴鹦?,行廚香飶潔無塵。
六旬再六忘年友,三月初三去國人。
待詔堪羞東郭子,移文取笑北山鄰。
村花次第緣途放,比到罝堂尚有春。
① 余夙有江南之思二公皆吳人故托興乃爾
藻鑒今焉用,文書祗自慵。
無言溫室樹,每過夕陽鐘。
汗漫期何處,淹留惜易逢。
舊游東郭子,又得二年從。
⑴ 用莊子一年而野二年而從蓋與太倉公又同事二年矣
烈風不迷舜,九日復(fù)警堯。
天云郁煙火,金石同時焦。
復(fù)聞湖嶺間,冰雹揚?飆。
湖嶺京師本,失此民何聊。
嗟哉東郭子,藿食方蕭條。
毅宗好游宴。筑臺館園池。無歲無之。與金敦中,林宗植,李復(fù)基,韓賴等諸文士。酣宴唱和。樂而忘返。二十一年。聞城東沙川龍淵寺南。有石壁數(shù)仞削立臨川。曰虎巖。流水渟滀。樹木蓊蔚。命內(nèi)侍李貞柱等。構(gòu)亭其側(cè)。名曰延福。奇花異木。列植四隅。以水淺不可行舟。筑堤為湖。人甚苦之。二十四年。自延福亭。將幸普濟寺。駕近普賢院。鄭仲夫,李高,李義方等作亂。盡殺扈從諸臣及在京文臣。初仲夫為牽龍除夕儺禮。王臨視。內(nèi)侍金敦中。以燭。燃仲夫須。仲夫辱之。敦中父富軾怒。白王欲拷仲夫。仲夫逃免。由是慊之。時王荒淫。不恤政事。游幸無度。每至佳境。與諸學(xué)士倡和。諸將疲困憤惋。始有不軌之心。加以宗植, 賴等怙寵傲物。蔑視武弁。眾怒益甚。是年王幸和平齋。又與近侍文臣觴詠。文臣得意酣飽。武臣皆饑困。遂構(gòu)匈謀。后王自延福亭幸普賢院。至五門前。召近臣行酒。酒酣。命武臣為手搏戲。蓋知武臣觖望。欲因以厚賜慰之也。賴恐武臣見寵。遂懷猜忌。大將軍李紹膺。雖武人。力羸不勝而走。遽前批其頰。王與群臣。拊掌大笑。諸將皆失色。仲夫厲聲曰。紹膺三品官。何辱之甚。王執(zhí)手慰解之。駕入院門。群臣將退。高等手殺宗植,復(fù)基。賴匿御床。高拔刃脅出。即殺之。大小臣僚皆遇害。積尸如山。盡投湖中。(湖在長湍府界。距松京十里。名曰朝廷沈。謂沈朝士于此湖。)使人呼于路曰。凡戴衣冠者。殺無遺種。卒伍蜂起。搜殺無遺。放王于巨濟。尋遇弒。
莫錯過,面有妖氣皆文人。
莫饒恕,掐不出血皆文臣
文臣今亦悔禍否,一梧盡打歸湖漘。
湖之漘清且淪,此輩致身須通津。
君不見兩釜鼏尸歸水底,朝廷又在坤元奫。
⑴ 宋名臣言行錄。劉恕宇道原。歷詆荊公之學(xué)。士子有談新經(jīng)者。道原怒形于色曰。此人口出妖言。面帶妖氣。
⑵ 魏叔子集。明末潮州總兵劉月亭。常切齒言曰。明末人最是皮厚。掐之無一點血出。故于君親一毫無情。
玉樹后庭花 清末至民國 · 魏毓蘭
卷簾半醉春風好蔡宗堯。離情杳杳(寇準)
一庭風日知音少(毛翊)。暗傷懷抱(何籀)。

歸來應(yīng)被青山笑(元好問)。歸盟誤了(王沂孫)
惜花人共春光老(王元龍)。數(shù)聲啼鳥(曾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