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葉敷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7 首
城邊水閣白云隈,長夏探幽上露臺。
蓮浦葉敷花未放,槐階風(fēng)好客頻來。
避喧玩物聊詩卷,多難關(guān)心罷酒杯。
坐愛沙汀看浴鷺,無心飛去復(fù)飛回。
脫卻黃金帶,歸坐二親膝。
昔人有所云,三公不一日。
今我得此樂,自詫世無匹。
堂前舞?衣,壽獻(xiàn)千年實(shí)。
何如奉使時,倚閭惟憂疾。
以玆忘世務(wù),不必勞捫虱。
奇游半天下,宿愿亦已畢。
舉世乏知己,誰道膠投漆。
鶯歌攪午眠,岸容滋詩筆。
花殘愛葉敷,雨靳嫌云密。
閑或棹扁舟,醉宜聆錦瑟。
旁人莫笑我,致君終無術(shù)。
詠木刻桐院清陰圖屏(乾隆乙未) 清 · 弘歷
七言律詩
清和時節(jié)葉敷勻,櫛櫛綠云覆翠茵。
謾說禎祥棲以鳳,寧須冗雜樹之榛。
小童烹茗空庭待,高士囊琴野彴循。
比似焦桐千古壽,屏間爨下總傳薪。
天下國家有九經(jīng),皆不出于一個誠。
不偏不倚謂之中,擇善固執(zhí)亦云誠。
圣王與天同化育,究其本乎實(shí)由誠。
堯舜心法惟精一,道心惟微是曰誠。
天子諸侯至士庶,格物致知意乃誠。
帝王之道本乎孝,洞洞屬屬亦在誠。
饗于宗廟社稷時,神無常享享克誠。
正安朝廷及萬民,切要之道在先誠。
鎮(zhèn)定四方及萬民,亦曰出于人主誠。
涵養(yǎng)薰陶啟沃功,雖在講官在君誠。
遏欲存理正明道,豈非由于一心誠。
鼓鐘于宮聲聞外,意念少差豈云誠。
莫曰能知經(jīng)史書,不以實(shí)心此非誠。
學(xué)問要道在立志,立志功夫不出誠。
內(nèi)實(shí)奢侈外以儉,豈可謂之至意誠。
好諂諛而外納諫,此亦可謂欠于誠。
受寵奸邪謬敬賢,放肆慢忽云何誠。
心惡賢人外矯探,此是欺也非曰誠。
省約澹素治一道,恭儉愛民在能誠。
孔圣亦云節(jié)財用,財用之本在乎誠。
一粒一粟皆辛苦,究其本則農(nóng)夫誠。
唐堯抵璧崇儉德,虞舜投珠斥奢誠。
惡衣菲食卑宮室,豈非夏禹克儉誠。
桑林自責(zé)宮室崇,大雨千里豈非誠。
康功田功卑衣服,周之文王昭儉誠。
罷作露臺衣弋綈,可見漢文節(jié)儉誠。
景帝能承文帝業(yè),數(shù)紀(jì)治政去奢誠。
晉武嘗務(wù)恭與儉,恭儉亦能出其誠。
晉元體漢皂囊帷,帷以青布勵儉誠。
唐之玄宗焚錦繡,初政亦有儉素誠。
宋仁退食燒羊棗,亦見為民惜財誠。
惜財不是為吝惜,可見惻隱愛物誠。
堯立衢室誹謗木,天下咸知求賢誠。
三載考績黜陟明,孰不知其帝舜誠。
夏禹承舜治水命,九載成功大哉誠。
一饋十起三握發(fā),須知為民勤與誠。
文王日三朝王季,視察寒暖亦孝誠。
出田遇賢載車歸,大哉文王好士誠。
鰥寡孤獨(dú)必先恤,罪者不孥為民誠。
偃武藏甲放牛馬,可見周武修文誠。
豁達(dá)大度善將將,亦見漢高用人誠。
文帝退卻千里馬,亦觀不貴異物誠。
能知汲黯社稷臣,知人之哲亦可誠。
惟帝知人其難之,然知好惡惟在誠。
忠言逆耳益于政,采納直諫亦在誠。
易乾首出庶物也,萬國咸寧在主誠。
學(xué)文之要在乎心,體行之道亦當(dāng)誠。
自古明君學(xué)為本,聞見博而道益誠。
修身齊家治國平,亦在乎其勉意誠。
帝王之學(xué)非雕鎪,恢弘化理出于誠。
君德成就在經(jīng)筵,治道興隆由主誠。
臨講審問賢主事,燕處明辨良君誠。
效其漢皇六學(xué)意,法其夏禹惜陰誠。
帝王傳授布方策,古今覽觀亦乎誠。
講誦不避寒暑節(jié),惟念日日孜孜誠。
不恥博問廣詢也,舍己從人在后誠。
從諫不咈人主德,念玆在玆圣君誠。
撫育萬民賢君事,先恤四窮圣主誠。
推廣中和人主德,撫綏疲瘵王者誠。
懋昭大德御眾民,康濟(jì)小民安惠誠。
法體天地生成德,常懷父母慈愛誠。
先春后秋天之道,賞重罰輕君之誠。
天人性命究其原,真實(shí)無妄是謂誠。
能盡其性盡人性,其惟天下之至誠。
太極動靜互為根,一動一靜孰非誠。
五氣昭布四時同,萬物生生皆是誠。
日月星辰高照耀,東西運(yùn)行無非誠。
山之高也水之深,或峙或流亦此誠。
花開葉敷皆實(shí)理,孰謂樹木無是誠。
天飛淵躍皆天機(jī),孰謂鳶魚無是誠。
觀乎物理驗人身,視聽言動莫非誠。
應(yīng)物無跡操有要,非禮勿視視之誠。
知止有定閑其邪,非禮勿聽聽之誠。
興戎出好召榮辱,非禮勿言言之誠。
順理則裕從欲危,非禮勿動動之誠。
藹然四端隨感見,仁義禮智渾是誠。
惻隱之心人皆有,如春發(fā)生仁之誠。
羞惡之心人皆有,如秋收斂義之誠。
辭讓之心人皆有,如夏長養(yǎng)禮之誠。
是非之心人皆有,如冬閉藏智之誠。
惟玆四性即本然,未有行之不以誠。
行則為王假則霸,王霸之分誠不誠。
古人八歲入小學(xué),先生施教教以誠。
灑掃應(yīng)對小子學(xué),入孝出恭小子誠。
明德新民止至善,大人之學(xué)意可誠。
曾思著書垂萬世,大學(xué)言敬中庸誠。
誠其意者毋自欺,自欺便是意不誠。
如惡惡臭好好色,人豈強(qiáng)為即此誠。
心廣體胖德潤身,實(shí)中形外知其誠。
求之不中亦不遠(yuǎn),如保赤子在心誠。
老老長長如恤孤,君子絜矩推此誠。
屏諸四夷不同國,愛人惡人仁人誠。
所以庸學(xué)相表里,莫謂思傳獨(dú)言誠。
未有不誠能為敬,亦無不敬能為誠。
且看周易一部書,六十四卦都是誠。
飛龍在天見大人,聲氣相感君道誠。
黃裳元吉文在中,順承于天臣道誠。
過此以往至未濟(jì),君子之光有孚誠。
學(xué)者為學(xué)貴實(shí)心,讀圣賢書必以誠。
豚魚可孚誠所動,金石必透所到誠。
虛偽間之誠不是,物欲雜焉便無誠。
無一偽也無一欲,期與世人同歸誠。
純亦不已乃極工,與天無間合其誠。
小子誠心思繼述,百公謹(jǐn)次以百誠。
六月有感(乙未) 清末民國初 · 郭鐘錫
四言詩
六月何其,六日之朝。
念我天只,憂心焦焦。
微我無酒,介爾億齡。
有菀者樹,彼風(fēng)不停。
我罪伊何,天割我實(shí)多(賦也)
六月何其,九日昧爽。
念我曾親,憂心惝恍。
匪無尊簋,載盥載侑。
有泂者潦,昊天其孚葉敷救反。)
我誠何有,又無繼厥后(賦也)。
六月何其,廿四其日。
念我生鞠,憂心如渴。
我有膚發(fā),莫匪爾瘁。
有蓼者莪,乃蒿乃蔚。
我生何為,忝爾生如遺(賦也)。
按:六月三章章十句。
日邊仙種,海上移來,剛到天中見。
夜沈沈候,有雙雙、雪蕊歘開徐斂。
金尊罷宴,恰點(diǎn)綴、疏簾低檻。
素心人、坐對怡然,鉤月初臨影淺。

小盆豐葉敷腴,似青瑣輕搖,粉團(tuán)微顫。
頻催明鏡差解意,留得新妝半面。
幽香晴逗,分一縷、飄飏鼻觀。
祝年年、應(yīng)節(jié)同心,刻畫玉真圓滿。
成雙曲壽迦陵師(甲午) 當(dāng)代 · 程濱
迦陵翩翩出靈山,的的蓮實(shí)銜人間。
田田葉敷映碧灣,燦燦花發(fā)照朱顏。
世路茫茫阻且艱,鄉(xiāng)夢悠悠不肯刪。
梅園妙音詠關(guān)關(guān),駝庵正法得班班。
脈脈詩心啟冥頑,巖巖仰止安可攀。
九品蓮開自閑閑,莫辭年年酒色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