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鄭百昌

共 2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韋公會昌五年五月頭始生瘡。召子婿張復(fù)魯曰。三稚女得良婿。死以是托。墓宜以池州剌史杜牧為志。復(fù)魯曰。公去歲兩瘡生頭。今始一尚微。何言之深。公曰。吾年二十九官校書郎時。嘗夢涉浐水。既中流。有二人若舉符召我者。其一人曰。墳?zāi)怪链笕f日始成。今未也。今萬日矣。天已告我。我其可逃乎。謝醫(yī)不問。以其月十四日。年五十八薨于位。公從父弟某書公功行。以公命來命牧。牧位哭。序且銘之。公諱溫。字宏育。韋氏自殷周秦漢。邱明馬遷班固輩爭書其人。以光其所為書。至后周逍遙公夐。出世家富貴中。隱身行道。當(dāng)其時及后代論者。以蜀嚴(yán)鄭谷口不能為比。逍遙公五世生潞州上黨尉贈諫議大夫希元。上黨生吏部侍郎贈太尉肇。吏部生右補闕翰林學(xué)士右散騎常侍致仕贈司空綬。常侍生公。于逍遙公為九代孫。年十一。以明經(jīng)取第。為太常寺奉禮郎秘書省校書郎。選判入等。咸陽尉監(jiān)察御史。公曰。是官豈奉養(yǎng)所宜耶。上疏乞免。改著作佐郎。當(dāng)貞元中。常侍公事德宗為翰林學(xué)士。帝深于文學(xué)。明察人間細(xì)微事。事有密切。多委之。歲久憂畏病心。帝曰。某之心我其盡之。以致仕官屏居西郊。公早夜侍側(cè)。溫凊飲食。迎情解意。一經(jīng)心手。積二十馀年。丁常侍喪。自毀不欲生。后相國李公逢吉以相印鎮(zhèn)武昌。皆虛上職書。卑辭至門。公起赴武昌。未至府。拜監(jiān)察御史。遷左補闕。事文宗皇帝。時宰相百吏。愿條帝功德。撰號上獻(xiàn)。公獨再疏曰。今蜀之東川川溢殺萬家。京師雪積五尺。老幼多凍死。豈崇虛名報上帝時耶。帝乃止。遂訖十五年不答尊號事。改侍御史尚書吏部考功員外郎。當(dāng)大和九年。文宗思拔用德行超出者。以警??天下。故公自考功不數(shù)月拜諫議大夫。召為翰林學(xué)士。遂欲相之。公立銀臺外門下。拜送疏入。具道先常侍遺誡。子孫不令任密職。言懇志決。乃命掌書舍人閣下。公復(fù)堅讓。不半歲。轉(zhuǎn)太常少卿。一歲遷給事中皇太子侍讀。公復(fù)陳先誡。以侍讀辭。自宰相下皆曰。帝以一子請教于公。是宜避耶。公不聽。凡拜三章。帝終不能奪。靈武節(jié)度使王晏平罷靈武。以戰(zhàn)馬四百匹兵器數(shù)萬事去。罪成貶康州司戶。不旬日。改撫州司馬。仙韶院樂官尉遲璋以樂官授光州長史。晏平以財賂貴倖。璋太有寵于上。公皆封詔書上還。上比諭之。公持益急。竟以康州還晏平。璋免長史。莊恪太子得罪。上召東西省御史中丞郎官于內(nèi)殿。悉疏莊恪過惡。欲立廢之。曰。是宜為天子乎。偫公低首唯唯。公獨進(jìn)曰。陛下唯一子。不教。陷之至是。太子豈獨過乎。上意稍平。不數(shù)日。遷尚書右丞。朱衣魚章。遷兵部侍郎。亟請丞相。愿為治人官。出為陜州防御使兼御史大夫。服章金紫。回鶻窺邊。劉楨繼以上黨叛。東徵天下兵。西出禁兵。陜當(dāng)其沖。公撫民供事就不兩告苦。入為吏部侍郎。典一冬選。老吏無所賣。復(fù)以御史大夫出為宣歙池等州觀察使。賦多口眾。最于江南。公急惡寬窮。益自儉苦。刑律其俗。凡周一歲。無所更改。自至大治。公幼不戲弄。冠為老成人。解褐得官。超出偫眾中。人不敢旁發(fā)戲嫚。及為公卿。在朝廷省閤中。大臣見公。若臨絕壑。先忖度語言舉止。然后出發(fā)。其所執(zhí)持不可者。筆一落紙。言一出口。雖天子宰相。知不能奪。俯委遂之。不以德行尚人。人自敬畏。不施要結(jié)于人。人自親慕。后進(jìn)凡持節(jié)業(yè)自許者。獲公一言。矜奮刻削。益自貴重。官卑家貧時。主將家事。在私閫內(nèi)。高曾兄弟。鐫琢教誘。嫁娶衣食。無有二等。疾甚將終。悉召親屬賓吏。稱先常侍詩句云。在室愧屋漏。因曰。今知沒身不負(fù)斯誡。遂涕下不禁。當(dāng)夫子世。得七十子。國小俗儉。復(fù)有圣人為之師。使生于今。與公相后先。必有能品之者。夫人隴西李氏。贊善大夫慫之女。先公四歲終。生四男。長曰礭。前國子監(jiān)四門助教。次曰璆。前明經(jīng)。次曰鑲。次未免乳。女四人。長嫁南陽張復(fù)魯。復(fù)魯?shù)眠M(jìn)士第。有名于時。為試太常寺協(xié)律郎鄂岳觀察支使。其下皆稚齒相次。銘曰。
德則至矣,位以充乎。
如其充兮,可大厥功。
以施生人,天先告之。
萬日之期,天實為之。
巡使婿鄭百昌登科。來設(shè)慶筵于咸興高原,定平,利城,端川倅。舞劍以侑酒。是夜。兵使樸叔夜,安邊黃一之,北青尹正平,咸興尹而,前洪川尹而圣,先達(dá)鄭德與,永興安玏,定平柳舜懋,端川趙暄,高原李時英,文川鄭汝麟,利城柳琳及余。會飲于橋上。
令婿乘龍日,賓僚賀慶成。
堂前劍舞罷,橋上踏歌行。
海月連江白,城云映水明。
回看幕府邃,難共賞游情。
名從谷口振京都,氣槩文章望實俱。
半世沈淪公議屈,兩朝遭遇主恩殊。
重盟藝苑身先老,一臥鄉(xiāng)山病未蘇。
怊悵南云杳千里,瓣香無路奠生芻。
鄭德馀 其一 明 · 張維
五言律詩
絕足自無前,才名三十年。
浮生元是夢,醉死卻疑仙。
可柰靈椿老,空悲玉樹顛。
從今廣陵路,京兆表新阡。
鄭德馀 其二 明 · 張維
五言律詩
故羨今憐劇,高才厚福慳。
橫金猶黑發(fā),埋玉遽青山。
酒社風(fēng)流盡,詞場物色閑。
空馀舊棠樹,摧落路岐間。
鄭德馀學(xué)士 明 · 張維
七言律詩
二鄭聯(lián)翩入幕才,妙年詞翰更奇哉。
千金早辦屠龍技,百韻真堪倚馬催。
旗鼓騷壇收勝算,綺羅賓館接深杯。
送君不覺神飛動,奈此雄心半已灰。
鄭德馀江居不遇 明 · 張維
七言絕句
留滯周南萬事疏,十年今始問幽居。
江干匹馬空歸去,老樹煙波恨有馀。
雨聲如波濤,颯颯入高柳。
虛齋睡初起,涼氣襲戶牖。
氛埃一洗盡,快若去身垢。
坐聞南溪水,狂漲殷雷吼。
翛然領(lǐng)佳趣,恨不共我友。
我友抱逸才,心妍獨貌丑。
廣文飯不足,谷口親畎畝。
百事不掛眼,攻詩更耽酒。
直道莫容身,疏蹤動多口。
射策入南宮,穎脫破的手。
君門邈千里,猛噬欻見嗾。
仍纏漳水疾,郁悒困針灸。
逆旅飽羈愁,蔀屋翳草莽。
惟我臭味同,宿昔交情厚。
一日書再枉,一旬門十扣。
相逢輒敷腴,講劘發(fā)蒙蔀。
有詩贐我行,字字?jǐn)抄偩痢?div class="gauomgi" id='poem_sentence_16_1614277_comment'>
別離豈多日,忽若三秋久。
沈痾幾何瘳,曲生稍近否。
吾人雖阨窮,意氣頗自負(fù)。
文章乏世用,自足傳不朽。
古來磊落士,趣舍良不茍。
千金價已重,不肯捐弊帚。
君看子云書,豈曾覆醬瓿。
窮途有至樂,薄俗任嘲咎。
南歸儻相過,此理得細(xì)剖。
大灘 其一 (戊辰四月) 明 · 盧守慎
五言律詩
急峽回群麓,貪潭集萬溪。
愁巖老溫上,問站大灘西。
兩岸楊根坼,孤帆暝色迷。
青云長路澀,白首壯心低。
大灘 其二 (戊辰四月) 明 · 盧守慎
五言律詩
不作尋安道,還如汎剡溪。
從風(fēng)來水面,待月照山西。
興盡閑時靜,愁生著處迷。
連年玉堂老,萬事白眉低。
共 2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