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徽逸

共 114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吳興多名山,茲峰特奇秀。
不知自開辟,陰陽幾昏晝。
云有未髭僧,冥棲刻蓮漏。
香臺儼有在,祥室已新?lián)k。
松下伏神龜,竹間走饑鼬。
白鶴不受招,仙蹤亮難究。
伊昔屢登臨,空翠濕衣袖。
窮搜不知疲,幽討寧嫌逗。
巖扉與澗戶,一一為重叩。
和詩寄山靈,馀生敢多又。
山中即事 明 · 梁孜
五言律詩
名勝來何許,群仙跡尚存。
瑤緘秘石室,金簡出云門。
避世迷桃谷,冥棲臥漆園。
丹砂如可學,塵事詎堪論。
新剪巖邊草,冥棲遂野情。
妙年聞道早,馀事以詩鳴。
歲暮無林色,宵間有澗聲。
開窗山月里,襟抱自澄明。
挽河謙齋 明 · 李重光
七言律詩
鄉(xiāng)社追游妙歲辰,固知端重出凡倫。
荷衣一去冥棲后,蘿月從來幾換春。
樂道衡門工自篤,招賢前席設空頻。
少微星晦嗟埋玉,矜式儒林更孰因。
青山上無極,白云冠其顛。
旭日照高林,丹碧何鮮妍。
中有學仙者,冥棲遺世緣。
天風鼓海濤,和以朱絲弦。
斸苓采白石,汲澗煮清泉。
揮手謝時人,飛行凌紫煙。
英英三素云,璚樓出林莽。
中有仙者徒,冥棲在其下。
手握造化機,足攝天地戶。
我欲往從之,凡骨未能羽。
唯見碧桃花,循流出溪滸。
猗與若人,青年偉才。
斗雞長樂,走馬章臺。
歸來丘園,高風絕塵。
冥棲遠蹈,唯務光是倫。
矯矯虎龍,風云翕從。
陳情退避,于北山中。
中歲慕道,閱經律論。
員顱方袍,指心見性。
有田一成,有宅一區(qū)。
壺觴圖史,足以自娛。
云山蒼蒼,松籟謖謖。
云臺炯然,不假模貌。
不踏長安十日泥,端居萬念轉悽悽。
安排詎敢辭蟲臂,閱世唯須足裊蹄。
勉保清真修白業(yè),莫教遲暮負冥棲。
偶然酬唱仍成什,詩價從今重火齊。
冥棲疑畏壘,妙道自崆峒。
竅豈五丁鑿,迷將七圣通。
層城臨窈窕,絕巘削鴻濛。
清切三臺近,瑤光滿碧空。
平生雅尚在云林,晚結茅茨傍翠岑。
萬古乾坤來默契,百年身世入長吟。
龍門馀韻今誰理,溯水高風夙所欽。
麗澤休煩三益友,生涯欣托一張琴。
堂前曲澗鳴如玉,霜后尖峰列似簪。
正爾遙空橫白露,偶然明月涌黃金。
梅窗暫輟芝篇詠,竹杖閒從蕙徑尋。
寶匣開來多古意,金徽拂處暢煩襟。
卻嫌山靄侵肌冷,先把匏樽蘸甲斟。
蕭散野情聊自寫,清泠詩思浩難禁。
初彈賡載薰風曲,轉作陽春白雪音。
可愛猗蘭超眾卉,堪憐別鶴異凡禽。
中和樂庶追周雅,佚蕩聲須放鄭淫。
天際輕云行復過,磯頭綠水淺還深。
殊非彭澤無弦趣,莫是宣尼擊磬心。
滿袖商飆添爽韻,彌山佳木散澄陰。
冥棲已與塵寰隔,方寸寧容俗慮侵。
跧伏自能安枕漱,珍藏不復嘆淪沈。
琴中真味知多少,川上流光自古今。
更盡曲終馀興在,會乘良夜擬重臨。
共 114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