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梅谷鄭公鄉(xiāng),書帶窗前幾綬長。
儒望斗山爭蟻慕,羽儀逵陸未鴻翔。
耆年自有孜孜樂,噩夢誰呼起起忙。
鶴影沖空無處覓,洛城談笑使人傷。
青春傾蓋泮之東,濁世欽君長者風。
赫奕龍門曾躍鯉,蹉跎烏府晚乘驄。
往時聚散浮云似,今日存亡逝水同。
粉字丹旌小司寇,忍堪相送九原中。
早魁龍榜晚投紳,吾嶺如公復幾人。
多士共推賢丈席,圣朝優(yōu)獎老儒臣。
菟裘煙月梅皋靜,衣缽淵源玉澗真。
常抱蚓音思就正,忽驚奎彩已沈淪。
奎壁精華玉雪襟,早年聲譽擅儒林。
清朝進退陶翁法,正學淵源晦老心。
日下誠懸丹藿照,隴頭家住白云深。
嶠南一脈微言絕,更有何人理匣琴。
絕學憂君子,梅窩獨掩門。
春風明道坐,日夕紫陽文。
辨洗前脩累,編垂禮俗敦。
名關(guān)透已早,衣佩潔繽紛。
今年公入七十七,閏月春遲三月三。
誰與此翁脩稧事,我將中宿借風帆。
弄石癖知山滿袖,不冠狂任發(fā)遺簪。
寫取虬髯象岡長,作官猶似坐空巖。
魯連蹈海老青邱,回首寧陵涕泗流。
留得云孫燕趙氣,悲歌叱吒薊門秋。
洪武君王陟降峰,東流高澗日淙淙。
山窗歲暮無馀事,一幅丹青奪化工。
鶉首不醒二百年,華陽籌策付陳編。
未須落魄傷懷抱,南至新雷更信天。
皖南仍有信,珍重問何如。
望道形追影,尋詩獺祭魚。
雌黃求一得,曳白愧三馀。
遠志行看盡,郊園臥敝廬。
注:形與影競走,見《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