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趙述道

共 10 首
趙晚谷 清 · 權(quán)訪
七言律詩
大晝昏冥日月峰,文星墜地皖如烽。
紅光滄海樓噓蜃,紫氣豐城劍化龍。
天若有心還寂寂,人因無眼混庸庸。
百年公議惟青史,一任孤墳宿草茸。
長煙橫斷岸,來往一虛舟。
如何今日別,載我無限愁。
原城邊公。以孝特聞。是年秋。上贈之以童蒙教官。盡異數(shù)也。焚黃之席。鄭春秋易之作詩與序。以繼鹿門,江左,晚谷諸先進之后。不佞得而讀之。嘆曰。至矣邊公之孝也。數(shù)年前。公之玄孫家有孝狗。不佞嘗作孝狗說。以記其異。今廷臣達諸君上。贈以一命。此非公誠孝之所感耶。昔韓文公作董生行曰。天子不聞名聲。爵祿不及門。惟有天翁知。生祥下瑞無時期。夫董生。生而爵祿不及門。公則歿已久而褒贈及門。董生雞狗。著異于當(dāng)時。而公則天生孝狗于百年之后。其愈久而彌章者。賢于古人遠矣。況鹿門諸公之筆。菀為當(dāng)今之韓昌黎。則傳之千后。又無疑矣。易之之詩文。不佞之歌頌。雖無之??梢病H辉姴辉坪?。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惟此良心。同得于易之與不佞。則烏得無一言于其間乎。遂次易之詩二絕。以致區(qū)區(qū)之意云爾。公諱克泰。其六代祖生員廣。即我贈判書哲經(jīng)女婿也。
民彝地義與天經(jīng),一孝終垂萬古名。
若使人人行此道,何憂斯世不治平。
大大山庭得道親,躋攀分寸幾層臻。
歸來步步移真面,一谷風(fēng)煙晚意新。
云翻天窅理難徵,山勢重昏日月崩。
歸路精魂西向泣,布衣嫌拜水原陵。
家庭三代九泉全,人世悲歡細欲傳。
尚有九泉天更畏,悲歡只說戊申年。
從來家計冷于霜,窗菊曾知晚節(jié)芳。
欲嗅馀香依舊未,偏傷是月又重陽。
昔我抱遺書,深入古隱峽。
日月入馬首,淑氣東南甲。
中有谷口宅,先生麈拂插。
三旬牙簽役,一團和氣洽。
盎然載之歸,服膺偕佩鞢。
百年吾道廢,文章與之俱。
先秦氣已死,談經(jīng)士多拘。
天尾星象露,弟兄起東隅。
正宜鳴周笙,寧論失齊竽。
玉佩竟無聲,感別獨長吁。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