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選項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詩文庫南北朝庾信(共 375 首) 古體 278四言 63六言 9樂府 10辭賦 15 作品不分行

辭賦
春賦 北周 · 庾信
宜春苑中春已歸,披香殿里作春衣,新年鳥聲千種囀,二月楊花滿路飛。
河陽一縣并是花,金谷從來滿園樹。
一叢香草足礙人,數(shù)尺游絲即橫路。
開上林而競?cè)?,擁河橋而爭渡?div id="dirabsm" class='inline' id='poem_sentence_3_1358319_comment'>
出麗華之金屋,下飛燕之蘭宮。
釵朵多而訝重,髻鬟高而畏風(fēng),眉將柳而爭綠,面共桃而競紅,影來池里,花落衫中(已上十句從《初學(xué)記》補(bǔ))。
苔始綠而藏魚,麥才青而覆雉。
吹簫弄玉之臺,鳴佩淩波之水。
戚里而家富,入新豐而酒美。
石榴聊泛,蒲桃酦醅,鞭蓉玉碗,蓮子金杯,新芽竹筍,細(xì)核楊梅。
綠珠捧琴至,文君送酒來。
玉管初調(diào),鳴弦暫撫,陽春淥水之曲,對鳳回鸞之舞。
更炙笙簧,還移箏柱,月入歌扇,花承節(jié)鼓。
協(xié)律都尉,射雉中郎,停車小苑,連騎長楊,金鞍始被,柘弓新張,拂塵看馬埒,分朋入射堂。
馬是天池之龍種,帶乃荊山之玉梁,艷錦安天鹿,新綾織鳳凰。
三日曲水向河津,日晚河邊多解神。
樹下流杯客,沙頭度水人。
鏤薄窄衫袖,穿珠帖領(lǐng)巾。
百丈山頭日欲斜,三晡未醉莫還家。
池中水影懸勝鏡,屋里衣香不如花(《藝文類聚》三,《初學(xué)記》三)。

臣聞堯以仲春之月刻玉而游河,舜以甲子之朝披圖而巡洛,夏后瑤臺之上,或御二龍;周王玄圃之前,猶驂八駿。我大周之創(chuàng)業(yè)也,南正司天,北正司地,平九黎之亂,定三危之罪。云紀(jì)御官,鳥司從職,皇王有秉歷之符,玄圭有成功之端。豈直天地合德,日月光華而已哉?;实垡陨鲜ブ?,膺下武之運(yùn),通乾象之靈,啟神明之德。夷典秩宗,見之三禮;夔為樂正,聞之九成??思簜溆诙Y容,威風(fēng)總于戎政。加以卑宮菲食,皂帳綈衣,百姓為心,四海為念。西郊不雨,即動皇情;東作未登,彌回天眷。兵革無會,非有待于丹烏;宮觀不移,故無勞于白燕。銀甕金舡,山車澤馬。豈止竹??兩草,共垂甘露,青赤二氣,同為景星,雕題鑿齒,識海水而來王;烏戈黃支,驗東風(fēng)而受吏。于時玄鳥司歷,蒼龍御行,羔獻(xiàn)冰開,桐華萍生?;实坌矣谌A林之園。玉衡正而太階平,閶闔開而句陳轉(zhuǎn),千乘雷動,萬騎云屯。落花與芝蓋同飛,楊柳共春旗一色。乃命群臣,陳大謝之禮。雖行祓禊之飲,即用春蒐之儀,止立行宮。裁舒帳殿,階無玉璧,既異河間之碑;戶不金鋪,殊非許昌之賦。洞庭既張,《承云》乃奏,《騶虞》九節(jié),《貍首》七章。正飾五彩之云,壺寧百福之酒。唐弓九合,冬干春膠;夏箭三成,青莖赤羽。于是選朱汗之馬,校黃金之埒。紅陽、飛鵲,紫燕、晨風(fēng),唐成公之骕骦,海西侯之千里,莫不飲羽銜竿,吟猿落雁,鐘鼓震地,埃塵漲天。酒以罍行,肴由鼎進(jìn),彩則錦市俱移,錢則銅山合徙。太史聽鼓而論功,司馬張旃而賞獲。上則云布雨施,下則山藏海納。實天下之至樂,景福這歡欣者也。既而弱木將低,金波欲上,天顏惟穆,賓歌惟醉。雖復(fù)暫離北闕,聊宴西城,即同酆水之朝,更是岐山之會。小臣不舉,奉詔為文。以管窺天,以蠡酌海,盛德形容,豈陳梗概。
歲次昭陽,月在大梁,其日上巳,其時少陽。
春史司職,青祇效祥。
征萬騎于平樂,開千門于建章,屬車釃酒,復(fù)道焚香。
皇帝翊四圍于帝閑。
回六龍于天苑,對宣曲之平林,望甘泉之長坂。
華蓋平飛,風(fēng)烏細(xì)轉(zhuǎn);
路直城遙,林長騎遠(yuǎn)。
帷宮宿設(shè),帳殿開筵。
傍臨細(xì)柳,斜界宜年,開鶴列之陣,靡魚須之旃,行漏抱刻前旌載鳶。
河湄薙草,渭口澆泉。
堋云五色,的暈重圓。
陽管既調(diào),春弦實撫,總章協(xié)律,成均樹羽。
翔鳳為林,靈芝為圃,草銜長帶,桐垂細(xì)乳。
鳥囀歌來,花濃雪聚,玉律調(diào)鐘,金錞節(jié)鼓。
于是咀銜拉鐵,逐日追風(fēng),并試長楸之埒,俱下蘭池之宮,鳴鞭則汗赭,入埒則塵紅。
既觀賢于大射,乃頒政于司弓,變?nèi)?qū)而畫鹿,登百尺而懸熊。
繁弱振地,鐵驪???。
禮正六耦,詩歌九節(jié),七札俱穿,五豝同穴。
弓如明月對堋,馬似浮云向埒。
雁失群而行斷,猿求林而路絕。
玉勒而搖星,跨金鞍而動月。
乃有六郡良家(《藝文類聚》作「雄才」),五陵豪選(《藝文類聚》作「高選」),新回馬邑之兵,始罷龍城之戰(zhàn),將軍戎服,來參武宴,尚帶流星,猶乘奔電,始聽鼓而唱籌,即移竿而標(biāo)箭,馬噴沾衣,塵驚灑面。
石堰水而澆園,花乘風(fēng)而繞殿。
熊耳刻杯,飛云畫罍,水衡之錢山積,織室之錦霞開,司筵賞至,酒正杯來。
至樂則賢乎秋水,歡笑則勝上春臺。
既而日下澤宮,筵闌相圃,恨徙蹕之留歡,眷回鑾之余舞(《藝文類聚》《初學(xué)》作「余武」)。
欲使石梁銜箭,銅山飲羽,橫弧楚水之蛟,飛鏃于吳亭之虎。
況復(fù)恭己無為,《南風(fēng)》在斯,非有心于蜓翼,豈留情于戟枝?
唯觀揖讓之禮,蓋取威雄之儀。
⑴ 《藝文類聚》《初學(xué)記》作「四校于仙園」
⑵ 《藝文類聚》《初學(xué)記》作「河漘」
⑶ 《藝文類聚》五十八,又見《藝文類聚》四,《初學(xué)記》四,并有刪節(jié)。

七夕賦 北周 · 庾信
兔月先上,羊燈次安,睹牛星之曜景,視織女闌干。
于是秦娥麗妾,趙艷佳人,窈窕名燕,逶迤姓秦。
嫌朝妝之半故,憐晚飾之全新。
此時并舍房櫳,共往庭中。
縷條緊而貫矩,針鼻細(xì)而穿空。
⑴ 《藝文類聚》四,《初學(xué)記》四,《御覽》三十一

小園賦 北周 · 庾信
若夫一枝之上,巢父得安巢之所;
一壺之中,壺公有容身之地。
況乎管寧藜床,雖穿而可坐;
嵇康鍛灶,既暖而堪眠。
豈必連闥洞房,南陽樊重之第;
綠墀青瑣,西漢王根之宅。
余有數(shù)畝弊廬,寂寞人外,聊以擬伏臘,聊以避風(fēng)霜。
雖復(fù)晏嬰近市,不求朝夕之利;
潘岳面城,且適閑居之樂。
況乃黃鶴戒露,非有意于輪軒;
爰居避風(fēng),本無情于鐘鼓。
陸機(jī)則兄弟同居,韓康則舅甥不別,蝸角蚊睫,又足相容者也。
爾乃窟室徘徊,聊同鄴壞,桐間露落,柳下風(fēng)來,琴號珠柱,書名《玉杯》,有棠藜而無館,足酸棗而非臺。
猶得欹側(cè)八九丈,縱橫數(shù)十步,榆柳兩三行,梨桃百余樹。
蒙密兮見窗,行欹斜兮得路。
蟬有翳兮不驚,雉無羅兮何懼。
草樹溷淆,枝格相交,山為簣覆,地有堂坳。
藏貍并窟,乳鵲重巢,連珠細(xì)茵,長柄寒匏。
可以療饑,可以棲遲。
??兮狹室,穿陋兮茅茨,檐直倚而妨帽,戶平行而礙眉。
坐帳無鶴,支床有龜。
鳥多閑暇,花隨四時。
心則歷陵枯木,發(fā)則睢陽亂絲。
夏日而可畏,異秋天而可悲。
一寸二寸之魚,三竿兩竿之竹,云氣蔭于叢蓍,金精養(yǎng)于秋菊,棗酸梨酢,桃榹李薁,落葉半床,狂花滿屋,名為野人之家,是謂愚公之谷。
試偃息于茂林,乃久羨于抽簪,雖有門而長閉,實無水而恒沈。
三春負(fù)鋤相識,五月披裘見尋。
問葛洪之藥性,訪京房之卜林。
草無忘憂之意,花無長樂之心,鳥何事而逐酒,魚何情而聽琴。
加以寒暑異令,乖違德性。
崔骃以不樂損年,吳質(zhì)以長愁養(yǎng)病。
鎮(zhèn)宅神以薶石,厭山精而照鏡。
屢動莊舄之吟,幾行魏顆之命薄晚閑閨,老幼相攜。
蓬頭王霸之子,椎髻梁鴻之妻。
燋麥兩甕,寒菜一畦。
風(fēng)騷騷而樹急,天慘慘而云低。
聚空倉而雀噪,驚懶婦而蟬嘶。
昔草濫于吹噓,藉《文言》之慶余。
門有通德,家承賜書。
或陪玄武之觀,時參鳳凰之墟。
觀受釐于宣室,賦長楊于直廬。
遂乃山崩川竭,冰碎瓦裂,大盜潛稷,長離永滅。
摧直轡于三危,碎平途于九折。
荊軻有寒水之悲,蘇武有秋風(fēng)之別。
關(guān)山則風(fēng)月凄愴,隴水則肝腸斷絕。
龜言此地之寒,鶴訝今年之雪。
百靈兮倏忽,菁華兮已晚。
不雪雁門之踦,先念鴻陸之遠(yuǎn)。
非淮海兮可變,非金丹兮能轉(zhuǎn)。
不暴骨于龍門,終低頭于馬坂。
諒天造兮昧昧,嗟生民兮渾渾。
⑴ 《藝文類聚》六十五,《文苑英華》九十七

粵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大盜移國,金陵瓦解,余乃竄身荒谷。公私涂炭,華陽奔命,有去無歸,中興道銷,窮于甲戌,三日哭于都亭,三年囚于別館,天道周星,物極不反,傅燮之但悲身世,無所求生;袁安之每念王室,自然流涕。昔桓群君山之志事,杜元凱之平生,并有著書,咸能自序,潘岳之文彩,始述家風(fēng),陸機(jī)之詞賦,先陳世德,信年始二毛。即逢喪亂,藐是流離,至于暮齒,燕歌遠(yuǎn)別,悲不自勝,楚老相逢,泣將何及?畏南山之雨,忽踐秦庭,讓東海之濱,遂餐周粟,下亭漂泊,舉橋羈旅。楚歌非取樂之方,魯酒無忘憂之用,追為此賦,聊以記言,不無??嘀~,唯以悲哀為主,日暮途遠(yuǎn),人間何世?將軍一去,大樹飄零,壯士不還,寒風(fēng)蕭瑟。荊璧睨柱,受連城而見欺;連書橫階,捧珠盤而不定。鐘儀君子,入就南冠之囚;季孫行人,留守西河之館。申包胥之頓地,碎之以首;蔡威公之淚盡,加之以血。釣臺移柳,非玉關(guān)之可望;華亭唳鶴,豈河橋之可聞?孫策以天下為三分,眾裁一旅;項籍用江東之子弟,人唯八千,遂乃分裂山河,宰割天下,豈有百萬義師?一朝卷甲,芟夷斬伐,如草木焉!江淮無涯岸之陰,亭壁無藩籬之固,頭會箕斂者合從締交,鋤耰棘矜者因利乘便,將非江表王氣,終于百年乎!是知并吞六合,不免軹道之災(zāi),混一車書,無救平陽之禍。嗚呼,山岳崩頹,既履危亡之運(yùn),春秋迭代,必有去故之悲,天意人事,可以凄愴傷心者矣!況復(fù)舟楫路窮,星漢非乘槎可上,風(fēng)飆道阻,蓬萊無可到之期。窮者欲達(dá)其言,勞者須歌其事。陸士衡聞而撫掌,是所甘心,張平子見而陋之,固其宜矣。
我之掌庾承周,以世功而為族;
經(jīng)邦佐漢,用論道而當(dāng)官。
嵩、華之玉石,潤河、洛之波瀾。
居負(fù)洛而重世,邑臨河而晏安。
逮永嘉之艱虞,始中原之乏主。
民枕倚于墻壁,路交橫于豺虎。
值五馬之南奔,逢三星之東聚。
彼凌江而建國,始播遷于吾祖。
分南陽而賜田,裂東岳而胙土。
誅茅宋玉之宅,穿徑臨江之府。
水木交運(yùn),山川崩竭。
家有直道,人多全節(jié)。
訓(xùn)子見于純深,事君彰于義烈。
新野有生祠之廟,河南有胡書之碣。
況乃少微真人,天山逸民。
階庭空谷,門巷蒲輪。
移譚講樹,就簡書筠。
生世德,載誕貞臣。
文詞高于甲觀,??⒂谡臑I。
嗟有道而無鳳,嘆非時而有麟。
既奸回之奰匿,終不悅于仁人。
王子濱洛之歲,蘭成射策之年,始含香于建禮,仍矯翼于崇賢。
游薦雷之講肄,齒明離這胄筵,既傾蠡而酌海,遂測管以窺天。
方塘水白,釣渚池圓。
戎韜于武帳,聽雅曲于文弦。
乃解懸而通籍,遂崇文而會武。
笠轂而掌兵,出蘭池而典午。
論兵于江漢之君,拭圭于西河之主。
于時朝野歡娛,池臺鐘鼓。
里為冠蓋,門成鄒魯。
連茂苑于海陵,跨橫塘于江浦。
東門則鞭石成橋,南極則鑄銅為柱。
橘則園植萬株,竹則家封千戶,西贐浮玉,南琛沒羽。
吳歈越吟,荊艷楚舞。
草木之藉春陽,魚龍之得風(fēng)雨。
五十年中,江表無事。
王歙為和親之侯,班超為定遠(yuǎn)之使。
馬武無預(yù)于甲兵,馮唐不論于將帥。
豈知山岳暗然,江湖潛沸。
漁陽有閭左戍卒,離石有將兵都尉。
天子方刪詩書,定禮樂。
設(shè)重云之講,開士林之學(xué)。
劫燼之灰飛,辯常星之夜落。
地平魚齒,城危獸角。
臥刁斗于滎陽,絆龍媒于平樂。
宰衡以干戈為兒戲,搢紳以清譚為廟略。
乘漬水以膠船,馭奔駒以朽索,小人則將及水火,君子則方成猿鶴,敝特刊不能救鹽池之咸,阿膠不能止黃河之濁。
既而魴魚赪尾,四郊多壘。
殿狎江鷗,宮鳴野雉。
湛盧去國,艅皇失水。
見披發(fā)于伊川,知百年而為戎矣。
彼奸逆之熾盛,久游魂而放命。
大則有鯨有鯢,小則為梟為獍。
負(fù)其牛羊之力,兇其水草之性。
非玉燭之能調(diào),豈璇璣之可正。
值天下之無為,尚有欲于羈縻。
飲其琉璃之酒,賞其虎豹之皮。
見胡桐于大夏,識鳥卵于條支。
豺牙密厲,虺毒潛吹。
輕九鼎而欲問,聞三川而遂窺。
始則王子召戎,奸臣介胄。
既官政而離逖,遂師言而泄漏。
望廷尉之逋囚,反淮南之窮寇。
飛狄泉之蒼鳥,起橫江之困獸。
地則石鼓鳴山,天則金精動宿。
北闕龍吟,東陵麟斗。
爾乃桀黠橫扇,馮陵畿甸。
擁狼望于黃圖,填廬山于赤縣。
青袍如草,白馬如練。
天子履端廢朝,單于長圍高宴。
兩觀當(dāng)戟,千門受箭。
白虹貫日,蒼鷹擊殿。
竟遭夏臺之禍,遂視堯城之變。
官守?zé)o奔問之人,干戚非平戎之戰(zhàn)。
陶侃則空裝米船,顧榮則虛搖羽扇。
將軍死綏,路絕重圍。
烽隨星落,書逐鳶飛。
遂乃韓分趙裂,鼓臥旗折。
失群班馬,迷輪亂轍。
猛士嬰城,謀臣卷舌。
昆陽之戰(zhàn)象走林,常山之陣蛇奔穴。
五郡則兄弟相悲,三州則父子離別。
護(hù)軍慷慨,忠能死節(jié)。
三世為將,終于此滅。
濟(jì)陽忠壯,身參末將。
兄弟三人,義聲俱唱。
主辱臣死,名存身喪。
狄人歸元,三軍凄愴。
尚書多算,守備是長。
云梯可拒,地道能防。
有齊將之閉壁,無燕師之臥墻。
大事去矣,人之云亡。
申子奮發(fā),勇氣咆勃。
實總元戎,身先士卒。
胄落魚門,兵填馬窟。
屢犯通中,頻遭刮骨。
功業(yè)夭枉,身名埋沒。
或以隼翼鴳披,虎威狐假。
沾漬鋒鏑,脂豪原野。
兵弱虜強(qiáng),城孤氣寡。
聞鶴唳而虛驚,聽胡笳而淚下。
據(jù)神亭而亡戟,臨橫江而棄馬。
崩于巨鹿之沙,碎于長平之瓦。
于是桂林顛覆,長洲麋鹿。
潰潰沸騰,茫茫通行??默。
天地離阻,人神慘酷。
晉鄭靡依,魯衛(wèi)不睦。
競動天關(guān),爭回地軸。
探雀鷇而未飽,待熊蹯而詎熟。
乃有車側(cè)郭門,筋懸廟屋。
鬼同曹杜之謀,人有秦庭之哭。
爾乃假刻璽于關(guān)塞,稱使者之酬對,逢鄂坂之譏嫌,值而彡門之征稅,乘白馬而不前,前青騾而轉(zhuǎn)礙,吹落葉之扁舟,飄長風(fēng)于上游。
彼鋸牙而勾爪,又巡江而習(xí)流,排青龍之戰(zhàn)艦,半飛燕之船樓。
張遼臨于赤壁,王浚下于馬丘。
乍風(fēng)驚而射火,或箭重順舟。
未辯聲于黃蓋,已先沈于杜侯。
落帆黃鶴之浦,茂船鸚鵡之洲。
路已分于湘漢,星尤看于半牛。
若乃陰陵失路,釣臺斜趣,望赤壁而沾衣,艤烏江而不渡。
雷池柵浦,鵲陵焚戍。
旅舍無煙,巢禽失樹。
謂荊、衡之杞梓,庶江漢之可恃。
淮海維揚(yáng),三千余里,過漂渚而寄食,托蘆中而度水,屆于七澤,濱于十死。
天保之未定,見殷憂之方始,本不達(dá)于危行,又無情于祿仕,謬掌衛(wèi)于中軍,謬尸丞于御史。
生世等于龍門,辭親同于河洛,奉立身之遺訓(xùn),受成書之顧托,昔三世而無慚,今七葉而始落,泣風(fēng)雨于梁山,惟枯魚之銜索,入《奇支》斜之小徑,掩蓬藋之荒扉。
就汀洲之杜若,待蘆葦之單衣。
于時西楚霸王,劍及繁陽,鏖兵金匱,校戰(zhàn)玉堂。
蒼鷹赤雀,鐵軸牙檣。
沈白馬而誓眾,負(fù)黃龍而渡湘。
海潮迎艦,江萍送王。
戎車屯于石城,戈船掩乎淮泗。
諸侯則鄭伯前驅(qū),盟主則荀罃暮至。
剖巢熏穴,奔魑走魅。
埋長狄于駒門,斬蚩尤于中冀。
然腹為燈,飲頭為器。
直虹貫壘,長星屬地。
昔之虎據(jù)龍蟠,加以黃旂紫氣,莫不隨狐兔而窟穴,與風(fēng)塵而殄悴。
西瞻博望,北臨玄圃。
月榭風(fēng)臺,池平樹古,倚弓于玉女窗扉,系馬于鳳凰樓柱。
仁壽之鏡徒懸,茂陵之書空驟。
若夫立德立言,謨明寅亮。
聲超于系表,道高于河上。
既不遇于浮丘,遂無言于師曠。
指愛子而托人,知西陵而誰望。
非無北闕之兵,猶有靈臺之仗。
司徒之表里經(jīng)綸,狐偃之惟王實勤。
橫雕戈而對霸主,執(zhí)金鼓而問賊臣。
平吳之功,壯于杜元凱,王室是賴,深于溫太真。
始則地名全節(jié),終則山稱枉人。
南陽校書。
去之已遠(yuǎn);
上蔡逐獵,知之何晚。
鎮(zhèn)北之負(fù)譽(yù)矜前,風(fēng)飆凜然。
水神曹箭,山靈見鞭。
是以蟄熊傷馬,浮蛟沒船。
才子并命,俱非百年。
中宗之夷兇靜亂,大雪冤恥。
去代邸而承基,遷唐郊而纂祀。
反舊章于司隸,歸余風(fēng)于正始。
沈猜則方逞其欲,茂疾則自矜于己。
天下之事沒焉,諸侯之心搖矣。
既而齊交北絕,秦患西起。
況背關(guān)而懷楚,冀端委而開吳。
驅(qū)綠林之散卒,拒驪山之叛徒。
營軍梁溠,蒐乘巴渝。
問諸淫昏之鬼,求諸厭劾之巫。
荊門遭廩延之戮,夏口監(jiān)逵泉之誅。
蔑因親以教愛,忍和樂于彎弧。
慨無謀于肉食,非所望于論都。
未深思于五難,先自擅于二端。
登陽城而避險,臥砥柱而求安。
既言多于忌刻,實志勇于荊殘。
但坐觀于時變,本無情于急難。
地為黑子,城猶彈丸。
其怨則黷,其盟則寒。
冤禽之能塞海,非愚叟之可移山。
況以珍氣朝浮,妖精夜殞。
赤鳥則三朝夾日,蒼云則七里圍軫。
亡吳之歲既窮,入郢之年斯盡。
周含鄭怒,楚結(jié)秦冤。
有南風(fēng)之不競,值西鄰之責(zé)言。
俄而梯沖亂舞,冀馬云屯。
棧秦車于暢轂,沓漢鼓于雷門。
下陳倉而連弩,渡臨晉而橫船。
雖復(fù)楚有七澤,人稱三戶。
箭不麗于六麋,雷無驚于九虎。
辭洞庭兮落木,去涔陽兮極浦。
熾火兮焚旗,貞風(fēng)兮害蠱。
乃使玉軸揚(yáng)灰,龍文斫柱。
下江余城,長林故營。
徒思鉗馬之秣,未見燒牛之兵。
章曼支以轂走,宮之奇以族行。
河無冰而馬渡,關(guān)未曉而雞鳴,忠臣解骨,君子吞聲。
章華望祭之所,云夢偽游之地。
荒谷縊于莫敖,冶父囚于群帥。
硎阱摺拉,鷹鹯批??。
冤霜夏零,憤泉秋沸。
城崩杞婦之哭,竹染湘妃之淚。
水毒秦涇,山高趙陘。
十里五里,長亭短亭。
饑隨蟄燕,暗逐流螢。
秦中不黑,關(guān)上泥青。
于時瓦解冰泮,風(fēng)飛電散。
渾然千里,淄、澠一亂。
雪暗如沙,冰橫似岸。
逢赴各之陸機(jī),見離家之王粲。
莫不聞隴水而掩泣,向關(guān)山而長嘆。
況復(fù)君在交河,妾在清波。
石望夫而逾遠(yuǎn),山望子而逾多。
才人之憶代郡,公主之去清河。
栩揚(yáng)亭有離別之賦,臨江王有愁思之歌。
別有飄飖武威,羈旅金微。
班超生而望返,溫序死而思?xì)w。
李陵之雙鳧永去,蘇武之一雁空飛。
昔江陵之中否,乃金陵之禍?zhǔn)肌?div id="mouwvut" class='inline' id='poem_sentence_214_1358323_comment'>
雖借人之外力,實蕭墻之內(nèi)起。
撥亂之主忽焉,中興之宗不祀。
伯兮叔兮,同見戮于猶子。
荊山鵲飛而玉研討會,隨岸蛇生而珠死。
鬼火亂于平林,殤魂游于新市。
梁故豐徙,楚實秦亡。
不有所廢,其何以昌。
有媯之后,遂育于姜。
輸我神器,居為讓王。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寶曰位。
用無賴之子孫,舉江東而全棄,惜天下之一家,遭東南之反氣,以鶉首而賜秦,天何為而此醉。
且夫天道回旋,生民賴焉,余烈祖于西晉,始流播于東川。
洎余身而七葉,又遭時而北遷,提挈老幼,關(guān)河累年。
死生契闊,不可問天。
況復(fù)零落將盡,靈光巋然。
日窮于紀(jì),歲將復(fù)始。
逼切危慮,端憂暮齒。
踐長樂之神皋,望宣平之貴里。
渭水貫于天門,驪山回于地市。
幕府大將軍之愛客,丞相平津侯之待士。
見鐘鼎于金、張,聞弦歌于許、史。
豈知灞陵夜獵,猶是故時將軍;
咸陽布衣,非獨思?xì)w王子。
⑴ 《周書·庾信傳》,《藝文類聚》三十四,《文苑英華》一百二十九

傷心賦 北周 · 庾信
余五福無徵,三靈有譴,至于繼體,多從夭折。二男一女,并得勝衣,金陵喪亂,相守亡歿。羈旅關(guān)河,倏然白首,苗而不秀,頻有所悲。一女成人,一長一作外孫孩稚,奄然玄壤,何痛如之。既傷即事,追悼前亡,唯覺傷心,遂以《傷心》為賦。若夫入室生光,非復(fù)企及,夾河為郡,前途逾遠(yuǎn)。媫妤有自傷之賦,揚(yáng)雄有哀祭之文,王正長有北郭之悲,謝安石有東山之恨,斯既然矣。至若曹子建、王仲宣、傅長虞、應(yīng)德璉、劉韜之母,任延之親書翰傷切,文詞哀痛,千悲萬恨,何可勝言?龍門之桐,其枝已折;卷施之草,其心實傷。嗚呼哀哉。賦曰:
況乃流寓秦川,飄飖播遷,從官非官,歸田不田。
對玉關(guān)而羈旅,坐長河而暮年。
已觸目于萬恨,更傷心于九泉。
至如三虎二龍,三珠兩鳳,并有山澤之靈,各入熊羆之夢。
望隴首而不歸,出都門而長送,對寶碗而痛心,撫《玄經(jīng)》而流慟。
石華空服,犀角虛篸。
風(fēng)無少女,草不宜男。
烏毛徒覆,獸乳空含。
《震》為長男之宮,《巽》為長女之位。
在我生年,先凋此地。
人生幾何,百憂俱至。
二王奉佛,二郗奉道。
必至有期,何能相保?
凄其零零,颯焉秋草。
去矣黎民,哀哉仲仁。
冀羊祜之前識,期張衡之后身。
一朝風(fēng)燭,萬古埃塵。
丘陵兮何忍,能留兮幾人。
⑴ 《藝文類聚》三十四,《文苑英華》一百二十九

蕩子賦 北周 · 庾信
蕩子辛苦逐征行,直守長城千里。
隴水恒冰合,關(guān)山唯月明。
況復(fù)空床起怨,倡婦生離,紗窗獨掩,羅帳長垂,新箏不弄,長笛羞吹。
常年桂苑,昔日蘭閨,羅敷總發(fā),弄玉初笄,新歌《子夜》,舊舞《前溪》。
別后關(guān)情無復(fù)情,奩前明鏡不須明。
合歡無信寄,回文織未成。
游塵滿床不用拂,細(xì)草橫階隨意生。
前日漢使著章臺,聞道夫婿定應(yīng)回。
手巾還欲燥,愁眉即剩開。
逆想行人至,迎前含笑來(《藝文類聚》三十二)。

燈賦 北周 · 庾信
九龍將瞑,三爵行棲,瓊鉤半上,弱木全低。
窗藏明于粉壁,柳助暗于蘭閨。
翡翠珠被,流蘇羽帳,舒屈膝之屏風(fēng),卷芙蓉之行障。
卷衣秦后之床,送枕荊臺之上。
乃有百枝同樹,四照連槃,香添然蜜,氣雜爛蘭,燼長宵久,光青夜寒,秀華掩映,黿膏照灼。
動鱗甲于鯨魚,焰光芒于鳴鶴。
蛾飄則碎花亂下,風(fēng)起則流星細(xì)落。
況復(fù)上蘭深夜,中山醑清,楚妃留客,韓娥合聲。
低歌著節(jié),《游弦》絕鳴。
輝輝朱燼,焰焰紅熒,乍九光而連彩,或雙花而并明。
寄言蘇季子,應(yīng)知余照情。
⑴ 《藝文類聚》八十,《初學(xué)記》二十五

對燭賦 北周 · 庾信
龍沙雁塞早應(yīng)寒,天山月沒客衣單。
燈前桁衣疑不亮,月不穿針覺最難。
刺取燈花持炷燭,還卻燈檠下獨盤。
鑄鳳銜蓮,圖龍并眠,燼高疑數(shù)剪,心濕暫難然。
銅荷淚蠟,鐵鋏染浮煙。
本知雪光能映紙,復(fù)訝燈花今得錢。
蓮帳寒檠窗拂曙,筠籠熏火香盈絮,傍垂細(xì)溜,上繞飛蛾,光清寒入,焰暗風(fēng)過。
楚人纓脫盡,燕君書誤多。
夜風(fēng)吹,香氣隨,郁金苑,芙蓉池。
秦嘉辟惡不足道,漢武胡香何物奇。
晚星沒,芳蕪歇,還持照夜游,詎減西園月。
⑴ 《藝文類聚》八十,《初學(xué)記》二十五

象戲賦 北周 · 庾信
觀夫造作權(quán)輿,皇王厥初,法凝陰于厚德,仰沖氣于清虛,于是綠簡既開,丹局真正,理洞研幾,原窮作圣。
若叩洪鐘,如懸明鏡。
白鳳遙臨,黃云高映。
可以變俗移風(fēng),可以蒞官行政。
是以局取諸乾,仍圖上玄,月輪新滿,日暈初圓。
模羽林之華蓋,寫明堂之璧泉。
坤以為輿,剛?cè)峋硎妗?div id="utinjey" class='inline' id='poem_sentence_6_1358328_comment'>
若方鏡而無影,似空城而未居,促成文之畫,亡靈龜之圖。
馬麗千金之馬,符明六四之符。
于是搢笏當(dāng)次,依辰就席。
回地理于方圭,轉(zhuǎn)天文于圓璧。
分荊山之美玉,數(shù)藍(lán)田之珉石。
南行赤水之珠,北使元山之策,居?xùn)|道而龍青,出西關(guān)而馬白。
既舒玄象,聊定金枰,昭日月之光景,乘風(fēng)云之性靈。
取四方之正色,用五德之相生。
從月建而左轉(zhuǎn),起黃鐘而順行。
陰翻則顧兔先出,陽變則靈烏獨明。
況乃豫游仁壽,行樂徽音,水影搖日,花光照林,乍披圖而久玩,或開經(jīng)而熟尋,雖復(fù)成之于手,終須得之于心。
乃有龍獨銜花,金爐浮氣,月落桂垂,星斜柳墜。
猶豫樞機(jī),嫌疑涇渭,顧望回惑,心情怖畏,應(yīng)對坎而沖離,忽當(dāng)申而取未(《藝文類聚》七十四)。

竹杖賦 北周 · 庾信
桓宣武平荊州,外白:「有稱楚丘先生來詣門下」。
桓公曰:「名父之子,流離江漢,孤之責(zé)」。
及令引進(jìn)。
乃曰:「噫,子老矣。
鶴發(fā)雞皮,蓬頭歷齒,乃是江、漢英靈,荊、衡杞梓,雖有聞于十室,幸無求于千里。
寡人有銅環(huán)靈壽,銀角桃枝,開木瓜而未落,養(yǎng)蓮花而不萎,迎仙客于錦市,送游龍于葛陂。
先生將以養(yǎng)老,將以扶?!?。
先生笑而言曰:「中國明于禮義,闇于知人。
心之憂矣,惟我生民。
雖復(fù)疏條勁柘,促節(jié)貞筠,杖端刻鳥,角首圖麟,豈能相予此疾,將予此身。
若乃世變市朝,年移陵谷,猿吟鷹厲,風(fēng)霜??黷,楚、漢爭衡,袁、曹競逐,獸食無草,禽巢無木。
于時無懼而栗,不寒而戰(zhàn),胡馬哀吟,羌笳凄囀,親友離絕,妻拿流轉(zhuǎn),玉關(guān)寄書,章臺留釧,寒關(guān)凄愴,羈旅悲涼,疏毛抵于矰繳,脆骨被于風(fēng)霜,發(fā)種種而愈短,眉髟髟而兢長。
是以憂干扶疏,悲條郁結(jié),宿昔僛丑,俄然耆耋。
變田鳳于承宮,改陽文于鬲鍐蔑。
潘岳秋興,嵇生倦游,桓譚不樂,吳質(zhì)長愁,并皆年華未暮,容貌先秋。
予此衰矣。
雖然有以,非鬼非蜮,乃心憂矣。
未見從心,先求順耳。
伯玉何嗟,丘明惟恥。
拉虎捭熊,余猶稚童;
觀形察貌,子實悲翁。
別有九棘龐眉,三槐暮齒,孔光謝病,袁逢致仕,吳濞不朝,楊彪喪子,明公此贈,或非乖理」。
先生乃歌曰:「秋藜促節(jié),白藋同心。
終堪荷蓧,自足驅(qū)禽。
一傳大夏,空成鄧林」。
⑴ 《藝文類聚》六十九,《文苑英華》一百九

沈冥子游巴山之岑,取竹于北陰。
?娟高節(jié),寂歷無心,霜風(fēng)色古,露染班深。
每與龍鐘之族,幽翳沈沈。
文不自殊,質(zhì)而見賞,蘊(yùn)諸鳴鳳之律,制以成龍之杖。
枝條勁直,璘斌色滋,和輪人之不重,待羽客以相貽。
青春欲暮,白云來遲,謀于長者,操以從之,執(zhí)末而獻(xiàn),無因自持。
諸庶雖甘,不可以倚;
彼藜雖實,不可以美。
未若處不材之間,當(dāng)有用之始。
魯分以爵,漢錫以年。
昔尚爾齒,今優(yōu)我賢。
書橫機(jī),玉塵筵,則函之以后,拂之以前。
爾其摘芳林沼,行樂軒除,閒尊卑之垂悅,隨上下之游紆。
夫寄根江南,渺渺幽潭,傳節(jié)大夏,悠悠廣野,豈比夫接君堂上之履,為君座右之銘,而得與綺紳瑤佩,出芳房于蕙庭(《文藝英華》一百九)。

鏡賦 北周 · 庾信
天河漸沒,日輪將起。
燕噪?yún)峭?,烏驚御史。
玉花簟上,金蓮帳里。
始摺屏風(fēng),新開戶扇。
朝光晃眼,早風(fēng)吹面。
臨杵下而牽衫,就箱邊而著釧。
宿鬟尚卷,殘妝已薄。
無復(fù)唇朱,才余眉萼,靨上星稀,黃中月落。
鏡臺銀帶,本出魏宮,能橫卻月,巧掛回風(fēng),龍垂匣外,鳳倚花中。
鏡乃照膽照心,難逢難值。
鏤五色之盤龍,刻千年之古字。
山雞看而獨舞,海鳥見而孤鳴。
臨水則池中月出,照日則壁上菱生。
暫設(shè)妝奩,還抽鏡屜。
競學(xué)生情,爭憐今世。
鬢齊故略,眉平猶剃。
飛花磚子,次第須安。
朱開錦踏,黛難油檀,脂和甲煎,澤漬香蘭。
髻鬢之長短,度安花之相去,懸媚子于搔頭,拭釵梁粉絮。
梳頭新罷照著衣,還從妝處取將歸。
暫看弦系,懸知擷縵。
衫正身長,裙斜假襻。
真成個鏡特相宜,不能片時藏匣里,暫出園中也自隨(《藝文類聚》七十)。

枯樹賦 北周 · 庾信
殷仲文風(fēng)流儒雅,海內(nèi)知名。
世異時移,出為東陽太守。
常忽忽不樂,顧庭槐而嘆曰:「此樹婆娑,生意盡矣」。
至如白鹿貞松,青牛文梓,根柢盤魄,山崖表里。
何事而銷亡,桐何為而半死?
昔之三河徙植,九畹移根,開花建始之殿,落實睢陽之園,聲含嶰谷,曲抱云門。
將雛集鳳,比翼巢鴛,臨風(fēng)亭而唳鶴,對月峽而吟猿,乃有拳曲擁腫,盤坳反覆,熊彪顧盼,魚龍起伏。
節(jié)豎山連,文橫水蹙,匠石驚視,公輸眩目。
雕鐫始就,剞劂仍加,平鱗鏟甲,落角摧牙,重重碎錦,片片真花,紛披草樹,散亂煙霞。
若夫松子、古度、平仲、君遷,森梢百頃,槎蘗千年。
秦則大夫受職,漢則將軍坐焉。
莫不苔埋菌壓,鳥剝蟲穿,或低垂于霜露,或撼頓于風(fēng)煙。
東海有白木之廟,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陸以楊葉為關(guān),南陵以梅根作冶,小山則叢桂留人,扶風(fēng)則長松系馬。
豈獨城臨細(xì)柳之上,塞落桃林之下。
若乃山河阻絕,飄零離別,拔本垂淚,傷根瀝血,火入空心,膏流斷節(jié)。
橫洞口而《奇支》臥,頓山腰而半折。
文袤者合體俱碎,理正者中心直裂。
戴癭銜瘤,藏穿抱穴,木魅睗睒,山精妖孽。
況復(fù)風(fēng)云不感,羈旅無歸,未能采葛,還成食薇,沈淪窮巷,蕪沒荊扉,既傷搖落,彌嗟變衰。
《淮南子》云:「木葉落,長年悲」。
斯之謂矣。
乃為歌曰:「建章三月火,黃河千里槎。
若非金谷滿園樹,即是河陽一縣花」。
桓大司馬聞而嘆曰:「昔年移柳,依依漢南;
今看搖落,凄江潭。
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⑴ 《藝文類聚》八十八,《文苑英華》一百四十三,《古文苑》

鴛鴦賦 北周 · 庾信
盧姬小來事魏王,自有歌聲足繞梁,何曾織錦,未肯挑桑,終歸薄命,著罷空床。
見鴛鴦之相學(xué),還《奇支》眠而淚落。
南陽漬粉不復(fù)看,京兆新眉遂懶約。
況復(fù)雙心并翼,馴狎池籠,浮波弄影,刷羽看風(fēng),刷羽看風(fēng),共飛檐瓦,全開魏宮,俱棲梓樹,堪是韓馮。
若乃韓壽欲婚,溫嶠愿婦,玉臺不送,胡香未有,必見此之雙飛,覺空床之難守(《藝文類聚》九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