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選項(xiàng)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共104,分6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五言律詩
蜀路二首 其一 唐 · 張說
五言律詩
云埃夜澄廓,山日曉晴鮮。
葉落蒼江岸,鴻飛白露天。
磷磷含水石,冪冪覆林煙。
客心久無緒,秋風(fēng)殊未然。

一柱觀(717年) 唐 · 張說
五言律詩
舊說江陵觀,初疑神化來。
空山結(jié)云閣,綺靡隨風(fēng)回。
奈何任一柱,斯焉容眾材。
奇功非長世,今馀草露臺。

過懷王墓(717年) 唐 · 張說
五言律詩
引用典故:懷沙
咿嚘(一作喔咿)不可信,以(一作似)此敗懷王。
客死峣關(guān)路,返葬岐江陽。
啼狖抱山月,饑狐獵野霜。
一聞懷沙事,千載盡悲涼。

雜詩四首 其四 唐 · 張說
五言律詩
默念群疑起,玄通百慮清。
初心滅陽艷,復(fù)見湛虛明。
悟滅心非盡,求虛見后生。
應(yīng)將無住法,修到不成名。

奉和圣制登驪山矚眺應(yīng)制(709年12月22日) 唐 · 張說
五言律詩
引用典故:大風(fēng)曲
寒山上半空,臨眺盡寰中。
是日巡游處,晴光遠(yuǎn)近同。
川明分渭水,樹暗辨新豐。
巖壑清音暮,天歌起大風(fēng)。

奉和圣制幸白鹿觀應(yīng)制(709年12月18日) 唐 · 張說
五言律詩
洞府寒山曲,天游日旰回。
披云看石鏡,拂雪上金臺。
竹徑龍驂下,松庭鶴轡來。
雙童還獻(xiàn)藥,五色耀仙材。

奉和圣制送金城公主適西蕃應(yīng)制(710年1月27日) 唐 · 張說
五言律詩
青海和親日,潢星出降時。
戎王子婿寵(一作禮),漢國舅家慈。
春野開離宴,云天起別詞。
空彈馬上曲,詎減鳳樓思(一作悲)。

翼翼宸恩永,煌煌福地開。
離光升寶殿,震氣繞香臺。
上界幡花合,中天伎樂(一作日月)來。
愿君無量壽,仙樂屢徘徊。

其二 (712年)
五言律詩
引用典故:四皓
朗朗神居峻,軒軒瑞象威。
圣君成愿果,太子拂天衣。
至樂三靈會,深仁四皓歸。
還聞渦水曲,更繞白云飛。

引用典故:兔園
梁王池館好,曉日鳳樓通。
竹町千衛(wèi),蘭筵降兩宮。
清歌芳樹下,妙舞落花中。
臣覺筵中聽,還如大國風(fēng)。

奉和圣制過寧王宅應(yīng)制(726年11月15日) 唐 · 張說
五言律詩
引用典故:王季友兄
進(jìn)酒忘憂觀,簫韶喜降臨。
帝堯敦族(一作睦)禮,王季友兄心。
竹院龍鳴笛,梧宮鳳繞林。
大風(fēng)將小雅,一字盡千金。

綠竹初成苑,丹砂欲化金。
乘龍與驂鳳,歌吹滿山林。
爽氣凝情(一作波)迥,寒光映浦深。
忘憂題此觀,為樂賞同心。

奉和圣制賜王公千秋鏡應(yīng)制(730年8月5日) 唐 · 張說
五言律詩
寶鏡頒神節(jié),凝規(guī)寫圣情。
千秋題作字,長壽帶為名(以長綬為帶,取長壽之義)。
月向天邊下,花從日里生。
不承懸象意,誰辨照心明。

奉和圣制經(jīng)鄒魯祭孔子應(yīng)制(725年11月16日) 唐 · 張說
五言律詩
孔圣家鄒魯,儒風(fēng)藹典墳。
龍驂回舊宅,鳳德詠馀芬。
入室神(一作人)如在,升堂樂似聞。
懸知一王法,今日待明君。

侍宴蘘荷亭應(yīng)制(701年7月) 唐 · 張說
五言律詩
回鑾青岳觀,帳殿紫煙峰。
仙路迎三鳥,云衢駐兩龍。
園林看(一作故),壇墠識馀封。
山外聞簫管,還如天上逢。
⑴ 三鳥見劉向《九辨惜賢篇》,兩龍出《山海經(jīng)》

侍宴浐水賦得濃字(701年) 唐 · 張說
五言律詩
千行發(fā)御柳,一葉下仙筇。
青浦宸游至,朱城佳氣濃。
云霞交暮色,草樹喜春容。
藹藹天旗轉(zhuǎn),清笳入九重。

奉和圣制同劉晃喜雨應(yīng)制(725年12月) 唐 · 張說
五言律詩
青氣含春雨,知從岱岳來。
行云避師出,灑雨待車回。
厭浥塵清道,空濛柳映臺。
最宜三五夜,晴月九重開。

引用典故:長繩系日
今歲好拖鉤,橫銜敞御樓。
長繩系日住,貫索挽河流。
斗力頻催鼓,爭都更上籌。
春來百種戲,天意在宜秋。

奉和圣制途次陜州應(yīng)制(724年11月) 唐 · 張說
五言律詩
引用典故:周召
周召嘗分陜,詩書空復(fù)傳。
何如萬乘眷,追賞二南篇。
郡帶洪河側(cè),宮臨大道邊。
洛城將日近,佳氣滿山川。

寒更玉漏催,曉色御(一作幄)前開。
泱漭云陰積,氤氳風(fēng)雪回。
山知銀作甕,宮見璧成臺。
欲驗(yàn)豐年象,飄搖仙藻來。


共104,分6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