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 id="tljog"><menu id="tljog"></menu></u>
  • <blockquote id="tljog"><menu id="tljog"></menu></blockquote>
      <tt id="tljog"></tt>
      <abbr id="tljog"><legend id="tljog"></legend></abbr><tt id="tljog"></tt>
      <option id="tljog"></option>
      1. <fieldset id="tljog"></fieldset>
        關(guān)鍵詞

        選項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47—1012 【介紹】: 宋建昌軍南豐人,字正臣。太宗太平興國八年進士。累除秘書丞,出為兩浙轉(zhuǎn)運使。魏庠知蘇州,恃恩不法,為致堯劾罷。徙知壽州,轉(zhuǎn)太常博士。性剛率,好言事,前后屢上章奏,辭多激訐。真宗時,歷知泰、泉、蘇、揚、鄂五州,官終戶部郎中。有《仙鳧羽翼》、《廣中臺志》、《清邊前要》、《西陲要紀》、《直言集》等。
        全宋詩
        曾致堯(九四七~一○一二),字正臣,撫州南豐(今屬江西)人。太宗太平興國八年(九八三)進士。遷著作佐郎、直史館。改秘書丞,出為兩浙轉(zhuǎn)運使。后歷知壽、泰、泉、蘇、揚、鄂等州。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卒,年六十六?!?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四一有傳。今錄詩六首。
        全宋文·卷一三○
        曾致堯(九四七——一○一二) 字正臣,撫州南豐(今江西南豐)人。太平興國八年進士,為符離主簿、梁州錄事參軍,遷著作佐郎,直史館,改秘書丞。出為兩浙轉(zhuǎn)運使,歷知壽、泰、泉、蘇、揚、鄂等州。大中祥符五年卒,年六十六,贈諫議大夫。著有《仙鳧羽翼》三十卷、《廣中臺志》八十卷,《清邊前要》五十卷、《西陲要紀》十卷,《為臣要紀》三卷,文集十卷。歐陽修作有墓志銘,《宋史》卷四四一《文苑傳》三有傳。
        五言律詩
        望京樓 北宋 · 曾致堯
        五言律詩
        望京樓上望,望久思踟躕。
        境土連江徼,人家匝海隅。
        隔山川隱映,近郭水縈紆。
        雨過風(fēng)腥檻,潮來岸浸蘆。
        ⑴ 按:詩為排律,當有殘缺,后同題殘句一聯(lián),疑亦屬本詩?!妓瓮跸笾遁浀丶o勝》卷四○《淮南東路·泰州》

        東林寺 北宋 · 曾致堯
        五言律詩
        江南楊柳春,日暖地無塵。
        渡口驚新雨,夜來生白蘋。
        晴沙鳴乳雁,芳草醉游人。
        向晚前山路,誰家賽水神(清張豫章《四朝詩》卷三五)

        七言律詩
        題軍山徐秀才居 北宋 · 曾致堯
        七言律詩
        買斷軍峰不計錢,屋前屋后水潺潺。
        青春花發(fā)簾帷外,白日云浮棟宇間。
        金鼎欲成紅氣溢,玉芝初種紫苗慳。
        未知桃熟先生醉,鶴馭何人得往還(以上清曾燠《江西詩徵》卷五)

        華林書院集群英,講誦興來里巷榮。
        賓友盡為文苑客,子孫多是帝門生。
        九理下詔親旌義,四相留詩自著名。
        致使舉家在霄漢,更將忠孝答皇朝(《甘竹胡氏十修族譜》)

        七言絕句
        崇覺寺 北宋 · 曾致堯
        七言絕句
        水深花影地莓苔,春色烘人若不開。
        走報鸰原無別事,遠將歌管酒壺來。

        五言排律
        題劉居士江樓 北宋 · 曾致堯
        五言排律
        劉八江樓雅,詩家不易言。
        春風(fēng)花對岸,夜月水當軒。
        簾捲青山入,窗開白浪翻。
        畫來須妙手,夢去亦清魂。
        吟稱云初滿,登宜雪正繁。
        魚龍慣燈火,鷗鷺識琴樽。
        波動檐搖影,潮回砌露痕。
        勢雄鄰碧落,景好怕黃昏。
        未許凡蹤到,寧教俗態(tài)存。
        主人憑檻處,寥廓共誰論。

        沙鷺窺吟榻,風(fēng)蟬入座隅(芙蓉閣)。

        云昏迷侯館,樹缺辨江湖(望京樓)。

        更無塵土當軒起,只有松蘿繞檻生(清風(fēng)樓)
        按:以上《輿地紀勝》卷四○《淮南東路·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