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434,分18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座右銘 坐右銘 - 忍斷杯中物,秪看座右銘。
- 傳作心中印,鐫為坐右銘。
瘞鶴銘 蟾鶴銘 拓鶴銘 仿鶴銘 怨鶴銘 睨鶴銘 推鶴銘 譜鶴銘 秘鶴銘 為鶴銘 品鶴銘 - 山陰不見換鵝經(jīng),京口空傳瘞鶴銘。
- 冥搜混沌竅,流觀蟾鶴銘。
- 我昔渡江冬揚舲,笠戴大雪拓鶴銘。
- 綠云屋切御書亭,堂扁書原仿鶴銘。
- 天機(jī)刻露諸前輩,不獨滄洲怨鶴銘。
- 過江表草乞精靈,仙尉徵君睨鶴銘。
- 論文布局正如此,大字所以推鶴銘。
- 檀欒倒影硯波清,注了黃庭譜鶴銘。
- 處士輕龍詔,仙巖秘鶴銘。
- 三十年來為鶴銘,顛風(fēng)斷渡屢揚舲。
- 響山書屋品鶴銘,上皇羽客來共聽。
燕然銘 - 金印如斗帶萬釘,何人為作燕然銘。
劍閣銘 郙閣銘 開閣銘 - 好踐刀州夢,還期劍閣銘。
- 昔我持節(jié)隴首經(jīng),磨洗中郎郙閣銘。
- 其次鄐君開閣銘,清勁亦酬山石奠。
太史銘 御史銘 - 親題白野尚書額,好勒金華太史銘。
- 燈搖殘月佳人哭,碑立斜陽御史銘。
陋室銘 石室銘 暗室銘 寶室銘 斯室銘 - 舊著潛夫論,新成陋室銘。
- 周家儷美天球?qū)?,漢世同垂石室銘。
- 蒼蒼龍虎遠(yuǎn)川塋,短碣蕭條暗室銘。
- 旁人莫笑干支誤,神似鄜州寶室銘。
- 合為斯室銘,于今始無愧。
新宮銘 齋宮銘 - 負(fù)書從我盍歸去,群仙正草新宮銘。
- 古銅潛發(fā)光熒熒,哦詩弗類齋宮銘。
北山銘 燕山銘 峴山銘 鶴山銘 研山銘 虎山銘 鵲山銘 后山銘 紀(jì)山銘 寫山銘 有山銘 勒山銘 - 歡娛南國舫,出處北山銘。
- 欲學(xué)鴟夷子,待勒燕山銘。
- 父老百年才拭目,那堪重讀峴山銘。
- 公車玉堂薦,書室鶴山銘。
- 車騎天街欲亂星,愚公只守研山銘。
- 蔡生述之我則聽,不敢乘舟窺視恐驚蛟龍醒,作歌聊向虎山銘。
- 開府旌旂櫟下亭,紀(jì)功待勒鵲山銘。
- 我書秦蘇賦,不錄后山銘。
- 腳力有馀中頂近,徘徊應(yīng)為紀(jì)山銘。
- 雨后引苔書洞榜,霞邊摘葉寫山銘。
- 孝若歸來成畫贊,孟陽別后有山銘。
- 當(dāng)為諸公面服膺,不須沈石勒山銘。
勒新銘 換新銘 日新銘 揭新銘 寫新銘 刻新銘 镵新銘 是新銘 題新銘 草新銘 要新銘 溢新銘 贈新銘 看新銘 邗新銘 訪新銘 鐫新銘 為新銘 即新銘 品新銘 墓新銘 乞新銘 與新銘 入新銘 續(xù)新銘 增新銘 讀新銘 耀新銘 閟新銘 制新銘 見新銘 垂新銘 有新銘 書新銘 誦新銘 - 夢里馺娑何處所,良嘗知己勒新銘。
- 敢請使君重起廢,落霞孤鶩換新銘。
- 稷下翻為湯沐邑,殷盤定作日新銘。
- 客至圍棋尋舊譜,病馀戒酒揭新銘。
- 惆悵斯人隔九京,白頭揮淚寫新銘。
- 子孫傳野史,守令刻新銘。
- 芟除菅蒯縱游屐,磨洗崖壁镵新銘。
- 靜中欣悟入,古訓(xùn)是新銘。
- 同行有約吾竟負(fù),讓爾劍閣題新銘。
- 甘澤袛應(yīng)歌盛世,醴泉何用草新銘。
- 七十光陰還一夢,張林他日要新銘。
- 劉向傳佳輝往筴,張林辭妙溢新銘。
- 杯酬神仙呼吸動,水光月色贈新銘。
- 玉府飛璋理汗青,緋衣趨召看新銘。
- 靈虛凝碧張廣樂,珠宮貝闕邗新銘。
- 宛委搜逸典,良常訪新銘。
- 我欲馳煙向山庭,削除舊跡鐫新銘。
- 一?皆滿腹,甘洌為新銘。
- 閒居曾已賦,陋室即新銘。
- 問梅添舊句,愛石品新銘。
- 凄涼余舊友,端的墓新銘。
- 爭捧溪藤求妙畫,競磨崖石乞新銘。
- 欲托翁冰烏石篆,請公作屋與新銘。
- 宸章懷舊德,惠節(jié)入新銘。
- 玉關(guān)收舊地,廟鼎續(xù)新銘。
- 詩豪墨妙天許并,云崖蘇壁增新銘。
- 玉輦宸游竟寥廓,行人揮淚讀新銘。
- 高名傳舊碣,杰搆耀新銘。
- 嘉樹綠陰馀舊業(yè),近郊玄壤閟新銘。
- 白板也須存古制,紫筠聊復(fù)制新銘。
- 謝傅園中開別墅,司空谷里見新銘。
- 我欲勸主人,勒石垂新銘。
- 相示有新銘,至理符玄易。
- 小字書新銘,白石沙磨礱。
- 齋居誦新銘,敬對不敢褻。
石上銘 壁上銘 背上銘 墓上銘 宰上銘 肌上銘 膺上銘 碑上銘 井上銘 山上銘 柄上銘 觥上銘 葉上銘 潭上銘 - 已錮函中史,難言石上銘。
- 魚游半入田間草,云過偏拖壁上銘。
- 可能卻使談天口,唯誦金人背上銘。
- 荒涼古驛夕陽亭,大鳥來翔墓上銘。
- 空令雪鬢龍鐘叟,秉筆來書宰上銘。
- 作詩敢論報,欲為肌上銘。
- 維摩不二門中法,周廟三緘膺上銘。
- 蔡邕不知娥,但愛碑上銘。
- 我愛井泉清,來逢井上銘。
- 功成待畫麒麟閣,不說燕山山上銘。
- 賜字新鐫柄上銘,知是登科年后鑄。
- 請看觥上銘,為君陳夙昔。
- 宛作桄榔葉上銘,曾比逍遙堂后木。
- 高觀潭上銘,牛頭寺中詩。
舊勒銘 更勒銘 早勒銘 待勒銘 好勒銘 已勒銘 再勒銘 未勒銘 可勒銘 為勒銘 與勒銘 問勒銘 自勒銘 共勒銘 誰勒銘 當(dāng)勒銘 親勒銘 有勒銘 敢勒銘 盡勒銘 手勒銘 愿勒銘 慕勒銘 定勒銘 同勒銘 乞勒銘 佇勒銘 并勒銘 蚤勒銘 枉勒銘 空勒銘 代勒銘 一勒銘 許勒銘 又勒銘 在勒銘 擬勒銘 漫勒銘 爭勒銘 愧勒銘 休勒銘 謾勒銘 解勒銘 上勒銘 映勒銘 費勒銘 鐵勒銘 議勒銘 謝勒銘 要勒銘 疇勒銘 古勒銘 去勒銘 遍勒銘 如勒銘 若勒銘 下勒銘 備勒銘 - 米顛袍笏拜山靈,識是東坡舊勒銘。
- 他年胡馬陰山哭,猿臂誰為更勒銘。
- 筋力重封樹,文章早勒銘。
- 盛年才擅兼資美,麟閣遙開待勒銘。
- 三千水擊猶摶羽,四百峰疏好勒銘。
- 王者今無戰(zhàn),書生已勒銘。
- 燕然尚有將軍石,倘許如椽再勒銘。
- 腰間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銘。
- 德柔似惠堪為誄,言慎如金可勒銘。
- 分茅錫土傳家牒,鐘鼎還須為勒銘。
- 遠(yuǎn)客憑消恨,高僧與勒銘。
- 昨日傳書札,殷勤問勒銘。
- 知君幽意無終極,更向丹崖自勒銘。
- 林僧溪友爭傳寫,擬向青山共勒銘。
- 南極老人自有星,北山移文誰勒銘。
- 松林葬玉近禪扃,便把伽陀當(dāng)勒銘。
- 是春帝視學(xué),葺廟親勒銘。
- 漢武登封處,千巖有勒銘。
- 太守方乘障,清時敢勒銘。
- 與君早約歸中閣,四百峰頭盡勒銘。
- 流傳江上清風(fēng)印,妙配砂壺手勒銘。
- 慨念升平世,東封愿勒銘。
- 壯志思題柱,奇勛慕勒銘。
- 潺湲塞水嵯峨石,振旅歸來定勒銘。
- 力扶漢鼎赑屃擎,旂常日月同勒銘。
- 百金初買一瓏玲,更以千金乞勒銘。
- 衛(wèi)公舊有鈞天樂,戴斗崆峒佇勒銘。
- 羅浮銅柱燕然石,萬古何人并勒銘。
- 似聞驕虜頻傳箭,須向燕然蚤勒銘。
- 漢柏虛稱觀,秦松枉勒銘。
- 依舊草堂在,北山空勒銘。
- 明朝岳頂捫蘿去,為掃懸厓代勒銘。
- 莫道書生老,猶堪一勒銘。
- 平生操筆慚諛墓,有道清標(biāo)許勒銘。
- 誓將七尺凈胡塵,今日天山又勒銘。
- 海天上下觀垂象,百代興懷在勒銘。
- 何年直搗單于幕,立馬燕然擬勒銘。
- 好山當(dāng)面正如屏,多少高厓漫勒銘。
- 緬想老詞伯,于今爭勒銘。
- 負(fù)土新成塔,非才愧勒銘。
- 便卜歸歟計,移文休勒銘。
- 訣箓嘗觀妙,旒旌謾勒銘。
- 豈知休咎能傳戒,但愛昌黎解勒銘。
- 獨有懸鐘石,分明上勒銘。
- 銀漢侵題榜,丹霄映勒銘。
- 古來聞道名如舊,誰向懸厓費勒銘。
- 鳴笳遙向金微道,蹀馬誓貪鐵勒銘。
- 使者行飛挽,將軍議勒銘。
- 鑿翠思開屋,馳煙謝勒銘。
- 磨石胡庭要勒銘,策勛轅門因舍爵。
- 燮理陰陽疇勒銘,民無夭札底太平。
- 郁郁佳城古勒銘,多君一顧慰先靈。
- 無意燕然去勒銘,歸持一卷凈名經(jīng)。
- 豐功盛德遍勒銘,誰能剝苔披蘚讀且聽。
- 一時詠贊如勒銘,直似千年鼎彝好。
- 當(dāng)年若勒銘,定能正蒼籀。
- 瘞鶴下勒銘,水落偶一露。
- 跂子振旅凱,含毫備勒銘。
讀碑銘 有碑銘 舊碑銘 鐫碑銘 托碑銘 立碑銘 墓碑銘 遍碑銘 廟碑銘 竄碑銘 勒碑銘 題碑銘 御碑銘 撫碑銘 多碑銘 少碑銘 即碑銘 垂碑銘 非碑銘 更碑銘 愧碑銘 殘碑銘 敕碑銘 在碑銘 漢碑銘 寫碑銘 留碑銘 是碑銘 蔭碑銘 記碑銘 誦碑銘 看碑銘 矗碑銘 著碑銘 雜碑銘 黯碑銘 制碑銘 古碑銘 - 江上化龍哀寶劍,雨中騎馬讀碑銘。
- 從祈得甘澤,棲壁有碑銘。
- 云浮新棟宇,苔洗舊碑銘。
- 六丁呵護(hù)神鬼守,肯與人世鐫碑銘。
- 人間閨閫意,猶足托碑銘。
- 若使中郎今日在,佳城不愧立碑銘。
- 于焉考史籍,旁綜墓碑銘。
- 張掖狼煙曾電掃,衡陽棠蔭遍碑銘。
- 我歌足當(dāng)廟碑銘。
- 粗飯午時方一食,晴窗披稿竄碑銘。
- 兵威賴有山陵赫,指日淩煙勒碑銘。
- 殮形厚衾櫬,表德題碑銘。
- 識得憲宗真達(dá)孝,寺前看有御碑銘。
- 張范芳名垂百世,青旸訪古撫碑銘。
- 近墓野院石壩平,痛哉筑壩多碑銘。
- 但祝生兒識耕稼,不愁伐石少碑銘。
- 旆卷膏陰來驛雪,政成經(jīng)術(shù)即碑銘。
- 名流草木皆可敬,況有鐫刻垂碑銘。
- 鄐君功大字轉(zhuǎn)少,但記橋格非碑銘。
- 功名見信史,何必更碑銘。
- 平生郭有道,真不愧碑銘。
- 香山蘭若金源舊,猶馀大定殘碑銘。
- 雨旸祈響應(yīng),龍鳳敕碑銘。
- 舊德無窮存海左,遺勛不泯在碑銘。
- 上谷已游秦郡縣,燕然曾訪漢碑銘。
- 忠孝一門當(dāng)不朽,諛辭何用寫碑銘。
- 歲月不可考,石室留碑銘。
- 不獨嶺南公論在,太平人口是碑銘。
- 佳菊滿軒閑酒案,甘棠隨處蔭碑銘。
- 且將碧血記碑銘,寫就閑書一本。
- 受降城下誦碑銘,一憶前情一慟生。
- 摩挲老眼看碑銘,十字剝落一字明。
- 龜趺七尺矗碑銘,軼宋追唐贊典型。
- 河內(nèi)著碑銘,睢塘流頌聲。
- 詩歌雜碑銘,刻晷須成章。
- 苔紋繡澀黯碑銘,肅肅陰廊聚百靈。
- 劉松制碑銘,思道難了了。
- 龍塞祇今皆內(nèi)壤,燕然莫用古碑銘。
醴泉銘 流泉銘 貪泉銘 作泉銘 溫泉銘 - 子敬比蹤洛神賦,率更媲美醴泉銘。
- 坡仙遺焦尾,玉澗流泉銘。
- 夫君素潔己,贈以貪泉銘。
- 幸蒙蘇子詠,將詩作泉銘。
- 驪山太宗溫泉銘,媚挺似黜遂良巧。
瘞花銘 作花銘 椒花銘 石花銘 - 聽風(fēng)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
- 筆底春風(fēng)走百靈,安排禱頌作花銘。
- 稱觴柏葉頌,添壽椒花銘。
- 誄秋鵑,剩片石花銘,瘞恨終古。
太常銘 良常銘 - 譜通宗伯系,冢勒太常銘。
- 自分胸中無一字,如何敢錄良常銘。
墓志銘 草志銘 乞志銘 托志銘 作志銘 寫志銘 在志銘 - 馮誰去買太湖石,為勒元常墓志銘。
- 交深無可為君報,神道碑前草志銘。
- 馀生只可耽詩酒,縱死何須乞志銘!
- 孰與收遺草,他年托志銘。
- 四裔傳碑版,誰人作志銘。
- 自慚枯槁無由達(dá),忍為先生寫志銘。
- 精靈消散歸寥廓,功業(yè)傳留在志銘。
息心銘 寸心銘 總心銘 勞心銘 可心銘 從心銘 久心銘 夙心銘 惟心銘 永心銘 我心銘 切心銘 仍心銘 有心銘 信心銘 為心銘 鄙心銘 寫心銘 著心銘 當(dāng)心銘 省心銘 佩心銘 此心銘 水心銘 是心銘 - 不辱已持知足計,無思欲學(xué)息心銘。
- 從容前歲語,珍重寸心銘。
- 十載門闌仍德飽,片言金玉總心銘。
- 聲聞證果落思議,鉤撥入妙勞心銘。
- 珍重故人今日祝,歲寒高義可心銘。
- 承顏悅目效體形,轉(zhuǎn)喉迭齒從心銘。
- 不須寒谷變,披拂久心銘。
- 撣稽異字加考訂,君之舊學(xué)夙心銘。
- 詩編賴公收,感極惟心銘。
- 一朵紅云下闕廷,九重恩重永心銘。
- 偶作鴉涂公首肯,常蒙露溉我心銘。
- 便是撫圖供興遣,也應(yīng)惡旨切心銘。
- 阿彌小印宛手跡,南禺賦罷仍心銘。
- 大令昨遂帖,涪翁有心銘。
- 不必但疑禪背理,請君細(xì)讀信心銘。
- 庶幾免危溢,書此為心銘。
- 信如君所說,誓將鄙心銘。
- 清波忽動轉(zhuǎn)春明,雁字寫心銘。
- 案頭存史傳,座右著心銘。
- 英雄紛紛何足數(shù),天語察察當(dāng)心銘。
- 蓮社情多留別句,憲臺官重省心銘。
- 四世論交老弟兄,姻聯(lián)重訂佩心銘。
- 知子金蘭終不泯,但將誠款此心銘。
- 少時已誦水心銘,今息庵文可并行。
- 知君委順是心銘,揭以名齋豈浪名。
幾杖銘 壽杖銘 藤杖銘 雙杖銘 竹杖銘 - 畫手山林跡,先生幾杖銘。
- 豈惟望重云司句,更切恩深壽杖銘。
- 解頤藤杖銘,述德松風(fēng)廬。
- 幸賜雙杖銘,俾得終身誦。
- 可待軍持竹杖銘,周妻何肉即山扃。
作墓銘 乞墓銘 勒墓銘 責(zé)墓銘 纂墓銘 伴墓銘 把墓銘 入墓銘 撰墓銘 重墓銘 一墓銘 打墓銘 是墓銘 有墓銘 之墓銘 與墓銘 - 嗚呼,宗建罵閹目不識一丁,何以解乞昌期作墓銘。
- 使君昨日才持去,今日書來乞墓銘。
- 賢郎筮仕司邦賦,太史題文勒墓銘。
- 先君德業(yè)垂青史,枉托疏慵責(zé)墓銘。
- 三朝國史老臣素,可惜無顏纂墓銘。
- 故鄉(xiāng)歸去長眠夜,芳草斜陽伴墓銘。
- 真從處士徵霄霣,久對郎君把墓銘。
- 千篇文字歸家集,三品階銜入墓銘。
- 遺文盡合編家傳,高行誰堪撰墓銘。
- 秖今孝義存人口,更后聲光重墓銘。
- 百年可考諸兒子,千古何窮一墓銘。
- 霜臺共雨醉臨清,許為難兄打墓銘。
- 子孫不必求行狀,水月山前是墓銘。
- 鄉(xiāng)國無烽火,將軍有墓銘。
- 乃唐梁君之墓銘,太和七年殯于此。
- 讀罷碑文與墓銘,備聞蒼水揮戈愿。
讀西銘 有西銘 寫西銘 愧西銘 復(fù)西銘 在西銘 體西銘 說西銘 講西銘 服西銘 作西銘 子西銘 到西銘 揭西銘 座西銘 東西銘 著西銘 得西銘 援西銘 張西銘 - 高閣祗宜封斷簡,半年方許讀西銘。
- 日用從何為懿范,半邊書榻有西銘。
- 一琴調(diào)舜曲,半壁寫西銘。
- 只恐殘年未聞道,沒寧存順愧西銘。
- 當(dāng)年同幾席,相勉復(fù)西銘。
- 申生量一概,公道在西銘。
- 莫道山居無一事,乾乾終日體西銘。
- 意象見前無筆力,一如前輩說西銘。
- 安定重來闡湖學(xué),橫渠端坐講西銘。
- 更把鄒書苦心訓(xùn),乾乾終日服西銘。
- 誰將單父臺,畫此作西銘。
- 磨洗不辭仍喜靜,蕪辭擬續(xù)子西銘。
- 南國古風(fēng)旋大雅,橫渠先入到西銘。
- 濂溪圖太極,關(guān)右揭西銘。
- 詠歌沂上樂,檢察座西銘。
- 日月東西銘,宇宙上下環(huán)。
- 張公說易著西銘,逸氣言從見獵生。
- 后來得西銘,精蘊發(fā)洙泗。
- 昔予援西銘,期子以前修。
- 又不見婁東張西銘,萬卷著書一草亭。
少霞銘 - 黃素仍留義和帖,玄宮未勒少霞銘。
蔡邕銘 - 險韻舊聯(lián)韓子句,直詞今稱蔡邕銘。
鼎彝銘 禽彝銘 - 謝安高才尚高臥,讀書先讀鼎彝銘。
- 延陵手拓禽彝銘,古香著紙松煙青。
溢鼎銘 彝鼎銘 孔鼎銘 鐘鼎銘 勒鼎銘 愧鼎銘 謝鼎銘 滿鼎銘 與鼎銘 ?鼎銘 證鼎銘 古鼎銘 如鼎銘 鼓鼎銘 有鼎銘 盂鼎銘 垂鼎銘 入鼎銘 - 上將盈邊鄙,元勛溢鼎銘。
- 掾曹頗勝州縣職,男兒須勒彝鼎銘。
- 又得漁村筆,何誇孔鼎銘。
- 飲者身在即不朽,何須刻作鐘鼎銘。
- 千年孔道紆籌策,百代奇勛勒鼎銘。
- 小技羞蟲篆,雄圖愧鼎銘。
- 圣知戒得兵猶火,收取身名謝鼎銘。
- 黃山練水毓精靈,勛業(yè)當(dāng)朝滿鼎銘。
- 大哉王言炳日星,不數(shù)典謨與鼎銘。
- 半行款識從來少,三段還看?鼎銘。
- 何時共剪西窗燭,金石遺文證鼎銘。
- 長安鬻碑者,遺我古鼎銘。
- 尚使千載知儀刑,喻子作詩如鼎銘。
- 壯魂縱與乾坤化,高節(jié)應(yīng)傳鼓鼎銘。
- 饘粥有鼎銘,敢忘一命僂。
- 粲粲盂鼎銘,吳陳考已備。
- 太保勛庸垂鼎銘,黃鐘大呂一毛輕。
- 泉翁一跋入鼎銘,今人寶此如流馨。
讀舊銘 思舊銘 感舊銘 認(rèn)舊銘 續(xù)舊銘 失舊銘 索舊銘 補(bǔ)舊銘 缺舊銘 摹舊銘 有舊銘 蝕舊銘 勒舊銘 剝舊銘 - 拂開素壁留新句,剔落蒼苔讀舊銘。
- 安吳待爾潛夫論,哀郢悽余思舊銘。
- 霓裳同憶游仙夢,錦字分存感舊銘。
- 剩有殘碑在,摩挲認(rèn)舊銘。
- 袖中黃石是仙經(jīng),欲向燕然續(xù)舊銘。
- 遺廟崇新祀,殘碑失舊銘。
- 遇劫焚殘箓,重游索舊銘。
- 孫遠(yuǎn)修家祭,碑殘補(bǔ)舊銘。
- 路傍斷石留神跡,壁上遺文缺舊銘。
- 府公忽駕西蜚鵠,言訪劍閣摹舊銘。
- 愚時若忝書功筆,未信燕然有舊銘。
- 澗藻充新鼎,碑苔蝕舊銘。
- 華山亦與燕然似,欲洗巉巖勒舊銘。
- 古壁殘遺冊,窮碑剝舊銘。
共434,分18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返回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