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韻字:  或選擇
總目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多音字下載平水韻表
韻字 五絶 1194七絶 8660五律 7406七律 9642五排 529七排 90 329四言 60六言 195古體 1997樂府 93 16 121 12辭賦 3 34其他 197聯(lián) 259
共60,分2頁顯示   2 下一頁
魏晉
夏侯湛 243 - 291 一首
摯虞 ? - 311 一首
郭璞 276 - 324 一首
南北朝
庾信 513 - 581 一首
無名氏 一首
江總 519 - 594 一首
王韶之 380 - 435 一首
不詳 二首
盧照鄰 635 - 689 一首
張后胤 576 - 658 一首
張說 667 - 731 一首
楊炯 650 - 693 一首
睿宗皇帝 662 - 716 一首
裴潾 ? - 838 一首
鄭馀慶 746 - 820 一首
劉敞 1019 - 1068 一首
寇準(zhǔn) 962 - 1023 一首
張翼 一首
晁說之 1059 - 1129 一首
晁迥 951 - 1034 一首
楊億 974 - 1020 一首
洪皓 1088 - 1155 一首
王曙 963 - 1034 一首
石中立 972 - 1049 一首
趙構(gòu) 1107 - 1187 三首
邵雍 1011 - 1077 一首
郊廟朝會歌辭 十五首
周詩 西晉 · 夏侯湛
四言詩
敘曰:周詩者。南垓、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六篇。有其義而亡其辭。湛續(xù)其亡。故云周詩也。(《世說》曰:夏侯湛作周詩成。示潘安仁。安仁曰:此非徒溫雅。乃別見孝悌之性。潘因此遂作家風(fēng)詩。)
既殷斯虔,仰說洪恩。
夕定晨省,奉朝侍昏。
宵中告退,雞鳴在門。
孳孳恭誨,夙夜是敦。
⑴ ○《世說》新語文學(xué)篇注?!对娂o(jì)》三十。
門銘 西晉 · 摯虞
四言詩
祿無常家,福無定門。
人謀鬼謀,道在則尊。
⑴ 《藝文類聚》六十三,《御覽》一百八十三。
東晉 · 郭璞
四言詩
《世說》新語曰:郭景純過江。居于暨陽。墓去水不盈百步。時人以為近水。景純曰:將當(dāng)為陸。今沙漲去墓數(shù)十里。皆為桑田。其《詩》曰:
北阜烈烈,巨海混混。
壘壘三墳,惟母與昆(○《世說》新語文學(xué)篇。)
年祥辨日,上協(xié)龜言。
奉酎承列,來庭駿奔。
雕禾飾斝,翠羽承樽。
敬殫如此,恭惟執(zhí)燔。
⑴ ○庾子山集七。隋書音樂志?!稑犯娂肪?。《詩紀(jì)》百十九。
昭哉上德,浚彼洪源。
道光前訓(xùn),慶流后昆。
神猷綿邈,清廟斯存。
以享以祀,惟祖惟尊(同上)。
莊周頌 陳朝 · 江總
四言詩
玉潔蒙縣,蘭薰漆園。
丹青可久,雅道斯存。
夢中化蝶,水外翔鯤。
出俗靈府,師心妙門。
垂竿自若,重聘忘言。
悠哉天地,共是籠樊。
按:整理自《古今圖書集成》神仙部
① (四曲)。(《宋書》樂志曰:王韶之造四廂樂五篇。一曰肆夏樂歌四章。客入。四廂振作于鑠曲?;实郛?dāng)陽。四廂振作將將曲。皇帝入變服。四廂振作于鑠、將將二曲。又黃鐘、太簇二廂作法章、九功二曲。古今樂錄曰:按《周禮》云。王出入奏王夏。賓出入奏肆夏。肆夏本施之于賓。帝王出入。則不應(yīng)奏肆夏也)
《宋書》樂志曰:武帝永初年。有司奏。依舊正旦設(shè)樂。參詳屬三省改太樂諸歌舞詩。黃門侍郎王韶之立三十二章。合用。宜施行。詔可。
于鑠我皇,體仁包元
齊明日月,比量乾坤。
陶甄百王,稽則黃軒。
吁謨定命,辰告四蕃。
① 唐天寶中《祀九宮貴神樂》,降神用《豫和》,六變。皇帝行用《太和》。登歌用《肅和》。迎俎用《雍和》。酌獻(xiàn)用《壽和》。飲福酒用《福和》。退文舞、迎武舞用《舒和》。亞獻(xiàn)、終獻(xiàn)用《凱安》。登歌、撤豆用《肅和》。送神用《豫和》。
俎豆有踐,黃流在尊。
九宮之祀,三代莫存。
樂變六宮,壇開八門。
圣皇昭對,祐我黎元。
① 《唐書·樂志》曰:“高宗永徽已后,續(xù)造《享太廟樂章》,獻(xiàn)太宗用《崇德》之舞,高宗用《鈞天》之舞,中宗用《太和》之舞,睿宗用《景云》之舞,皇祖宣皇帝用《光大》之舞。舊樂章宣元二宮同用《長發(fā)》,其詞亦同。開元十年,始別造詞,而宣帝更用《光大》云。”
大業(yè)龍祉,徽音駿尊。
潛居皇德,赫嗣天昆。
展儀宗祖,重誠孝孫。
春秋無極,享奏存存。
中和樂九章 歌諸王第七(669年) 初唐 · 盧照鄰
四言詩
星陳帝子,岳列天孫。
義光帶礪,象著乾坤。
我有明德,利建攸存。
苴以茅社,錫以犧尊。
藩屏王室,翼亮堯門。
八才兩獻(xiàn),夫何足論。
四言曲池酺飲座銘 隋末唐初 · 張后胤
四言詩
公侯盛集,酺燕梁園。
鶯多谷響,樹密花繁。
波流東逝,落照西奔。
人生行樂,此外何論(《翰林學(xué)士集》。)
① 《唐書·樂志》曰:“明皇開元七年享太廟樂,迎神用《永和》?;实坌杏谩短汀贰5歉?、酌瓚用《肅和》。迎俎用《雍和》。皇帝酌醴齊用文舞,獻(xiàn)宣皇帝用《光大》舞,光皇帝用《長發(fā)》舞,景皇帝用《大政》舞,元皇帝用《大成》舞,高祖用《大明》舞,太宗用《崇德》舞,高宗用《鈞天》舞,中宗用《大和》舞,睿宗用《景云》舞。皇帝飲福、受脤用《福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亞獻(xiàn)、終獻(xiàn)、行事、武舞用《凱安》。撤豆用《登歌》。送神用《永和》。按景皇帝舊用《大基》,至是改用《大政》云。樂章并特進(jìn)行尚書左丞相燕國公張說撰。”
肅肅藝祖,滔滔浚源
有雄玉劍,作鎮(zhèn)金門。
玄王貽緒,后稷謀孫。
肇禋九廟,四海來尊。
宇文周后,累代乘軒。
樂然后笑,時然后言。
用刑勤恤,斷獄平反。
高門可待,東海無冤。
梁武帝贊 初唐 · 睿宗皇帝
四言詩
緬惟梁武,九五居尊。
何為自屈,沈冥釋門。
災(zāi)興佛寺,兵纏帝閽。
竟罹兇逼,天道寧論。
鑿龍中辟,伊原古奔。
下有秘洞,豁起石門。
竹澗水橫,松架雪屯。
岫環(huán)如壁,巖虛若軒。
朝昏含景,夏凊冬溫。
開邸除暴,時邁勛尊。
三元告命,四極駿奔。
金枝翠葉,輝燭瑤琨。
象德億載,貽慶湯孫。
魏京詩 其十 北宋 · 劉敞
四言詩
驅(qū)之渾渾,攘之賁賁。
靡有辀張,殲厥鯨鯤。
南容君子,尚德圣門。
有道不廢,危行孫言。
白圭三復(fù),執(zhí)慎思存。
慶成旌善,胙壤佳藩。
題畫竹石 南宋 · 張翼
四言詩
嗟彼鳳去,空馀虎蹲。
竹不可食,石不能言(清宋緒曾《金陵詩徵》卷八)。
劍所施易,人訝其存。
硯豈不然,惟人所敦。
嗟張公子,與德俱溫。
道為心寶銘 北宋 · 晁迥
四言詩
名非身親,利令智昏。
身智之外,夫何足論。
食充且美,衣敝仍溫。
深藏至寶,道心常存。
肅肅藝祖,肇基洪源。
權(quán)輿光大,燕翼貽孫。
載祀惟永,慶流后昆。
威靈在天,顧我司存。
昔我所居,巨室高門。
或出或處,笑傲乾坤。
終日熙熙,省定晨昏。
致君澤民,茲志常存(一章)。(一章)

今我所居,圭竇蓽門。
俯首折腰,如坐覆盆。
終日譊譊,形弊神昏。
死所未知,舊事誰論(二章)。(二章)

人亦有言,禍福無門。
忠孝弗著,淫侈實(shí)繁。
天其罰我,我又奚怨。
儻謹(jǐn)言行,或反丘園。
作為此詩,以告同閽(三章)。(三章)

何侯博達(dá),含章履溫。
作為墨守,是謂專門。
仙閭接統(tǒng),鷩冕推恩。
思樂膠序,儒風(fēng)益尊。
異能之士,孔徒實(shí)繁。
悅服至德,祖述微言。
富稟天爵,游乎圣門。
追崇之典,胙以侯藩。
懿德賢行,有一則尊。
子也履之,成性存存。
骍角有用,犁牛莫論。
刑政之言,惠施元元。
按:《曹南文獻(xiàn)錄》卷七四。又見乾隆《曹州府志》卷二○,光緒《鄆城縣志》卷一三。
在昔石邑,能知所尊。
懋依有德,克述無言。
鼓篋槐市,揚(yáng)名里門。
此道久視,彼美長存。
惟子挺生,道德之門。
佩服至論,鯉則弟昆。
三得三亡,所問殊溫。
君子歸宓,義不掩恩。
按:同治《藤縣志》卷七。
盛衰吟 北宋 · 邵雍
四言詩
克肖子孫,振起家門。
不肖子孫,破敗家門。
猗嗟子孫,盛衰之根。
① 會要樂六之一注:建隆元年,竇儼撰八曲。
潔茲五齊,酌彼六尊。
致誠斯至,率禮彌敦。
以介景福,永隆后昆。
重熙累洽,帝道攸尊。
① 《宋史·樂志》一:乾德元年,翰林學(xué)士承旨陶谷等奉詔撰定祀感生帝之樂章、曲名,降神用《大安》,太尉行用《保安》,奠玉幣用《慶安》,司徒奉俎用《咸安》,酌獻(xiàn)用《崇安》,飲福用《廣安》,亞獻(xiàn)、終獻(xiàn)用《文安》,送神用《普安》。
樂調(diào)鳳律,酒浥犧尊。
至靈斯御,盛德彌敦。
樂和鳳律,酒奠犧尊。
神明斯享,禮盛難論。
① 《宋史·樂志》一:建隆元年五月,有司上言:僖祖文獻(xiàn)皇帝室奏《大善之舞》,順祖惠元皇帝室奏《大寧之舞》,翼祖簡恭皇帝室奏《大順之舞》,宣祖昭武皇帝室奏《大慶之舞》。從之。
湯湯洪河,經(jīng)啟長源。
郁郁嘉木,挺生本根。
大哉崇基,出乎慶門。
發(fā)祥垂裕,永世貽孫。
王假有廟,四極駿奔。
鼎俎宵嚴(yán),簴簨云屯。
積厚流廣,德隆慶蕃。
是則是繩,保我子孫。
歆我齊明,威德如存。
牲牷是享,圭玉其溫。
群公執(zhí)事,亦既駿奔。
禮成告徹,咸福黎元。
珩璜之貴,袆褕之尊。
天作之合,內(nèi)治慈溫。
元良鐘慶,祉福乾坤。
以享以祀,事亡如存。
丕顯文母,厚德維坤。
仙馭雖邈,徽音固存。
瑟彼玉瓚,酌此郁尊。
簡簡穰穰,裕我后昆。
① 御制(《宋史·樂志》一:大中祥符五年,圣祖降,圣制薦獻(xiàn)圣祖文舞曰《發(fā)祥流慶之舞》,武舞曰《降真觀德之舞》。自是玉清昭應(yīng)宮、景靈宮親薦皆備樂。)
于昭靈貺,誕啟鴻源。
功濟(jì)庶匯,慶流后昆。
蘭肴登俎,桂酒盈尊。
俯回飆駕,永庇云孫。
① 題原缺,據(jù)《通考》卷一四三《樂考》補(bǔ)
上旻降監(jiān),介祉實(shí)繁。
邦家修報,妙道歸尊。
增名霄極,奉冊靈軒。
茂宣圣典,永祐黎元。
鴻霈普洽,言歸端門。
蕩蕩巍巍,旋乾轉(zhuǎn)坤。
穆然宣室,儲思垂恩。
于萬斯年,敷錫群元。
寶冊既奉,祗誦乃言。
仁深慶衍,益顯益尊。
和聲協(xié)氣,充溢乾坤。
并受伊嘏,圣子神孫。
天擁帝家,澤流子孫。
三宮燕胥,四海崇尊
聲諧韶濩,輝燭瑤琨。
維皇緝熙,耀德乾坤。
日薰椒屋,云靄璧門。
有華瑞節(jié),來自帝閽。
統(tǒng)天惟乾,合德者坤。
我龍受之,福祿永繁。
善頌善禱,三加彌尊。
爵弁峨峨,介圭溫溫。
陽德方長,成德允存。
燕及君親,厥祉孔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