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三秋近,林鐘九夏移。 桂輪開子夜,螢火照空時。 菰果邀儒客,菰蒲長墨池。 絳紗渾卷上,經(jīng)史待風吹。 莫怪虹無影,如今小雪時。 陰陽依上下,寒暑喜分離。 滿月光天漢,長風響樹枝。 橫琴對淥醑,猶自斂愁眉。 小滿氣全時,如何靡草衰。 田家私黍稷,方伯問蠶絲。 杏麥修鐮釤,錋??豎棘籬。 向來看苦菜,獨秀也何為? 稚子憐圓網(wǎng),佳人祝喜絲。 那知緣暗隙,忽被齧柔肌。 毒腠攻猶易⑴,焚心療恐遲。 看看長祅緒⑵,和扁欲漣洏⑶。 ⑴ 腠:表皮與肌肉之間?!妒酚洝け怡o倉公列傳》:“扁鵲過齊,齊桓侯客之。入朝見,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深?!?/div> ⑵ 看看:見卷1《雉媒》注。妖緒:指蜘蛛之毒絲。 ⑶ 和扁:古代良醫(yī)秦和與扁鵲之合稱。《漢書·藝文志》:“太古有歧伯、俞拊,中世有扁鵲、秦和?!鳖亷煿抛ⅲ骸昂停蒯t(yī)名也?!边B洏:淚流貌。漢王粲《贈蔡子篤》:“中心孔悼,涕淚漣洏?!?/div> 攘攘終朝見,悠悠卒歲疑。 詎能分牝牡(牝牡:見卷2《說劍》注。),焉得有蝝蚳(蟻卵)。 徙市竟何意⑴,生涯都幾時。 巢由或逢我(巢由:見卷1《四皓廟》注。),應似我相期。 ⑴ 徙市:古禮,天子諸侯喪,庶人不外出求覓財利,以示憂戚,因移市于巷中以供其急需,謂之徙市。《禮記·檀弓下》:“歲旱,穆公召縣子而問然:‘天久不雨……徙市則奚若?’曰:‘天子崩,巷市七日;諸侯薨,巷市三日。為之徙市,不亦可乎?’”此處借指求雨。 引用典故:襄王 鄧曼 樊姬斷肥鮮 懼盈因鄧曼⑴,罷獵為樊姬⑵。 盛德留金石,清風鑒薄帷。 襄王忽妖夢,宋玉復淫辭。 萬事捐宮館,空山云雨期⑶。 ⑴ “懼盈”句:《左傳·莊公四年》:“王三月,楚武王荊尸,授師孑焉,以伐隨。將齋,入告夫人鄧曼曰:‘余心蕩?!嚶鼑@曰:‘王祿盡矣。盈而蕩,天之道也,先君其知之矣,故臨武事,將發(fā)大命,而蕩王心焉。若師徒無虧,王薨于行,國之福也?!?/div> ⑵ “罷獵”句:楚莊王即位,好狩獵,樊姬諫,不聽,姬乃不食禽獸之肉。王改過,勤于政事,嘗聽朝罷宴,姬問之,曰:“與賢者虞丘子語。”姬掩口而笑。王曰:“所笑何也?”姬曰:“虞丘子相楚十馀年,未聞進賢退不肖,是蔽君而塞賢路,是以笑也?!庇谑?,虞丘子乃迎孫叔敖而進之,王以為令尹。三年而霸,樊姬之力也。樊姬,楚莊王夫人。事詳漢劉向《列女傳·賢明傳》。 ⑶ “襄王”四句:戰(zhàn)國楚宋玉《高唐賦》:“昔者楚襄王與宋玉游于云夢之臺,望高唐之觀,其上獨有云氣……王問玉曰:‘此何氣也?’玉對曰:‘所謂朝云者也?!踉唬骸沃^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愿薦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div> 引用典故:墮淚峴山 峴山碑 羊公名漸遠,唯有峴山碑⑴。 近日稱難繼,曹王任馬彝⑵。 椒蘭俱下世,城郭到今時(“城郭”句:參卷3《松鶴》注。)。 漢水清如玉,流來本為誰。 ⑴ “羊公”二句:《晉書·杜預傳》:“預好為后世名,常言‘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刻石為二碑,紀其勛績,一沉萬山之下,一立峴山之上,曰:‘焉知此后不為陵谷乎?’” ⑵ “曹王”句:曹王即李皋,字子蘭,唐宗室,天寶十一載嗣曹王。初,扶風馬彝未知名,皋首辟之,卒以正直稱于時。彝曾諫阻皋買張柬之林園,皋納而稱善。事詳新、舊《唐書》本傳。 燕姞貽天夢⑴,梁王盡孝思⑵。 雖從魏詔葬⑶,得用漢藩(一作官)儀⑷。 曙月殘光斂,寒簫度曲遲(度曲:按曲譜演奏。)。 平生奉恩地,哀挽欲何之。 ⑴ “燕姞”句:《左傳·宣公三年》:“鄭文公有賤妾曰燕姞,夢天使與己蘭,曰:‘余為伯鯈。余,爾祖也,以是為而子,以蘭有國香,人服媚之如是?!榷墓娭c之蘭而御之。辭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將不信,敢徵蘭乎?’公曰:‘諾!’生穆公,名之曰蘭?!?/div> ⑵ “梁王”句:南朝梁武帝蕭衍著《孝思賦》,中有“至如獻歲發(fā)揮,春日載陽,木散百華,草列眾芳。對樂時而無歡,乃觸目而感傷。朱明啟節(jié),白日朝臨,木低甘果,樹接清陰。不愉悅于懷抱,唯罔極而纏心?!毙麚P孝親之旨。 ⑶ “雖從”句:《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六·銅雀臺》宋郭茂倩題解:“《鄴都故事》曰:‘魏武帝遺命諸子曰:吾死之后,葬于鄴之西崗上,與西門祠相近,無藏珠玉珍寶,馀香可分諸夫人,不命祭吾。妾與伎人,皆著銅雀臺,臺上施六尺床,下繐帳,朝晡上酒脯粻糒之屬。每月朝十五,輒向帳前作伎,汝等時登臺,望吾西陵墓田。” ⑷ “得用”句:漢潘勖《冊魏公九錫文》:“魏國置丞相以下群卿百僚,皆如漢初諸王之制?!睗h蔡邕《獨斷》:“漢制,皇子封為王者,其實古諸侯也。周末諸侯或稱王,而漢天子自以皇帝為稱,故以王號加之,總名諸侯王?!?/div> 嚴秦修此驛,兼漲驛前池。 已種千竿竹,又(一作更)栽千樹梨。 四年三月半,新筍晚花(一作牡丹)時。 悵望(一作恩向)東川去,等閑(一作偶然)題作(一作此)詩。 蟬韻極清切,始聞何處悲。 人含不平意,景值欲秋時。 此歲方晼晚,誰家無別離。 君言催我老,已是去年詩。 ① (一作酬樂天初冬早寒見寄)。(一作元稹詩) 乍起衣猶冷,微吟帽半欹。 霜凝南屋瓦,雞唱后園枝。 洛水碧云曉,吳宮黃葉時。 兩傳千里意,書札不如詩。 朱門退公后,高興對花枝。 望闕無窮思,看書欲盡時。 含芳朝競發(fā),凝艷晚相宜。 人意殷勤惜,狂風豈得知。 茲地回鑾日,皇家禪圣時。 路無胡馬跡,人識漢官儀。 天子旌旗度,法王龍象隨。 知懷去家嘆,經(jīng)此益遲遲(相公家本咸陽,有喬木之息)。 今日油幢引,他年黃紙追。 同為三楚客,獨有九霄期。 宿草恨長在,傷禽飛尚遲。 武昌應已到,新柳映紅旗。 ① 一作送李中丞歸漢陽,李一作季,一無之襄州三字。 流落征南將,曾驅(qū)十萬師。 罷歸無舊業(yè),老去戀明時。 獨立三朝識(一作邊靜),輕生一劍知(一作隨)。 茫茫漢江上,日暮復(一作欲)何之。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引用典故:遠公 東林一泉出,復與遠公期。 石淺寒(一作淺石春)流處,山空夜(一作暮)落時(一作淺澗春流處,空山夜月時)。 夢閑聞(一作歸)細響,慮澹對(一作向)清漪。 動靜皆無意(一作如此),唯應達(一作道)者知。 匹馬風塵色,千峰旦暮時。 遙看落日盡,獨向遠山遲。 故驛花臨道,荒村竹映籬。 誰憐卻回首,步步戀南枝。 何意同根本,開花每后時。 應緣去日遠,獨自發(fā)春遲。 結(jié)實恩(一作應)難忘(一作望),無言恨豈知。 年光不可待,空羨向南枝。 寂寞應千歲,桃花想一枝。 路人看古木,江月向空祠。 云雨飛何處,山川是舊時。 獨憐春草色,猶似憶佳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