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句因包含“連枝”,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連枝
第 7 句因包含“青鳥”,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青鳥
第 7 句因包含“青鳥”,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青鳥
第 7 句因包含“青鳥”,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青鳥
第 7 句因包含“青鳥”,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青鳥
第 7 句因包含“青鳥”,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青鳥
第 7 句因包含“青鳥”,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青鳥
走筆次青田兄韻。題隱仙臺(隱仙。距摩訶十馀里云。八月十八日)(甲辰) 清 · 李夏鎮(zhèn)
七言律詩 押灰韻 出處:六寓堂遺稿冊三金剛途路記
小溪窮處石為臺,十二飛流劈面開。
目眩初疑河一派,心驚旋賴酒三杯。
晚楓駢葉殷成繡,臥柏連枝翠作堆。
好意憑他青鳥去,報知仙侶與俱來。
按:晚后東行六七里。少覺有饑意。自摘道傍海松子食之。催洗鸚鵡杯。滿斟紅露。蕭然便是仙人行色也。古稱四仙游于此地。今我同行。偶是四個人。未知永郎述郎。果有真耶。抑只是我輩人耶。昔多好事者。喜為奇語以相傳。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仍相與一粲。以資談柄。臺下細路。逶迤漸上。夾路香木。如蔓如藤。手披足躋。僅達臺上。高千有馀丈矣。遙望海門。回瞻太岳。皆如隱仙所見。而尤長于豪爽氣象。但不見十二瀑是獨異耳。日出峰奇更一倍。峰頂小石特立。如小沙彌。勢若將仆。香爐庵在其右。隱映如畫。養(yǎng)真庵直其上。大石底結(jié)庵一間。人跡所不敢到。赤木鳳尾。其生無數(shù)。榆岾寺在腳底。松檜間露出山影樓甚麗。還過靈隱庵。遂抵中靈臺。舊有小搆。破壞將廢。暮過舡潭。瀑流頗好。下有龍湫。湫傍石欄二層。酷似舡舷。比之內(nèi)山所記。此為尤絕焉。又有左右雙瀑。合于空中為一。中為石洲。亦人所未曾見也。諺稱是龍舊莊榆岾寺基下。為五十三佛所驅(qū)逐。遂移于此。而舊淵填為寺。以至今日云。仍并存其荒唐之說。以助筆端。是夜宿于榆岾。(自摩訶衍至榆岾。為三十里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