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句因包含“千里,馬”,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千里馬
石砮詩(石斧石鏃。每出于青海之土城。土人以土城為肅慎古跡。作此。) 清 · 金正喜
出處:阮堂先生全集卷九
荊梁舊貢皆貢砮,禹時(shí)以石為兵無。
肅慎石砮蓋仍禹,禹砮遂無傳中土。
距末左戈處處得,未睹愕作羊告石。
孔子之世亦無之,有隼帶砮人不知。
此事荒渺最難證,帶砮何以飛遠(yuǎn)為。
蓋馬山南一千里,樂浪真番互非是。
山川圖記總無徵,又沿稱之肅慎氏。
大抵石斧并石鏃,尋常得于青海曲。
斧乃似是異黼形,鏃若分明出魚服。
石性铦利當(dāng)金剛,石紋作作暈古綠。
有三百枚或充貢,充貢而已非作用。
渤海大氏尹侍中,未聞此斧此鏃收戰(zhàn)功。
可笑當(dāng)時(shí)烏雅束,雉羽葫蘆兒戲同。
此斧此鏃斷為肅慎物,更想東夷能大弓。
土城舊跡殊未定,得此孤訂猶強(qiáng)通。
石不自言又不款,耶賴山色空濛濛。
長爪疾書亦不錯(cuò),長平箭頭古血紅。
勝似朝天麒麟石,江光如練訛朱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