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18
詞典
5
分類詞匯
13
詞典
三段論
直言三段論
假言三段論
復合三段論
三段論式
《國語辭典》:
三段論(三段論)
拼音:
sān duàn lùn
理則學上的一種推理形式。以兩個命題作為大小前提,而推出結論。如:「凡花是植物」(大前提),「康乃馨是花」(小前提),「所以康乃馨是植物」(結論)。
分類:
三段論
理則學
推理
命題
大小
《漢語大詞典》:
直言三段論(直言三段論)
邏輯學名詞。即三段論。亦稱定言三段論。是從兩個已知的判斷(前提)推出它們所制約的第三個判斷(結論)來的間接演繹推理。因為兩個前提和一個結論都是直言判斷,所以叫直言三段論。如:凡金屬都能導電,銅是金屬,所以銅能導電。
分類:
邏輯學
三段論
定言
《國語辭典》:
假言三段論(假言三段論)
拼音:
jiǎ yán sān duàn lùn
以純?yōu)榧傺悦}、或其中一前提為假言命題所構成的三段論。如「如甲則乙,如乙則丙,故如甲則丙」此為純假言三段論式;「如甲則乙,今甲,故乙」,「如甲則乙,今非乙,故非甲」此為混假言三段論式,前者為立式,后者為破式。
分類:
為假
一前
前提
構成
三段論
《漢語大詞典》:
復合三段論
幾個三段論聯(lián)結而成的推理。前一個三段論的結論是后一個三段論的前提之一(大前提或小前提)。如:“科學是有用的,邏輯學是科學,所以邏輯學是有用的。一切有用的東西都應該學習,因此邏輯學應該學習。”其中,“邏輯學是有用的”是前一個三段論的結論,又是后一個三段論的小前提。
分類:
幾個
三段論
聯(lián)結
推理
前一
結論
前提
《漢語大詞典》:
三段論式(三段論式)
邏輯名詞。也叫三段論、三段論法。形式邏輯間接推理的基本形式,由大前提、小前提、結論三部分組成,故稱。如:“凡金屬都能導電”(大前提),“銅是金屬”(小前提),“所以銅能導電”(結論)。
分類:
邏輯
邏輯名詞
三段論
形式邏輯
本形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