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47,分17頁顯示  上一頁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降年
靈命
天祥
寶符
天序
天報
木德
顧天
降災(zāi)
顯命
天鐘
天禍
青云梯
天職
天庥
《漢語大詞典》:降年
謂上天賜予人的年齡,壽命。書·高宗肜日:“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民中絶命?!?孔 傳:“言天之下年與民,有義者長,無義者不長?!?漢 蔡邕 《郭有道碑文》:“降年不永,民斯悲悼?!?元 揭傒斯 《鄭隱君墓碣》:“先子在 宋 ,固嘗試補博士弟子員矣,而降年不永,弗終厥志,余雖老,敢忘之乎?”
《漢語大詞典》:靈命(靈命)
(1).上天或神靈的意志。 南朝 宋 鮑照 《從過舊宮》詩:“靈命藴川瀆,帝寶伏篇圖?!?唐 王勃 《益州夫子廟碑》:“杳杳靈命,茫茫天秩,吾道難行,斯文易失。” 宋 徐鉉 稽神錄·陸洎:“有一紫衣秉笏,取書宣云:‘ 洎 三世為人,皆行慈孝,功成業(yè)就,宜授此官’……﹝ 洎 ﹞奄然遂寤,靈命已定,不可改矣?!?br />(2).猶天命。借指帝位。《晉書·儒林傳·范弘之》:“會上天降怒,姦惡自亡,社稷危而復(fù)安,靈命墜而復(fù)構(gòu)?!?span id="q12222n" class="book">《舊唐書·孝友傳·宋興貴》:“朕恭膺靈命,撫臨四海。”
(3).生靈,生命。云笈七籤卷三五:“此乃清泠調(diào)和有道之氣,故能生成靈命焉?!?/div>
《國語辭典》:天祥  拼音:tiān xiáng
地名。位于花蓮縣中部橫貫公路上,峭壁懸崖風(fēng)景秀麗,是觀光游覽勝地。
《漢語大詞典》:寶符(寶符)
(1).古代朝廷用作信物的符節(jié)。史記·趙世家:“ 簡子 乃告諸子曰:‘吾藏寶符於 常山 上,先得者賞?!T子馳之 常山 上,求,無所得。 毋卹 還,曰:‘已得符矣?!?簡子 曰:‘奏之。’ 毋卹 曰:‘從 常山 上臨 代 , 代 可取也。’ 簡子 於是知 毋卹 果賢,乃廢太子 伯魯 ,而以 母卹 為太子?!焙笏煲浴皩毞睘榉Q美 趙 之地勢或 趙 氏子孫的典實。 唐 駱賓王 《夏日游德州贈高四》詩:“紫電浮匣劍,青山孕寶符?!?唐 李白 《贈宣城趙太守悅》詩:“ 趙 得寶符盛,山河功業(yè)存?!?唐 李德裕 《贈故蕃維州城副使悉怛謀制》:“昔 常山 臨 代 ,為全 趙 之寶符; 河 西絶 羌 ,斷西戎之右臂?!?br />(2).寶璽和符命。新唐書·肅宗紀(jì):“ 上皇天帝 御 宣政殿 ,授皇帝傳國、受命寶符,冊號曰 光天文武大圣孝感皇帝 ?!?br />(3).上天所賜的符命。《宋史·樂志九》:“天錫寶符,俾熾而昌。”
(4).古時避邪驅(qū)鬼的符箓。 宋 劉過 《沁園春·觀競渡》詞:“香黍纏絲,寶符插艾,猶有樽前兒女懷?!卑矗?span id="6k7w1oy" class="book">《后漢書·禮儀志中》:“仲夏之月……以桃印長六寸,方三寸,五色書文如法,以施門戶。”又:“故以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為門戶飾以難止惡氣?!?/div>
《漢語大詞典》:天序
(1).帝王的世系。 漢武帝 《元狩六年封齊王策》:“朕承天序,惟稽古建爾國家,封于東土,世為 漢 蕃輔?!?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漢書·成帝紀(jì)》:“ 定陶王 欣 於朕為子,慈仁孝順,可以承天序,繼祭祀。其立 欣 為皇太子?!?宋 范成大 《東宮壽詩》:“欲知天序無疆處,銅律聲中治世音?!?br />(2).上天安排的順序,自然的順序。 三國 魏 阮籍 《通易論》:“ 黃帝 、 堯 、 舜 ,應(yīng)時當(dāng)務(wù),各有攸取。窮神知化,逑則天序?!?宋 張載 《正蒙·動物》:“生有先后,所以為天序?!?br />(3). 晉 鼓吹曲名。 傅玄 據(jù)古曲《芳樹行》改制而成。參閱晉書·樂志下、樂府詩集·鼓吹曲辭四·晉鼓吹曲
《國語辭典》:天報(天報)  拼音:tiān bào
老天的報應(yīng)?!妒酚?。卷一○六。吳王濞列傳》:「為善者天報以福,為非者天報以殃?!购笠蛞浴柑靾蟆怪^上天的報應(yīng)?!逗鬂h書。卷二五。卓魯魏劉列傳。魯恭》:「一物有不得其所者,則天氣為之舛錯,況于人乎?故愛人者必有天報。」《喻世明言。卷二。陳御史巧勘金釵鈿》:「你這樣不義之人,不久自有天報,休想善終!」
《漢語大詞典》:木德
(1). 秦 漢 方士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勝,附會王朝的命運,以木勝者為木德。史記·封禪書:“ 夏 得木德,青龍止於郊,草木暢茂?!?三國 魏 曹植 《帝嚳贊》:“祖自 軒轅 , 玄囂 之裔。生言其名,木德帝世?!?span id="t627a2g" class="book">《周書·明帝紀(jì)》:“自火行至今,木德應(yīng)其運矣?!?唐 竇常 《奉送職方崔員外攝中丞新羅冊使》詩:“辨方知木德,開國有金家?!?br />(2).謂上天生育草木之德。亦特指春天之德,謂其能化育萬物。語出禮記·月令:“﹝孟春之月﹞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孔穎達 疏:“盛德在木者,天以覆蓋生民為德,四時各有盛時,春則為生,天之生育盛德,在於木位?!?晉 傅玄 《柳賦》:“美允靈之鑠氣兮,嘉木德之在春?!?唐 高適 《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陰亭》詩:“春野變木德,夏天臨火星。”
《漢語大詞典》:顧天(顧天)
謂順乎上天旨意。 晉 陸云 《盛德頌》:“在昔上帝,乃眷多方,肅雍寶命,鑒民顧天?!?宋 蘇軾 《司馬溫公神道碑》:“於皇上帝,子惠我民。孰堪顧天,惟圣與仁?!?/div>
分類:上天旨意
《國語辭典》:降災(zāi)(降災(zāi))  拼音:jiàng zāi
上天施懲災(zāi)禍?!?a target='_blank'>儒林外史》第二回:「丁祭肉若是不吃,圣人就計較了;大則降災(zāi),小則害病?!?/div>
《漢語大詞典》:顯命(顯命)
對上天旨意或天子詔命的美稱。語本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晉侯 三辭,從命,曰:‘ 重耳 敢再拜稽首,奉揚天子之丕顯休命?!?span id="22vt677" class="book">《孔子家語·弟子行》:“若逢有德之君,世受顯命,不失厥名?!?三國 魏 曹植 《慶文帝受禪表》:“陛下以明圣之德,受天顯命,良辰即祚,以臨天下?!?金 王若虛 《臣事實辨上》:“ 孫安國 亦謂 皓 罪為逋寇,虐過 辛 癸 ,梟首素旗,不足謝寃魂,而優(yōu)以顯命仍加寵錫,非伐罪弔民之義?!?/div>
《漢語大詞典》:天鐘(天鐘)
(1).上天鐘秀,上天所賦予。 唐 薛能 《桃花》詩:“秀氣自天鐘,千年易難逢?!?明 無名氏 《贈書記·旅病托棲》:“又兼他明敏天鐘,詩書寓目都成誦?!?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二五六:“一自天鐘第一流,年來花草冷 蘇州 。”
(2).見“ 天鐘 ”。
亦作“ 天鐘 ”。 道家的一種叩齒法。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廣知:“夫?qū)W道之人,須鳴天鼓以召眾神也。左相叩為天鐘,卒遇兇惡不祥叩之?!?span id="6617s67" class="book">《云笈七籤》卷三一:“叩齒之法,左右相叩,名曰扣天鐘。”參見“ 天鼓 ”。
《漢語大詞典》:天鼓
(1).天神所擊之鼓。傳說云天鼓震則有雷聲。史記·天官書:“天鼓,有音如雷非雷,音在地而下及地。”云仙雜記卷九引 晉 葛洪 抱樸子:“雷曰天鼓,雷神曰雷公?!?唐 李白 《梁甫吟》:“我欲攀龍見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明 田藝蘅 留青日札·天鼓鳴:“ 嘉靖 四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未申時,天鼓震西北,俗云乾雷響?!?杜鵬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四章第二節(jié):“雷聲隆隆,好象誰在猛擊天鼓助威風(fēng)!”
(2).道家的一種法術(shù)。中央牙齒上下相叩。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廣知:“夫?qū)W道之人,須鳴天鼓以召眾神也。左相叩為天鐘,卒遇兇惡不祥叩之。右相叩為天磬,若經(jīng)山澤邪僻威神大祝叩之。中央上下相叩,名天鼓?!?span id="67l1we6" class="book">《云笈七籤》卷三一:“叩齒之法……中央上下相對相叩,名曰鳴天鼓。”
(3).星名。晉書·天文志上:“河鼓三星,旗九星,在牽牛北,天鼓也?!?/div>
《漢語大詞典》:天禍(天禍)
上天降下的禍殃。《公羊傳·宣公十二年》:“邊垂之臣,以干天禍。” 晉 潘岳 《寡婦賦》:“何遭命之奇薄兮,遘天禍之未悔?!?宋 丁謂 《丁晉公談錄》:“ 真宗 即位,有彗星見于東方……是天禍也?!?清 侯方域 《鄭氏東園記》:“將人事廢而天禍作?!?/div>
《漢語大詞典》:青云梯(青雲(yún)梯)
(1).上天的階梯。多指高峻入云的山路。 南朝 宋 謝靈運 《登石門最高頂》詩:“惜無同懷客,共登青云梯?!?唐 李白 《夢游天姥吟留別》:“腳著 謝公 屐,身登青云梯。” 王琦 注:“青云梯,謂山嶺高峻,如上入青云,故名?!?br />(2).喻高位或謀取高位的途徑。 唐 白居易 《效陶潛體詩》之十四:“亦有同門生,先升青云梯?!?span id="6y2td27" class="book">《竹坡詩話》引 宋 孔毅父 《寄孫元忠》詩:“君有長才不貧賤,莫令斬斷青云梯?!?清 厲鶚 《游攝山棲霞寺留止三日得詩》之三:“誰為噉名者,更鑿青云梯?!?/div>
《國語辭典》:天職(天職)  拼音:tiān zhí
1.上天的職責(zé)?!盾髯?。天論》:「天職既立,天功既成?!?br />2.上天賦予的職責(zé)?!睹献?。萬章下》:「弗與共天位也,弗與治天職也?!埂端问贰>硭囊黄?。列傳。謝方叔》:「崇儉德以契天理,儲人才以供天職,恢遠略以需天討,行仁政以答天意?!?br />3.人所應(yīng)盡的職分。如:「打擊犯罪,維護治安是警察的天職。」
《漢語大詞典》:天庥
上天的庇祐。 明 汪廷訥 《種玉記·贈玉》:“從今后,管愁城打破,永荷天庥?!?清 魏源 《默觚上·學(xué)篇八》:“圣人之教,詳戒禍,略求福;及其求之也,惟修天爵,迓天庥,俟天命也?!?新廣東武生 《黃蕭養(yǎng)回頭》:“藥一到,春回自迓天庥。”
分類: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