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不知不罪  拼音:bù zhī bù zuì
不是故意或不知情之下所做的錯事,就不加以責(zé)怪。如:「不知不罪,你放心,我不會怪你的?!挂沧鳌覆恢卟蛔鲎铩?、「不知者不罪」。
《國語辭典》:不知大體(不知大體)  拼音:bù zhī dà tǐ
大體,重要的道理。不知大體指缺少遠見,觀察事情只從小處著眼,無法綜觀大局?!稘h書。卷四八。賈誼傳》:「俗吏之所務(wù),在于刀筆筐篋,而不知大體。」也作「不識大體」。
《國語辭典》:不知丁董  拼音:bù zhī dīng dǒng
漢呂布曾事丁原、董卓,皆叛而殺之。后曹操縛呂布,又欲緩縛,劉備乃以前事相警告。見后《漢書。卷七五。呂布傳》。后比喻不知前車之鑒。
分類:董卓
《國語辭典》:不知恩義(不知恩義)  拼音:bù zhī ēn yì
受惠不知感恩反倒做出對不起他人的事。如:「平日對待朋友的一片用心都白費了,竟交上這不知恩義的人為友,實在后悔不及?!?/div>
《國語辭典》:不知分限  拼音:bù zhī fèn xiàn
不知本分。引申為不明事理?!段饔斡洝返谝痪呕兀骸感姓咝Φ溃骸耗氵@老兒不知分限。那怪也曾對我說,他雖是食腸大,吃了你家些茶飯,也與你干了許多好事?!弧?/div>
《國語辭典》:不知好歉  拼音:bù zhī hǎo qiàn
不能領(lǐng)會別人的好意?!缎咽篮阊?。卷三五。徐老仆義憤成家》:「恁樣不知好歉的人,跟他有何出息?他家許多人都存住不得,各自四散去了。」
《國語辭典》:不知何故  拼音:bù zhī hé gù
不曉得什么原因。《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八:「卻是這件事,偏是天下一等聰明的,要落在圈套里,不知何故?」
《國語辭典》:不知忌諱(不知忌諱)  拼音:bù zhī jì huì
太過直爽,導(dǎo)致忽視應(yīng)有的行為尺寸?!稘h書。卷五○。馮唐傳》:「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讓曰:『公眾辱我,獨亡間處虖?』唐謝曰:『鄙人不知忌諱。』」
《國語辭典》:不知人事  拼音:bù zhī rén shì
昏迷毫無知覺?!?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九八回:「寶釵聽了這話,便又說道:『實告訴你說罷,那兩日你不知人事的時候林妹妹已經(jīng)亡故了。』」
《漢語大詞典》: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謂外表易畫,骨相難描。比喻人心難測。 元 孟漢卿《魔合羅》第一折:“你知道我是甚么人?便好道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五娘尋夫上路》:“ 蔡郎 當(dāng)初臨別之時,可不道來:若有寸進,即便回來。如今年荒親死,一竟不歸,你知他心腹事如何?正是: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span id="kcm99x6" class="book">《古今小說·蔣興哥重會珍珠衫》:“今日 薛婆 本是箇不善之人,一般甜言軟語, 三巧兒 遂與他成了至交,時刻少他不得。正是: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div>
《漢語大詞典》: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同“ 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 清平山堂話本·曹伯明錯勘贓記:“正是: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span id="u5n1piy" class="book">《水滸傳》第四五回:“ 楊雄 聽了,心中火起,便駡道:‘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這廝倒來我面前,又説 海闍黎 許多事,説得個沒巴鼻。眼見得那廝慌了,便先來説破,使個見識?!?/div>
《漢語大詞典》:不識不知(不識不知)
(1).謂不識古今。形容古代民風(fēng)淳樸。《詩·大雅·皇矣》:“帝謂 文王 ,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不長夏以革。不識不知,順帝之則?!?鄭玄 箋:“其為人不識古,不知今,順天之法?!?span id="9k60ynj" class="book">《列子·仲尼》:“ 堯 乃微服游於康衢,聞兒童謡曰:‘立我蒸民,莫匪爾極,不識不知,順帝之則?!?br />(2).猶不知不覺。 靜嘨齋主人 《〈西游補〉答問》:“情之魔人,無形無聲,不識不知,或從悲慘而入;或從逸樂而入;或一念疑搖而入;或從所見聞而入。” 魯迅 《華蓋集續(xù)編·馬上支日記》:“然而通讀全篇,較之攻擊 日本 人,倒是不識不知地將 支那 留學(xué)生的不品行,特地費了力招供出來的地方更多。”
《分類字錦》:不知拜侯
吳志顧雍傳:權(quán)為吳王,累遷大理奉常,領(lǐng)尚書令,封陽遂鄉(xiāng)侯。拜侯還寺,而家人不知,后聞乃驚。
分類:器量
《國語辭典》:不知不覺(不知不覺)  拼音:bù zhī bù jué
未曾經(jīng)意,不注意?!独蠚堄斡洝返谝涣兀骸复蠹液嬷穑S便閒話。兩三點鐘工夫,極容易過,不知不覺,東方已自明了。」《儒林外史》第二回:「那時弟嚇了一跳,通身冷汗,醒轉(zhuǎn)來,拿筆在手,不知不覺寫了出來?!?/div>
《國語辭典》:不知顛倒(不知顛倒)  拼音:bù zhī diān dǎo
不明事理?!端疂G傳》第一九回:「不想這些帶來的官兵,人人亦不知顛倒。天色又看看晚了。」
分類:不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