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二伯  拼音:èr bà
春秋時齊桓公和晉文公二位霸主?!豆攘簜?。隱公八年》:「誥誓不及五帝,盟詛不及三王,交質(zhì)子不及二伯?!埂稘h書。卷二三。刑法志》:「二伯之后,寖以陵夷?!?/div>
《國語辭典》:二伯  拼音:èr bó
1.周初分別主管東方和西方諸侯的兩位大臣周公和召公?!抖Y記。王制》:「分天下,以為左右,曰二伯?!?br />2.稱謂。稱父親的第二個哥哥。
3.稱謂。稱丈夫的第二個哥哥。
《漢語大詞典》:東諸侯(東諸侯)
東方的諸侯。左傳·成公十六年:“且為公族大夫以主東諸侯?!?span id="lwk120a" class="book">《左傳·襄公元年》:“於是東諸侯之師次於 鄫 ,以待 晉 師?!?唐 時用為對封疆大員的譽(yù)稱。 唐 劉禹錫 《秋日過鴻舉法師寺院便送歸江陵》詩序:“貧道雅聞東諸侯之工為詩者莫若 武陵 ,今幸承其話言如得法印,寳山之下,宜有所持。” 唐 李商隱 《柳枝》詩序:“雪中, 讓 山 至,且曰:‘為東諸侯取去矣!’”
《國語辭典》:東部(東部)  拼音:dōng bù
位在某一地區(qū)的東方部分。如:「花蓮位在臺灣的東部?!?/div>
《漢語大詞典》:東幸(東幸)
封建時代謂皇帝親臨東方。史記·孝武本紀(jì):“三月,遂東幸 緱氏 ,禮登中岳 太室 ?!?唐 姚合 《敬宗皇帝挽詞》詩之一:“從諫停東幸,垂衣 寳歷 昌?!?/div>
《漢語大詞典》:桑野
(1).植桑的田野。《詩·豳風(fēng)·東山》:“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晉 王嘉 拾遺記·殷湯:“ 商 之始也,有神女 簡狄 ,游於桑野?!?唐 孟浩然 《田家元日》詩:“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2).八紘之一。古代指東方極遠(yuǎn)之地。《淮南子·墬形訓(xùn)》:“八殥之外,而有八紘,亦方千里。自東北方曰和邱,曰荒土;東方曰棘林,曰桑野?!眳⒁姟?八紘 ”。
(3).地名。即 桑林 。 殷湯 禱雨處。 明 何景明 《憂旱賦》:“昔 殷 禱於 桑野 兮,霖一夕而滂沛?!眳⒁姟?桑林 ”。
《國語辭典》:八纮(八紘)  拼音:bā hóng
纮,維也。古代以為八纮即為天下?!痘茨献?。地形》:「九州之外,乃有八殥?!藲捴?,而有八纮?!埂妒酚洝>硪灰黄?。司馬相如列傳》:「遍覽八纮而觀四荒兮,朅渡九江而越五河?!?/div>
《漢語大詞典》:桑林
(1).桑樹林。 唐 王昌齡 《塞下曲》之一:“蟬鳴空桑林,八月 蕭關(guān) 道?!?宋 梅堯臣 《送吳季野太博移蜀靈泉先至輦》詩:“葦箔蠶齊老,桑林葉更生?!?元 趙孟俯 《右耕》詩之十二:“寒風(fēng)吹桑林,日夕聲颼颼?!?br />(2).古樂曲名。相傳為 殷 天子之樂。左傳·襄公十年:“ 宋公 享 晉侯 於 楚丘 ,請以《桑林》?!?杜預(yù) 注:“《桑林》, 殷 天子之樂名?!?span id="rt2auo2" class="book">《莊子·養(yǎng)生主》:“ 庖丁 為 文惠君 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嚮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jīng)首》之會?!?br />(3).傳說中的神名。《淮南子·說林訓(xùn)》:“ 上駢 生耳目, 桑林 生臂手,此 女媧 所以七十化也?!?高誘 注:“ 上駢 、 桑林 皆神名。” 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怪神序》:“ 荀罃 不從 桑林 之祟,而 晉侯 之疾間?!?br />(4).古地名。相傳為 殷湯 祈雨的地方。墨子·明鬼下:“ 燕 之有 祖 ,當(dāng) 齊 之社稷,宋之有 桑林 , 楚 之有 云夢 也?!?span id="6apj0u0" class="book">《淮南子·主術(shù)訓(xùn)》:“ 湯 之時,七年旱,以身禱於 桑林 之際,而四海之云湊,千里之雨至。” 宋 黃庭堅 《常父惠示丁卯雪十四韻謹(jǐn)同韻賦之》:“ 桑林 請六事,河水問九疇?!?/div>
《漢語大詞典》:黛耜
青黑色的耒耜。古代青色象征東方和春天,故藉田農(nóng)器皆取青色。 晉 潘岳 《藉田賦》:“繱犗服于縹軛兮,紺轅綴於黛耜?!?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493500' target='_blank'>《樂府詩集·郊廟歌辭四·隋先農(nóng)歌》:“親事朱弦,躬持黛耜?!?/div>
《漢語大詞典》:畢昴(畢昴)
畢星與昴星。二星至秋季時,晨見于東方,故常以表示天將黎明。文選·司馬相如〈長門賦〉:“觀眾星之行列兮,畢昴出於東方?!?呂向 注:“畢昴晨見東方,至秋時也。” 唐 陳子昂 《山亭宴序》:“東方明而畢昴升,北閣曙而天云凈?!?明 孫柚 《琴心記·賚金買賦》:“望天星耿耿朝稀,忽見相躔畢昴,東方曉日輝輝。”
《漢語大詞典》:角亢
(1).角宿與亢宿的并稱。即二十八宿中東方蒼龍七宿中的第一、第二宿。舊傳均為壽星。爾雅·釋天:“壽星,角亢也?!?郭璞 注:“數(shù)起角亢,列宿之長,故曰壽。” 明 湯顯祖 《賀馬母王恭人六十壽序》:“三河角亢,壽星也?!?br />(2).指據(jù)其方位所劃分的天區(qū)及與之相應(yīng)的地域。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記軍氣:“ 韓 故治,今 京兆郡 ,角亢也。 鄭 故治,角亢也。”
《漢語大詞典》:東維(東維)
莊子·大宗師:“ 傅説 得之,以相 武丁 ,奄有天下,乘東維,騎箕尾,而比於列星。” 成玄英 疏:“ 傅説 一星在箕尾上,然箕尾則是二十八宿之?dāng)?shù),維持東方,故言乘東維,騎箕尾?!焙笠蛞苑褐笘|方。 唐 方干 《送人游日本國》詩:“波濤含左界,星斗定東維。” 明 王逢 《秋感》詩之三:“南極有星天半隱,東維無地海全歸。”
分類:東方
《漢語大詞典》:扶木
(1).扶桑。神話中的樹名。山海經(jīng)·大荒東經(jīng):“大荒之中,有山名曰 孽搖頵羝 ,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葉如芥?!?span id="txoimb0" class="book">《淮南子·墬形訓(xùn)》:“扶木在 陽州 ,日之所曊。” 高誘 注:“扶木,扶桑也。在 湯谷 之南?!?晉 傅玄 《大寒賦》:“扶木憔悴於 湯谷 ,若華零落於 濛汜 ?!?br />(2).扶桑。日出處。亦指太陽。 漢 劉楨《大暑賦》:“ 羲和 總駕發(fā)扶木,太陽為輿達(dá) 炎燭 ?!?南朝 宋 謝靈運 《順東西門行》:“出西門,眺云間,揮斤扶木墜 虞泉 。”隋書·音樂志下:“扶木上朝暾, 嵫山 沉暮景?!?br />(3).扶桑。東方古國名。呂氏春秋·為欲:“北至 大夏 ,南至 北戶 ,西至 三危 ,東至 扶木 ,不敢亂矣。”
《漢語大詞典》:笙鐘(笙鐘)
謂陳于東方之鐘樂。儀禮·大射:“設(shè)乏西十北十,凡乏用革,樂人宿縣于阼階東,笙磬西面,其南笙鐘?!?鄭玄 注:“笙,猶生也?!?胡培翚 正義引 褚寅亮 曰:“東為陽中,萬物以生,故東方曰笙鐘、笙磬?!?/div>
分類:東方
《漢語大詞典》:東帝(東帝)
(1).東方的帝王。 戰(zhàn)國 時 齊湣王 自稱。呂氏春秋·孝行:“ 齊 以東帝困於天下?!?高誘 注:“ 齊 湣 王僭 號於東,民不順之,故困於天下?!?span id="m021w2l" class="book">《史記·魏世家》:“﹝ 魏昭王 ﹞八年, 秦昭王 為西帝, 齊湣王 為東帝,月餘,皆復(fù)稱王歸帝?!?br />(2).東方的帝王。 漢景帝 時 吳王 劉濞 自稱。漢書·吳王劉濞傳:“宗正以親故,先入見,諭 吳王 拜受詔。 吳王 ……笑而應(yīng)曰:‘我已為東帝,尚誰拜?’”
(3).東方的帝王。 唐 代 南詔 閤羅鳳 的稱號。新唐書·南詔傳:“ 閤羅鳳 斂戰(zhàn)胔,筑京觀,遂北臣 吐蕃 , 吐蕃 以為弟……給金印,號‘東帝’?!币嘁源钙矕|方的政權(quán)。 宋 陳經(jīng)國 《沁園春·丁酉年感事》詞:“悵晨星殘月,北州豪杰,西風(fēng)斜日,東帝江山。”
(4).司春之神東方 青帝 的省稱。 宋 戴炳 《初冬梅花偷放頗感》詩:“妝點南枝無數(shù)雪,探支東帝幾分春?!?宋 羅燁 醉翁談錄·煙花詩集:“東帝初無厚薄情,惡花隨分也能春?!?/div>
《漢語大詞典》:龍火(龍火)
(1).指東方七宿中的心宿。東方七宿稱蒼龍,心宿有星三顆,其主星又稱鶉火、大火,故稱。《文選·張協(xié)〈七命〉之一》:“若乃龍火西頽,暄氣初收。飛霜迎節(jié),高風(fēng)送秋?!?李善 注:“《漢書》曰:東宮蒼龍房心,心為火,故曰龍火也?!?唐 李白 《古風(fēng)》之四七:“宛轉(zhuǎn)龍火飛,零落早相失。”參見“ 二十八宿 ”、“ 心宿 ”。
(2).天子袍服上的龍、火之飾。舊唐書·輿服志:“華蟲象物,龍火分形?!?br />(3).天之陰火。 宋 陸佃 埤雅·釋獸:“內(nèi)典曰:‘龍火得水而熾,人火得水而滅?!?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火一·陽火陰火:“天之陰火二:龍火也,雷火也。”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九:“龍火焚山,鶴糞枯砌,則見尅之理。”
《漢語大詞典》:東后(東后)
(1).東方的諸侯。書·舜典:“望秩于山川,肆覲東后?!?孔 傳:“遂見東方之國君?!?北周 庾信 《賀平鄴都表》:“命東后,詔蒼冥?!?倪璠 注引史記·封禪書:“東后者,諸侯也?!?唐 李義府 《在雟州遙敘封禪》詩:“東后方肆覲,西都導(dǎo)六師?!?br />(2).指古代神話中五位天帝之一的東方 青帝 。 北周 庾信 《周祀五帝歌·青帝云門舞》:“禮東后,奠蒼靈。樹春旗,命青史?!?倪璠 注:“東后、蒼靈,謂東方 青帝 也?!?/div>
《漢語大詞典》:東被(東被)
(1).猶東及。《文選·陸機(jī)〈齊謳行〉》:“東被 姑 尤 側(cè),南界 聊 攝 城?!?李善 注:“ 杜預(yù) 曰:‘ 姑尤 , 齊 東界…… 聊攝 , 齊 西界也?!?br />(2).謂傳播到東方。 南朝 齊 王屮《頭陀寺碑文》:“既而《方廣》東被,教肄南移?!卑?,“方廣”為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的省稱。
分類:傳播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