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79詞典 3分類詞匯 176
《漢語大詞典》:虧替(虧替)
喪失;損壞;廢除。文選·吳質(zhì)〈答東阿王書〉:“乃至歷玄闕,排金門,升玉堂,伏虛檻於前殿,臨曲池而行觴,既威儀虧替,言辭漏渫?!?呂延濟(jì) 注:“替,失也。言陪游熹樂,不知威儀;戲笑談弄,言辭過度,漏渫而出?!?晉 陶潛 《雜詩》之九:“慷慨思南歸,路遐無由緣。關(guān)梁難虧替,絶音寄斯篇?!?逯欽立 校注:“虧替,破損,廢除。即平除。”新唐書·桓彥范傳:“陛下嘗輕騎微服,數(shù)幸其居,上下污慢,君臣虧替?!?/div>
《漢語大詞典》:遏佚
斷絕;喪失。書·君奭:“惟人在我后嗣子孫,大弗克恭上下,遏佚前人光,在家不知,天命不易?!?孔 傳:“惟眾共存在我后嗣子孫,若大不能恭承天地,絶失先王光大之道,我老在家則不得知?!?span id="9kc0yvy" class="book">《漢書·王莽傳上》引作“遏失”。
分類:斷絕喪失
《漢語大詞典》:墮墜(墮墜)
(1).跌落。 晉 葛洪 抱樸子·酒誡:“或登危蹋頽雖墮墜,而不覺以 呂梁 之淵為牛跡也?!?br />(2).衰敗;喪失。《三國志·魏志·文帝紀(jì)》“君其祗順大禮,饗茲萬國,以肅承天命” 裴松之 注引《漢獻(xiàn)帝傳》:“今 漢 室衰替,帝綱墮墜,天子之詔,歇滅無聞?!?/div>
《漢語大詞典》:爽越
喪失。 宋 葉適 《漢陽軍新修學(xué)記》:“隨習(xí)遷改,常性爽越,千載之后,終為 楚 人之材?!?/div>
分類:喪失
《漢語大詞典》:喪滅(喪滅)
滅亡;喪失。墨子·尚賢中:“天鬼罰之,使身死而為刑戮,子孫離散,室家喪滅,絶無后嗣?!?span id="unaiews" class="book">《東周列國志》第八回:“奈何聽無稽之言,行不測之事,自取喪滅,豈不惜哉?” 清 陳天華 《警世鐘》:“窮而無計(jì)的時候,喪滅天良的,也就降了洋人,替洋人殺起同胞來?!?/div>
分類:滅亡喪失
《漢語大詞典》:墜亡(墜亡)
猶喪失。 宋 蘇舜欽 《檢書》詩:“墜亡多玩愛,存聚必券帖。”
分類:喪失
《漢語大詞典》:乖喪(乖喪)
(1).喪失。新唐書·魏元忠傳:“中古以來,大道乖喪,疏賢哲,親近習(xí)?!?br />(2).頹喪。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阿繡:“裝甫解,即趨女所;至則肆宇闔焉,失望而返……神志乖喪,居數(shù)日,怏怏而歸?!?/div>
分類:喪失頹喪
《漢語大詞典》:捐失
放棄;喪失。 漢 揚(yáng)雄 《百官箴·豫州牧箴》:“靡哲靡圣,捐失其正?!?span id="ppanlxo" class="book">《后漢書·列女傳·樂羊子妻》:“今若斷斯織也,則捐失成功,稽廢時月?!?/div>
分類:放棄喪失
《漢語大詞典》:隕失(隕失)
喪失;失落。晏子春秋·問上二五:“ 晏公 問 晏子 曰:‘古者離散其民,而隕失其國者,其常行何如?’” 郭小川 《痛悼敬愛的周總理》詩:“可是我們也不能呵,不能允許巨大的亮星頓然隕失?!?/div>
分類:喪失失落
《漢語大詞典》:隊(duì)失(隊(duì)失)
喪失。《漢書·王莽傳上》:“ 周公 權(quán)而居攝,則 周 道成,王室安;不居攝,則恐 周 隊(duì)失天命?!?/div>
分類:喪失
《漢語大詞典》:丟脫
喪失。 馮雪峰 《雪峰寓言·狼和他的尾巴》:“狼,因?yàn)橛幸淮伪蝗死∥舶?,幾乎因此丟脫性命,便想把他的尾巴砍掉?!?/div>
分類:喪失
《漢語大詞典》:失抎
喪失;失掉。戰(zhàn)國策·齊策四:“ 宣王 説,曰:‘寡人愚陋,守 齊國 ,唯恐失抎之。’” 鮑彪 注:“抎,失也。”
分類:喪失失掉
《國語辭典》:不去  拼音:bù qù
1.不離開、不前往。《文選。宋玉。高唐賦》:「傾岸洋洋,立而熊經(jīng);久而不去,足盡汗出。」《三國演義》第一一回:「有揚(yáng)州刺史劉繇,與慈同郡,有書來喚,不敢不去?!?br />2.不棄、不喪失。《老子》第二章:「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埂段倪x。范曄。逸民傳論》:「故蒙恥之賓,屢黜不去其國。」
《國語辭典》:不失  拼音:bù shī
不喪失、不遺落、不違背?!抖Y記。禮運(yùn)》:「龜以為畜,故人情不失。」《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高祖雖不以道勝御物,群下得盡其忠;蕭曹雖不以三代事主,百姓不失其業(yè)?!?/div>
《國語辭典》:存亡  拼音:cún wáng
1.存在或衰亡?!段倪x。諸葛亮。出師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罷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2.生或死?!段倪x。潘安。寡婦賦》:「痛存亡之殊制兮,將遷神而安厝?!埂度龂萘x》第一九回:「吾今兩弟不知存亡,妻小失散,為之奈何?」
3.生者與死者。《文選。顏延年。陽給事誄》:「古之烈士,無以加之,可贈給事中,振恤遺孤,以慰存亡?!?/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