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3詞典 1分類詞匯 22
《國語辭典》:聲韻(聲韻)  拼音:shēng yùn
1.由聲母、韻母和聲調(diào)構(gòu)成的漢字字音。也稱為「音韻」。
2.聲母和韻母。
《漢語大詞典》:聲均(聲均)
見“ 聲韻 ”。
《漢語大詞典》:下調(diào)(下調(diào))
(1).低沉的樂調(diào)。 唐 王勃 《送白七序》:“中情易感,下調(diào)多愁?!?唐 劉允濟 《詠琴》詩:“欲作高張引,翻成下調(diào)悲。”
(2).指流俗的樂調(diào)。 唐 張氳 《醉吟》詩之二:“下調(diào)無人睬,高心又被瞋?!?/div>
《漢語大詞典》:古調(diào)(古調(diào))
(1).古代的樂調(diào)。 唐 劉長卿 《聽彈琴》詩:“古調(diào)雖自愛,今人多不彈?!?宋 王灼 碧雞漫志卷一:“ 隋 氏取 漢 以來樂器、歌章、古調(diào)併入清樂,餘波至 李唐 始絶?!?br />(2).比喻高雅脫俗的詩文、言論。常以稱頌他人。 唐 杜審言 《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忽聞歌古調(diào),歸思欲霑巾?!?清 黃鷟來 《和韻送戚緘子歸蠙城》之三:“古調(diào)豈終絶?《陽春》原和稀?!?br />(3).見“ 古調(diào)詩 ”。
《漢語大詞典》:古調(diào)詩(古調(diào)詩)
指 漢 魏 以來形成的古體詩。 唐 白居易 白氏長慶集有“古調(diào)詩”若干卷,皆為五言古詩。與后起的近體律絕相對。亦省稱“ 古調(diào) ”。 唐 元稹 《見人詠韓舍人新律詩因有戲贈》:“喜聞 韓 古調(diào),兼愛近詩篇?!?宋 陳鵠 耆舊續(xù)聞卷八:“其時進士贄見前輩……但於詩賦、歌篇、古調(diào)之中,取其最精者投之?!?/div>
分類:古體詩
《漢語大詞典》:上宮
(1).《詩·鄘風(fēng)·桑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 毛 傳:“桑中、上宮,所期之地。”后以“上宮”指美人居住之所。 漢 司馬相如 《美人賦》:“途出 鄭 衛(wèi) ,道由桑中;朝發(fā) 溱 洧 ,暮宿上宮?!?南朝 梁 江淹 《別賦》:“桑中 衛(wèi) 女,上宮 陳 娥?!?唐 王棨 《涼風(fēng)至賦》:“悄絲管於上宮, 陳 娥翠斂;颭簷楹于華省, 潘 鬢霜凋?!?br />(2).樓館。孟子·盡心下:“ 孟子 之 滕 ,館於上宮?!?趙岐 注:“上宮,樓也。 孟子 舍止賓客所館之樓上也?!?br />(3).指天子的祖廟。宋史·禮志二六:“凡上宮用牲牢、祝冊,有司奉事;下宮備膳羞,內(nèi)臣執(zhí)事,百官陪位?!?br />(4).仙宮。云笈七籤卷二九:“ 上上禪善無量壽天王 ……治天王國朱林七寶瓊臺,乘十二玄龜飛青羽蓋,從上宮太仙玉童三十二人?!?span id="zpddzzv" class="book">《西游補》第十三回:“原來 孫行者 石匣生來,不曾曉得自家八字,唯有上宮玉笈注他生日,流傳于深山秘谷之中。”
(5).用作對道觀的敬稱。《西游記》第三三回:“我還得走路,將馬讓與你騎一程,到你上宮,還我馬去罷?!?br />(6).古樂調(diào)名。國語·周語下:“王以二月癸亥夜陳,未畢而雨。以夷則之上宮畢,當(dāng)辰。辰在戌上,故長夷則之上宮,名之曰羽?!?韋昭 注:“上宮,以夷則為宮聲?!?/div>
《漢語大詞典》:下宮
(1).親廟。禮記·文王世子:“諸子諸孫,守下宮下室?!?鄭玄 注:“下宮,親廟也?!?漢 劉向 新序·節(jié)士:“﹝ 屠岸賈 ﹞不請而擅與諸將攻 趙氏 于下宮?!?span id="xvvzzff" class="book">《新五代史·溫韜傳》:“ 周太祖 能鑒 韜 之禍,其將終也,為書以遺 世宗 ……既葬,刻石以告后世,毋作下宮,毋置守陵妾,其意丁寧切至?!?br />(2).后宮。戰(zhàn)國策·齊策四:“士三食不得饜,而君鵝鶩有餘食;下宮糅羅紈,曳綺縠,而士不得以為緣?!?br />(3).古樂調(diào)名。國語·周語下:“王以黃鐘之下宮,布戎于 牧 之野?!?/div>
《漢語大詞典》:逸調(diào)(逸調(diào))
(1).失傳的曲調(diào)、樂調(diào)。 南朝 梁 陶弘景 《華陽頌·才英》:“孑弦有逸調(diào),空談無與言?!?唐 王勃 《乾元殿頌》:“ 瑤山 廣樂,備逸調(diào)於宮懸; 洞庭 仙奏,納遺歌於帝府?!?宋 沈括 夢溪筆談·樂律二:“二十八調(diào)但有聲同者即應(yīng),若徧二十八調(diào)而不應(yīng),則是逸調(diào)聲也?!?br />(2).超脫世俗的曲調(diào)。 唐 駱賓王 《上郭贊府啟》:“倘使 陳留 逸調(diào),下探 柯亭 之篠; 會稽 陰德,傍眷 餘溪 之蔡。則迴眸之報,不獨著於前龜;清亮之音,誰專稱於往笛?” 唐 黃滔 《魏侍中諫獵賦》:“故其旌逸調(diào),賞清詞,錫綵繒而甚眾。”
(3).超脫世俗的格調(diào)。 唐 盧綸 《暢博士當(dāng)感懷前蹤有五十韻見寄輒有所酬以申悲舊》詩:“拾遺興難侔,逸調(diào)曠無程?!?唐 陸龜蒙 《獨夜有懷因作吳體寄襲美》詩:“云虯澗鹿真逸調(diào),刀名錐利非良圖?!?清 黃鷟來 《詠懷》之六:“高文存逸調(diào),豁達遠權(quán)利。”
《漢語大詞典》:少宮
(1).七弦古琴的第六弦。 宋 沈括 《夢溪補筆談·樂律》:“古法唯有五音,琴雖增少宮、少商,然其用絲各半本律,乃律呂清倍法也?!眳⒁姟?少商 ”。
(2).樂調(diào)名。文選·張協(xié)〈七命〉:“啟中黃之少宮,發(fā)蓐收之變商?!?李善 注引 漢 劉向 《雅琴賦》:“彈少宮之際天,援中徵以及泉。”
《國語辭典》:少商  拼音:shào shāng
在手拇指內(nèi)側(cè)端部的穴道。
《漢語大詞典》:常聲(常聲)
(1).固定的樂調(diào)。莊子·天運:“行流散徙,不主常聲?!?br />(2).正常的聲調(diào)。禮記·雜記下:“ 曾申 問於 曾子 曰:‘哭父母有常聲乎?’曰:‘中路嬰兒失其母焉,何常聲之有?!?span id="thdzrpd" class="book">《新唐書·孝友傳·侯知道》:“哭無常聲,迥徹蒼旻?!?唐 元結(jié) 《世化》:“人民勞苦相寃,瘡痍相通,老弱孤獨相苦,死亡不能相救,呻吟非常聲也耶?”
《國語辭典》:轉(zhuǎn)角(轉(zhuǎn)角)  拼音:zhuǎn jiǎo
道路的拐彎處。如:「你到巷子的轉(zhuǎn)角等我?!?/div>
《漢語大詞典》:和離(和離)
(1).指古樂調(diào)和之鐘、編離之磬,配置適當(dāng),發(fā)音和諧。禮記·明堂位:“ 垂 之和鐘, 叔 之離磬?!?鄭玄 注:“和離,謂次序其聲、縣也?!?孔穎達 疏:“ 垂 之和鐘者, 垂 之所作調(diào)和之鐘; 叔 之離磬者, 叔 之所作編離之磬……聲,解和也;縣,解離也。言縣磬之時,其磬希疏相離?!?br />(2).舊律指夫妻同意離異。《唐律·戶婚下》:“若夫婦不相安諧而和離者,不坐?!?/div>
《漢語大詞典》:侈樂(侈樂)
指聲音洪大、樂調(diào)詭異的音樂。呂氏春秋·侈樂:“ 夏桀 、 殷紂 作為侈樂,大鼓鐘磬管簫之音,以鉅為美,以眾為觀,俶詭殊瑰,耳所未嘗聞,目所未嘗見,務(wù)以相過,不用度量。”參閱 陳奇猷 《呂氏春秋集釋·侈樂》題解。
奢侈享樂。管子·侈靡:“今吾君戰(zhàn),則請行民之所重。飲食者也,侈樂者也,民之所愿也?!?span id="vvhpvxp" class="book">《東周列國志》第六回:“ 魯 相國 季斯 安享太平,忘其所自,侈樂之志,已伏胸中?!?/div>
《國語辭典》:大調(diào)(大調(diào))  拼音:dà diào
西洋音樂調(diào)式。主音與其上方三度音、六度音構(gòu)成大三度、大六度音程,而各相鄰兩音除主音上方的三、四兩音間和七、八兩音間為半音外,其馀的均為全音所組成的調(diào)式。為英語major的意譯。如:C大調(diào)、F大調(diào)等。大調(diào)的色彩通常比小調(diào)的色彩明朗。
《漢語大詞典》:纏聲(纏聲)
樂調(diào)中重迭的和聲。 宋 沈括 夢溪筆談·樂律一:“古樂府皆有聲有詞,連屬書之,如曰賀賀賀、何何何之類,皆和聲也,今管絃之中纏聲,亦其遺法也?!?清 洪升 《長生殿·舞盤》:“至《羽衣》三疊,名曰飾奏。一聲一字,都將舞態(tài)含藏。其間有慢聲,有纏聲。”
《漢語大詞典》:哀弄
悲涼的樂調(diào)。 南朝 宋 謝靈運 《擬魏太子鄴中集詩·阮瑀》:“妍談既愉心,哀弄信睦耳。”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詩:“我這一張斷弦琴,彈得出一聲聲的哀弄?!?/div>
《漢語大詞典》:五引
古樂調(diào)名。即宮引、商引、角引、徵引、羽引。 南朝 梁 沈約 《相和歌辭·宮引》:“ 梁 有相和五引,三朝第一奏之, 陳氏 因焉。”隋書·音樂志下:“古有宮、商、角、徵、羽五引, 梁 以三朝元會奏之。今改為五音,其聲悉依宮商,不使差越。唯迎氣於五郊,降神奏之,《月令》所謂‘孟春其音角’是也。”
分類:樂調(di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