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間 → 閑間閒”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國語辭典》:田里  拼音:tián lǐ
1.田地和住宅。《周禮。地官。遂人》:「致氓以田里,安氓以樂昏?!埂睹献印kx婁下》:「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br />2.故居、鄉(xiāng)里。《史記。卷一二○。汲黯傳》:「黯恥為令,病歸田里。」《晉書。卷八○。王羲之傳》:「雖不能興言高詠,銜杯引滿,語田里所行,故以為撫掌之資,其為得意,可勝言邪!」
《漢語大詞典》:鄉(xiāng)巴(鄉(xiāng)巴)
方言。鄉(xiāng)下;鄉(xiāng)間。 王西彥 《古屋》第一部四:“和別人談話,尤其是和他們鄉(xiāng)巴田夫們談話,我還是勸他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div>
《漢語大詞典》:村區(qū)(村區(qū))
鄉(xiāng)間。 宋 陳造 《夜宿商卿家》:“萑蒲無警南塘靜,歉歲村區(qū)鼓罷撾?!?/div>
《國語辭典》:勸農(勸農)  拼音:quàn nóng
鼓勵農民耕種?!妒酚?。卷一○。孝文本紀》:「農,天下之本,務莫大焉。今勤身從事而有租稅之賦,是為本末者毋以異,其于勸農之道未備?!?/div>
《漢語大詞典》:勸農使(勸農使)
官名。 漢 承 秦 制,置大農丞十三人,各領一州,以勸農桑力田者,此勸農官之始。后 唐 宋 均置勸農使。 宋 高承 事物紀原·撫字長民·勸農:“ 漢 承 秦 ,置大農丞十三人,人部一州,以勸農桑力田者,此勸農官之始也。 唐 中 睿 之世,州郡牧守皆以勸農名其官。《宋朝會要》曰: 至道 二年七月,直史館 陳靖 言天下多曠土流民,請置使招集,八月以 靖 為勸農使……至 景德 三年二月詔諸路轉運、 開封 知府、諸知州少卿監(jiān)以上并兼勸農使,其餘知州軍通判并兼判農事,令自今除授依此。” 宋 范成大 《離堆行》:“我昔官稱勸晨使,年年來激西江水?!?/div>
《漢語大詞典》:田間(田間)
亦作“ 田閒 ”。
(1).田地里。史記·李將軍列傳:“ 廣 家與故 潁陰侯 孫屏野居 藍田 南山 中射獵。嘗夜從一騎出,從人田閒飲。”后漢書·王丹傳:“每歲農時,輒載酒肴於田閒,候勤者而勞之?!?老舍 《駱駝祥子》三:“走到什么地方了?不想問了,雖然田間已有男女來作工?!?br />(2).泛指農村、鄉(xiāng)間。 唐 戴叔倫 《送蕭二》詩:“擬向田間老此身,寒郊怨別甚於春?!?宋 蘇軾 《答錢濟明書》:“聞 魯直 、 無咎 輩皆起,而公獨為猘子所嚙,尚棲遲田間。”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內閣三·宗伯大拜:“ 沈歸德 、 朱山陰 俱以故宗伯起田間入東閣。”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只是百姓未盡溫飽……所以特將先生起自田間,望先生悉心為朕籌畫,不必有所隱諱。”
《漢語大詞典》:田畝(田畝)
(1).田地。《書·盤庚上》:“惰農自安,不昬作勞,不服田畝,越其罔有黍稷?!?span id="zo6vxze" class="book">《東觀漢記·郭丹傳》:“ 郭丹 為三公,典牧州郡,田畝不增?!?span id="17116o1" class="book">《水滸傳》第二二回:“老漢自和孩兒 宋清 ,在此荒村,守些田畝過活。”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說什么農事忙,沒有人手,怕荒廢了田畝,一派鬼話!”
(2).泛指農村。 唐 白居易 《適意》詩之二:“自從返田畝,頓覺無憂愧?!?明 馮夢龍 《智囊補·明智·李鄴侯》:“ 唐 制府兵,平日皆居田畝,每府有折衝領之?!?br />(3).指鄉(xiāng)間百姓。 宋 蘇轍 《進策五道·民政上二》:“孝悌忠信之美,發(fā)於士大夫之間,而下至於田畝,朝夕從事,終身而不厭。”
《漢語大詞典》:朝紳(朝紳)
(1).束朝服的大帶。 唐 韓愈 孟郊 《會合聯(lián)句》:“朝紳鬱青緑,馬飾曜珪珙?!?br />(2).借指朝廷大臣。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洪君疇:“宦寺肆橫,簸弄天綱,外閫朝紳,多出門下?!?span id="1227l66" class="book">《明史·歐陽一敬傳》:“ 一敬 尋劾 拱 威制朝紳,專柄擅國,亟宜罷。” 清 朱茂暉 《崇禎戊辰湖上觀毀逆奄祠紀事》詩:“云何承平日,壞法自朝紳?!?br />(3).曾任朝官而退居鄉(xiāng)間的紳士。《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慷慨奇人難屢見,休將仗義望朝紳?!?清 陳夢雷 《絕交書》:“不孝雖箝口結舌於絶域,而鄉(xiāng)里憤悱,朝紳公論,從此而起?!?/div>
《漢語大詞典》:里山(裏山)
方言。指深山鄉(xiāng)間。 魯迅 《彷徨·祝福》:“她的婆婆倒是精明強干的女人呵,很有打算,所以就將她嫁到里山去?!?/div>
《國語辭典》:下鄉(xiāng)(下鄉(xiāng))  拼音:xià xiāng
到鄉(xiāng)間去?!度辶滞馐贰返谝换兀骸杆艨舷锣l(xiāng)回拜,也免得這些鄉(xiāng)戶人家,放了驢和豬在你我田里吃糧食。」《文明小史》第三九回:「逢之果然親自下鄉(xiāng),找著他的佃戶要他還租?!?/div>
《漢語大詞典》:田閭(田閭)
猶田間,鄉(xiāng)間。 唐 白居易 《詔賜百寮出城觀稼》詩:“清晨承詔命,豐歲閲田閭?!?/div>
《漢語大詞典》:邱壟(邱壠)
亦作“ 邱壟 ”。亦作“ 邱隴 ”。
(1).墳墓。東觀漢記·光武記:“﹝二十六年﹞四月,始營陵地于 臨平亭 南。詔曰:‘無為山陵,陂池裁令流水而已。迭興之后,亦無邱壟,使合古法?!?唐 虞世南 《上山陵封事》:“今為邱隴如此,其內雖不藏珍寶,亦無益也?!?宋 司馬光 《論劉平招魂葬狀》:“是故圣人作為邱壠,以藏其形;作為宗廟,以饗其神。形之不存,葬將安設?!?清 侯承恩 《丁酉三月葬親吳郡貞山之麓淚馀賦此》詩:“祖先邱隴遙相望,累葉忠魂揔不灰?!?br />(2).鄉(xiāng)間,家園。 宋 岳飛 《乞解軍務第二札》:“臣頃以多病易衰,仰瀆宸聽,乞退處邱壠,以便養(yǎng)痾?!?清 朱厚章 《寄答王千里》詩:“知君懷故里,邱隴有梨花?!?清 譚嗣同 《忠義家傳》:“至若膺大銜虛爵,極武臣之倫品,歸伏邱隴,或潛身卒伍,其數乃又不可紀録?!?/div>
《國語辭典》:游鄉(xiāng)(遊鄉(xiāng))  拼音:yóu xiāng
在鄉(xiāng)村中押著罪犯游行,以示懲戒,稱為「游鄉(xiāng)」。也稱為「游團」、「游壟」。
《漢語大詞典》:村原
鄉(xiāng)村,鄉(xiāng)間。 唐 韋應物 《乘月過西郊渡》詩:“已舉候亭火,猶愛村原樹?!?元 揭傒斯 《雨述》詩之二:“近聞 閩 中瘴大作,不間村原與城郭。全家十口一朝空,忍飢種稻無人穫。” 清 侯方域 《重修白云寺碑記》:“歲時伏臘,莫不思有所祈報,以答靈貺。小之則牽羊陳豕,奏鼓吹竽,而祭賽於村原之社。”
《漢語大詞典》:村笛
(1).樸素無飾的笛子。 唐 羅隱 《江邊有寄》詩:“狂折野梅山店暖,醉吹村笛酒樓寒。”
(2).指鄉(xiāng)間笛聲。 唐 白居易 《琵琶行》:“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宋 陳造 《繁昌早發(fā)》詩:“無酒問山店,憶鱸聽村笛?!?/div>
《漢語大詞典》:鄉(xiāng)樓(鄉(xiāng)樓)
鄉(xiāng)間樓屋。 唐 李白 《寄淮南友人》詩:“海云迷驛路,江月隱鄉(xiāng)樓?!?/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