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麗月(麗月)  拼音:lì yuè
農(nóng)歷二月的別稱。南朝梁。蕭統(tǒng)錦帶書十二月啟。夾鐘二月〉:「花明麗月,光浮竇氏之機(jī);鳥哢芳園,韻響王喬之管。」
分類:夏歷二月
《國語辭典》:花朝節(jié)(花朝節(jié))  拼音:huā zhāo jié
相傳陰歷二月十二日或十五日為百花生日。也稱為「花朝」。
《漢語大詞典》:迎富
舊時(shí)農(nóng)歷二月初二迎祭富神以求富的一種風(fēng)俗。 唐 韓鄂 《歲華紀(jì)麗·二月》“ 巢 人乞子以得富”注:“昔 巢氏 時(shí),二月二乞得人子歸養(yǎng)之,家便大富。后以此日出野曰採蓬茲,向門前以祭之,云迎富。” 明 謝肇浙 《五雜俎·天部二》:“ 秦 俗以二月二日,攜鼓樂郊外,朝往暮回,謂之迎富……大凡月盡為窮,月新為富,每月皆然,而聊以歲首舉行之故,正月晦送窮,而二月二日迎富也。” 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yǎng)新錄·迎富:“今人但知送窮,不知迎富亦有故事。 魏華父 有《二月二日遂寧北郭迎富故事》詩:‘才過結(jié)柳送貧日,又見簪花迎富時(shí)……里俗相傳今已久,謾隨人意看兒嬉?!?蜀中 舊俗,不知今尚行之否?!眳⒁姟?送窮 ”。
《國語辭典》:送窮(送窮)  拼音:sòng qióng
中國傳統(tǒng)歲時(shí)民俗。指祭送窮鬼或窮神。日期各地有不同說法:一說在正月二十九日,即「晦日」送窮。宋。陳元靚《歲時(shí)廣記。卷一三。號(hào)窮子》引《圖經(jīng)》:「池陽風(fēng)俗,以正月二十九日為窮九日,掃除屋室塵穢,投之水中,謂之『送窮』?!挂徽f在「人日」的前一日,即正月初六送窮。宋。陳元靚《歲時(shí)廣記。卷九。送窮鬼》引宋。呂原明《歲時(shí)雜記》:「人日前一日,掃聚糞帚,人未行時(shí),以煎餅七枚覆其上,棄之通衢以送窮?!沽硪灿幸哉鲁跞秊樗透F日。清。顧祿《清嘉錄。小年朝》:「正月三日,人多掃積塵于箕,并加敝帚,委諸歧路以送窮。」
《漢語大詞典》:四之日
指 周 歷四月,即 夏 歷二月。 周 夏 兩代歷法不同, 周 建子, 夏 建寅, 周 歷以 夏 歷的十一月為歲首(正月)。《詩·豳風(fēng)·七月》:“三之日于耜,四之日舉趾?!?毛 傳:“四之日, 周 四月也?!?/div>
《漢語大詞典》:三令節(jié)(三令節(jié))
唐 德宗 以農(nóng)歷二月一日為中和節(jié),與三月三日上巳、九月九日重陽合稱三令節(jié)。舊唐書·德宗紀(jì)下:“﹝ 貞元 五年正月﹞乙卯,詔:‘四序嘉辰,歷代增置, 漢 崇上巳, 晉 紀(jì)重陽……自今宜以二月一日為中和節(jié),以代正月晦日,備三令節(jié)數(shù),內(nèi)外官司休假一日?!迸f題 宋 尤袤 《全唐詩話·德宗》:“ 貞元 四年九月,賜宴 曲江亭 。帝為詩序曰:‘朕在位僅將十載,實(shí)賴忠賢左右,克致小康,是以擇三令節(jié),錫茲宴賞?!?/div>
《國語辭典》:桃花汛  拼音:táo huā xùn
每年春天桃花開時(shí),黃河等處漲起的潮流。宋。吳文英〈水龍吟。夜分溪館漁燈〉詞:「怕煙江渡后,桃花又汛,宮溝上,春流緊?!挂卜Q為「桃花水」、「桃汛」、「春汛」。
《漢語大詞典》:三汛
指春、夏、秋三季的漲水期。第一汛叫春汛,或名桃汛、桃花汛、桃花水,汛期大概在清明節(jié)后二十日。第二汛叫伏汛,汛期在春汛后至立秋前。第三汛叫秋汛,汛期在伏汛后至霜降前。參閱 清 朱扆 《河防志》卷五。
《漢語大詞典》:芳春節(jié)(芳春節(jié))
道教以農(nóng)歷二月八日為“芳春節(jié)”。 明 謝肇淛 《五雜俎·天部二》:“按道經(jīng)以二月一日為天正節(jié),八日為芳春節(jié)?!?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歲時(shí)·二月:“道經(jīng)二月八日為芳春節(jié)。 玉晨大道君 登 玉霄琳房 ,四盼天下?!?/div>
《國語辭典》:社戲(社戲)  拼音:shè xì
舊日村里中,迎神賽會(huì)時(shí)演出的野臺(tái)戲。
《國語辭典》:尾牙  拼音:wěi yá
農(nóng)歷十二月十六日的俗稱。相對(duì)于農(nóng)歷二月初二的「頭牙」。參見「尾迓」條。
《國語辭典》:杏月  拼音:xìng yuè
舊歷二月。
分類:舊歷二月
《漢語大詞典》:獻(xiàn)生子(獻(xiàn)生子)
唐 宋 以來的一種民間風(fēng)俗。在農(nóng)歷二月初一的中和節(jié),以青囊盛五谷瓜果種子,互相贈(zèng)送。新唐書·李泌傳:“ 泌 謂:‘廢正月晦,以二月朔為中和節(jié)……民間以青囊盛百穀瓜果種相問遺,號(hào)為獻(xiàn)生子?!?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馀·熙朝樂事:“二月朔日, 唐 宋 時(shí)謂之中和節(jié),今雖不舉,而民間猶以青囊盛五穀瓜果之種相遺,謂之獻(xiàn)生子?!?/div>
《國語辭典》:頭牙(頭牙)  拼音:tóu yá
牙是「迓」的訛寫。農(nóng)歷二月初二的迓禮,稱為「頭迓」。參見「頭迓」條。
《國語辭典》:花朝日  拼音:huā zhāo rì
相傳陰歷二月十二日或十五日為百花的生日,稱為「花朝日」?!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七:「到了花朝日,孟沂要?dú)w省父母?!挂卜Q為「花朝」。
《漢語大詞典》:鴛鴦花(鴛鴦花)
(1).指石楠花。石楠正、二月間開花,冬有二葉為花苞,一花六葉,成對(duì)而生。故稱。 唐 孟郊 《和宣州錢判官使院廳前石楠樹》:“鴛鴦花數(shù)重,翡翠葉四鋪。”
(2).紅豆蔻花的別稱。因每蕊心有兩瓣相并,故名。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三:“友人言:此花(紅豆蔻花) 京口 最多,亦名鴛鴦花。凡媒妁通信與郎家者,輙贈(zèng)一枝為信?!?/div>
《國語辭典》:觀音素(觀音素)  拼音:guān yīn sù
民間相傳觀世音菩薩誕生、得道、升天的日子,分別是農(nóng)歷的二、六、九月的十九日,這三天都有熱烈的慶?;顒?dòng)。一般禮拜觀音的人,從二月一日至十九日、六月一日至十九日、九月一日至十九日,都以齋戒沐浴來表示對(duì)觀音的尊敬,這三次長素就稱為「觀音素」。如:「我吃的是觀音素,明天就開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