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五花結(jié)隊
 
五家車馬如水

相關(guān)人物
李隆基(唐玄宗)
 
楊國忠
 
楊玉環(huán)(楊貴妃)


《舊唐書》卷五十一〈后妃列傳上·玄宗楊貴妃〉~279~
玄宗每年十月幸華清宮,國忠姊妹五家扈從,每家為一隊,著一色衣,五家合隊,照映如百花之煥發(fā),而遺鈿墜?,瑟瑟珠翠,璨芳馥于路。
《楊太真外傳》
上每年冬十月,幸華清宮,常經(jīng)冬還宮闕,去即與妃同輦。華清宮有端正樓,即貴妃梳洗之所;有蓮花湯,即貴妃澡沐之室。國忠賜第在宮東門之南,虢國相對。韓國、秦國,甍棟相接。天子幸其第,必過五家,賞賜燕樂。扈從之時,每家為一隊,隊著一色衣。五家合隊相映,口百花之煥發(fā)。遺鈿,墜舄,瑟瑟珠翠,燦于路歧可掬。曾有人俯身一窺其車,香氣數(shù)日不絕。駝馬千馀頭匹。以劍南旌節(jié)器仗前驅(qū)。出有餞飲,還有軟腳。遠(yuǎn)近餉遺珍玩狗馬,閹侍歌兒,相望于道。
《漢語大詞典》:五家
(1).五戶。古代以為戶籍編制的基層單位。 周 代以五家為一比, 春秋 時 齊國 管仲 以五家為一軌。周禮·地官·大司徒:“令五家為比,使之相保。”管子·小匡:“制五家為軌,軌有長,六軌為邑?!?br />(2).指 黃帝 、 高陽 、 高辛 、 唐堯 、 虞舜 五帝。史記·天官書論:“自初生民以來,世主曷嘗不歷日月星辰?及至五家、三代,紹而明之?!?張守節(jié) 正義:“五家, 黃帝 、 高陽 、 高辛 、 唐 虞 、 堯 舜 也?!?br />(3).指 黃帝 、 顓頊 、 夏 、 殷 、 周 五代的歷法。史記·太史公自序:“五家之文怫異,維 太初 之元論?!?張守節(jié) 正義:“五家謂 黃帝 、 顓頊 、 夏 、 殷 、 周 之歷?!?br />(4).指傳春秋的 左氏 、 公羊氏 、 穀梁氏 、 鄒氏 、 夾氏 五人。 何休 《〈公羊傳〉序》“傳春秋者非一” 唐 徐彥 疏:“舊云,傳春秋者非一者,謂本出 孔子 ,而《傳》五家。”參閱 唐 陸德明 經(jīng)典釋文卷一。
(5).指治春秋穀梁傳的 尹更始 、 劉向 、 周慶 、 丁姓 、 王彥 五人。后漢書·賈逵傳:“雖為古學(xué),兼通五家《穀梁》之説?!?李賢 注:“五家,謂 尹更始 、 劉向 、 周慶 、 丁姓 、 王彥 等,皆為《穀梁》?!?br />(6).謂五行家。后漢書·桓郁傳:“帝自制《五家要説章句》,令 郁 校定於 宣明殿 ?!?李賢 注:“此言‘五家’,即謂五行之家也?!?br />(7).指 北周 、 北齊 、 南朝 梁 、 南朝 陳 、 隋 五朝。新唐書·令狐德棻傳:“議者以 魏 有 魏收 , 魏澹 二家,書為已詳,惟五家史當(dāng)立。 德棻 更與秘書郎 岑文本 、殿中侍御史 崔仁師 次 周 史,中書舍人 李百藥 次 齊 史,著作郎 姚思廉 次 梁 、 陳 二史,秘書監(jiān) 魏徵 次 隋 史,左僕射 房玄齡 總監(jiān)。脩撰之原,自 德棻 發(fā)之。”
(8).今文經(jīng)學(xué)家指 唐 、 虞 、 夏 、 殷 、 周 五代。 清 劉書年 《周時書分四代》:“三科之條,五家之教。三科,謂 虞 、 夏 一科, 商 一科, 周 一科也。古文家説也。五家,謂 唐 一家, 虞 一家, 夏 一家, 殷 一家, 周 一家也。今文家説也?!?章炳麟 《訄書·正名雜義》:“夫三科五家,文質(zhì)各異?!?/div>
《漢語大詞典》:五家七宗
佛教禪宗宗派。五家,指溈仰、臨濟(jì)、曹洞、云門、法眼五宗。臨濟(jì)宗后又分為黃龍、楊歧兩派,與上述五家并稱“七宗”。 呂澂 《中國佛學(xué)源流略講》第九講:“最后五家七宗只剩下濟(jì),曹兩家,而曹洞宗的勢力始終不能和臨濟(jì)宗相比?!眳⒁姟?五宗 ”。
《國語辭典》:五宗  拼音:wǔ zōng
1.五服以內(nèi)的親屬。指高祖、曾祖、祖、父、己身五代?!段倪x。陳琳。為袁紹檄豫州文》:「所愛光五宗,所怨滅三族?!贡饼R。顏之推觀我生賦〉:「疇百家之或在,覆五宗而剪焉?!?br />2.同母者為一宗。五宗,一父五母所生的子女。見《史記。卷五九。五宗世家》。
《漢語大詞典》:保伍
1.古代民人五家為伍,又立保相統(tǒng)攝,因以“保伍”泛稱基層戶籍編制。 宋 曾鞏 《陳康民管勾永興等路常平制》:“勑具官某等:朕為保伍之法,寓耕戰(zhàn)之政,典農(nóng)之官屬以兼領(lǐng)?!?span id="i2gw8w2" class="book">《宋史·食貨志上一》:“給授桑土,潛擬井田,營造室居,使立保伍?!?span id="0qsusgi" class="book">《明史·詹兆恒傳》:“時 江 北民避亂,盡走 南京 。 兆恆 慮賊諜闌入,處之城外,為嚴(yán)保伍,察非常,奸宄無所匿。”
2.指根據(jù)戶籍制度將居民組織起來。 宋 葉適 《役法》:“蓋昔者保伍其民而有保正副,將以兵法部勒其下。”
3.指編組在同一基層戶籍單位中的鄰里居民。宋史·度宗紀(jì):“﹝ 咸淳 九年五月﹞丁卯,申禁奸民妄立經(jīng)會,私創(chuàng)庵舍,以避征徭,保伍容芘不覺察,坐之?!?/div>
《漢語大詞典》:什伍
(1).古代軍隊編制,五人為伍,十人為什,稱什伍。亦泛指軍隊的基層建制。禮記·祭義:“軍旅什伍,同爵則尚齒,而弟達(dá)乎軍旅矣?!?鄭玄 注:“什伍,士卒部曲也。” 孔穎達(dá) 疏:“五人為伍,二伍為什?!?唐 柳宗元 《貞符》:“然后強有力者出而治之,往往為曹於險阻,用號令起,而君臣什伍之法立?!?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九:“ 藝祖 平定天下,悉招聚四方無賴不逞之人,刺以為兵,連營以居之,什伍相制,束以軍法。”
(2).古代戶籍編制,五家為伍,十戶為什,相聯(lián)相保。管子·立政:“十家為什,五家為伍,什伍皆有長焉?!?span id="guyaqi2" class="book">《史記·商君列傳》:“令民為什伍,而相牧司連坐?!?司馬貞 索隱引 劉氏 云:“五家為保,十保相連?!?張守節(jié) 正義:“或為十保,或為五保?!?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后漢書·左雄傳》:“縣設(shè)令長,郡置守尉,什伍相司,封豕其民。”續(xù)資治通鑒·宋寧宗嘉定五年:“為之具田器,貸種糧,相其險易,聚為室廬,聯(lián)以什伍,教以擊刺,或鄉(xiāng)為一團(tuán),里為一社?!?/div>
《漢語大詞典》:一比
(1). 周 代地方的基層組織,五家為一比。《周禮·夏官·序官》“五人為伍” 漢 鄭玄 注:“伍一比……家所出一人”。
(2).封建時代的刑名,指一次拷打追比。《醒世姻緣傳》第六三回:“這 素姐 又甚是惡毒,一日一比,也就打得身無完膚?!?span id="g42ssmc" class="book">《儒林外史》第八回:“三日五日一比。用的是頭號板子,把兩根板子拿到內(nèi)衙上秤,較了一輕一重,都寫了暗號在上面?!?/div>
《國語辭典》:伍長(伍長)  拼音:wǔ zhǎng
職官名:(1)古代軍制以五人為一伍,一伍之長,稱為「伍長」。也稱為「五百」、「伍伯」。(2)古代戶籍以五戶為伍,五戶之長,稱為「伍長」。也稱為「五百」、「伍伯」。
《漢語大詞典》:同伍
同一伍的人。古時軍隊五人為伍,戶籍五家為伍。《晉書·刑法志》:“謀反之同伍,實不知情,當(dāng)從刑。”《唐律疏議·斗訟四·強盜殺人》:“諸強盜及殺人賊發(fā),被害之家及同伍,即告其主司?!?/div>
《漢語大詞典》:率正
率長。古代戶籍編制,五家為軌,六軌為邑,十邑為率,率有長。見管子·小匡。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相勝:“夫木者農(nóng)也,農(nóng)者民也,不順如叛,則命司徒誅其率正矣,故曰金勝木。”
《國語辭典》:臨濟(jì)宗(臨濟(jì)宗)  拼音:lín jì zōng
中國佛教禪宗之一派。唐代禪師義玄從黃檗禪師得法后,在唐大中八年(西元854)到鎮(zhèn)州,于滹沱河邊建立臨濟(jì)禪院,舉揚宗風(fēng),廣接徒眾。宗派也因寺而得名。弟子有灌溪志聞、寶壽沼、三圣慧然、興化存獎等多人。到宋初,更分出黃龍、楊岐兩支派。臨濟(jì)宗自義玄以來,門徒繁盛,未曾斷絕,并東傳日本。此宗接引學(xué)人的方法,單刀直入,機鋒峻烈,從義玄以棒喝,到看話頭,都是用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剿絕思惟,使入無分別的境地。這是本宗的特色。
《漢語大詞典》:符伍
古制,居民五家,共同簽具一份連保連坐契約以相檢束,稱為符伍。宋書·王弘傳:“左丞 孔默之 議:‘君子小人,既雜為符伍,不得不以相檢為義?!?span id="wsogao6" class="book">《南史·王儉傳》:“時都下舛雜,且多姦盜,上欲立符伍,家家以相檢括。 儉 諫曰:‘京師翼翼,四方是湊,必也持符,於事既煩,理成不曠?!?/div>
《漢語大詞典》:編伍(編伍)
(1).猶編戶。古代戶籍編制,五家為伍。 明 張溥 《五人墓碑記》:“而五人生於編伍之間,素不聞之訓(xùn),激昂大義,蹈死不顧,亦曷故哉?”
(2).猶編管。 明 陸垹 《簣齋雜著·時務(wù)策》:“刑罰,則以刑之,輕者笞掠,重者編伍,其尤重者抵死?!?/div>
《國語辭典》:曹洞宗  拼音:cáo dòng zōng
中國禪宗五家之一。由唐代洞山良價和曹山本寂師徒所創(chuàng)。屬南宗青原法系。思想承石頭希遷即事而真的見解,也就是從個別事物上,顯現(xiàn)本然無別的理體。到良價從而發(fā)展五位君臣的說法。本寂則是大振曹洞宗風(fēng)的人。此后此宗風(fēng)行天下。南宋日僧道元入宋,從如凈禪師受法,為日本曹洞宗之始。在禪宗五家中,只有曹洞宗和臨濟(jì)宗法脈不絕,直到現(xiàn)代。
《漢語大詞典》:云門宗(雲(yún)門宗)
中國 佛教禪宗南宗五家之一。 五代 文偃 (公元864-949年)創(chuàng)建于 韶州 云門山 (今 廣東省 乳源瑤族自治縣 北),故名。在 北宋 與臨濟(jì)宗并盛,至 南宋 時衰落不傳。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七章第二節(jié):“南宗大師云門宗創(chuàng)始人 文偃 作《北邙行》,不像 遺則 那樣自稱吾知之矣?!?/div>
《國語辭典》:法眼宗  拼音:fǎ yǎn zōng
中國佛教中禪宗五家之一。由五代文益禪師創(chuàng)立。因文益的謚號──大法眼禪師而得名。是禪宗五家中最晚成立的宗派。宗風(fēng)簡明的地方似云門;細(xì)密的地方類似曹洞,思想的特色主張一切現(xiàn)成。在宋初曾盛極一時,但到了宋代中葉,法脈就斷絕了。其間不過一百年。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文益、德韶、延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