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五時(五時)
(1).謂春、夏、季夏、秋、冬五個時令。泛指一年四季。呂氏春秋·任地:“五時見生而樹生,見死而穫死?!?高誘 注:“五時,五行生殺之時也。” 陳奇猷 校釋:“五時者,春、夏、秋、冬、季夏也。本書《十二紀(jì)》,春屬木,夏屬火,秋屬金,冬屬水,而於《季夏》之末別出中央土一節(jié),是以木、火、金、水、土五行配屬春、夏、秋、冬四季,即所謂五時也?!?span id="b0orkyo" class="book">《隋書·王劭傳》:“伏愿遠(yuǎn)遵先圣,於五時取五木以變火,用功甚少,救益方大。”
(2).佛教語。天臺宗謂佛陀從成道至涅槃所說之法,可以分為五個時期,即華嚴(yán)時、鹿苑時、方等時、般若時和法華涅槃時。 南朝 梁 劉孝標(biāo) 《〈昭明太子集〉序》:“五時密教,月猶鏡象;一乘妙旨,觀若掌珠?!?清 龔自珍 《總正歷代所譯一切經(jīng)》:“ 釋迦 既沒, 阿難 結(jié)集 釋迦 一代五時之教。”
《漢語大詞典》:十五時(十五時)
《淮南子·天文》分一日一夜為十五時,名稱是: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食、隅中、正中、小還、餔時、大還、高舂、下舂、縣(懸)車、黃昏、定昏。參見“ 十二時 ”。
《國語辭典》:十二時(十二時)  拼音:shí èr shí
1.古人分一天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等十二個時辰。
2.全天。唐。王維 送楊長史赴果州詩:「鳥道一千里,猿聲十二時?!埂端问贰>砣宋濉8疬泜鳌罚骸甘r中,莫欺自己?!?br />3.詞牌名。宋鼓吹四曲之一。此調(diào)有仄韻、平韻兩體。
《漢語大詞典》:五時衣(五時衣)
古代分別在五個時節(jié)所穿的五種不同顏色的衣服。后漢書·東平憲王蒼傳:“乃閲 陰太后 舊時器服,愴然動容,乃命留五時衣各一襲?!?李賢 注:“五時衣謂春青,夏朱,季夏黃,秋白,冬黑也?!?span id="pahuqle" class="book">《宋書·百官志上》:“乃出天子所服五時衣,以賜尚書令僕。”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五時衣:“今 江 南人,嫁娶新婦,必有五時衣?!?/div>
《漢語大詞典》:五時節(jié)(五時節(jié))
謂端陽節(jié)。 馬駿聲 《端陽赫麗樓獨酌》詩:“異鄉(xiāng)初度五時節(jié),濁酒難降十地魔。”
分類:端午
《漢語大詞典》:五時雞(五時雞)
夜間能按更報時的雞。 漢 郭憲 洞冥記卷三:“有司夜雞,隨鼓節(jié)而鳴不息,從夜至?xí)裕桓鼮橐宦?,五更為五聲。亦曰五時雞?!?清 黃遵憲 《山歌》之三:“挽水西流想無法,從今不養(yǎng)五更雞。”
分類:報時晚上
《漢語大詞典》:五時車(五時車)
見“ 五時副車 ”。
《漢語大詞典》:五時副車(五時副車)
古代隨從帝王車駕的五色副車。亦稱“ 五時車 ”、“ 五帝車 ”。 漢 蔡邕 獨斷卷下:“上所乘曰金根車,駕六馬。有五色安車、五色立車各一,皆駕四馬,是謂五時副車。”晉書·輿服志:“坐乘者謂之安車,倚乘者謂之立車……有青立車、青安車、赤立車赤安車、黃立車、黃安車、白立車、白安車、黑立車、黑安車,合十乘,名為五時車,俗謂之五帝車。”隋書·禮儀志五:“俗人名曰五帝車者,蓋副車也?!?/div>
《漢語大詞典》:五時副車(五時副車)
古代隨從帝王車駕的五色副車。亦稱“ 五時車 ”、“ 五帝車 ”。 漢 蔡邕 獨斷卷下:“上所乘曰金根車,駕六馬。有五色安車、五色立車各一,皆駕四馬,是謂五時副車。”晉書·輿服志:“坐乘者謂之安車,倚乘者謂之立車……有青立車、青安車、赤立車赤安車、黃立車、黃安車、白立車、白安車、黑立車、黑安車,合十乘,名為五時車,俗謂之五帝車?!?span id="sgrsde7" class="book">《隋書·禮儀志五》:“俗人名曰五帝車者,蓋副車也?!?/div>
《分類字錦》:隨五時色(隨五時色)
文獻(xiàn)通考:永平二年,詔有司若冠通天冠,服深衣之制,有袍,隨五時色。
分類:法服
《國語辭典》:三不五時(三不五時)  拼音:sān bù wǔ shí
閩南方言。指時常。如:「他三不五時到附近和鄰居聊天。」
《國語辭典》:得道  拼音:dé dào
1.行事合于正道。《孟子。公孫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尋獲道路?!俄n非子。說林》:「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br />3.道家指道術(shù)修鍊完成?!侗阕?。內(nèi)篇。明本》:「上士得道于三軍,中士得道于都市,下士得道于山林?!?br />4.佛家謂證悟、解脫煩惱。南朝陳。文帝〈大通方廣懺文〉:「聞名者離塵,受持者得道?!?/div>
《國語辭典》:得道多助  拼音:dé dào duō zhù
站在正義的一方行事,就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幫助。《孟子。公孫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div>
《國語辭典》:五味  拼音:wǔ wèi
甜、酸、苦、辣、咸五種滋味?!抖Y記。禮運(yùn)》:「五味、六和、十二食,還相為質(zhì)也。」《淮南子。原道》:「無聲而五音鳴焉,無味而五味形焉,無色而五色成焉?!?/div>
《國語辭典》:申時(申時)  拼音:shēn shí
舊式計時法,指下午三點到五點的時間。
《漢語大詞典》:犯卯
超過卯時。凌晨五時至七時為卯時。 唐 馬異 《暮春醉中寄李干秀才》詩:“歡異且交親;酒生開甕春。不須愁犯卯,且乞醉過申?!?清 朱彝尊 《柳巷杏花歌同嚴(yán)中允錢編修作》:“朝從 潞河 還,犯卯酒未醒?!?/div>
《漢語大詞典》:哺時(餔時)
午后三時至五時,傍晚。《淮南子·天文訓(xùn)》:“﹝日﹞至于 悲谷 ,是謂餔時。”漢書·王莽傳下:“乃壬午餔時,有列風(fēng)雷雨發(fā)屋折木之變。”
《國語辭典》:五功  拼音:wǔ gōng
回教徒修持的功夫。以時念真宰、日禮五時、歲齋一月、歲捐課財、朝覲天方,合稱為念、禮、齋、課、朝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