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80,分19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交親
近遠
親舊
自己
可親
疏遠
相于
親疏
親親
親賢
不親
無親
親近
親民
親愛
《漢語大詞典》:交親(交親)
(1).謂相互親近,友好交往。荀子·不茍:“交親而不比?!?唐 羅隱 《東歸》詩:“雙闕往來慙請謁, 五湖 歸后恥交親。”
(2).親戚朋友。 漢 趙曄 吳越春秋·闔閭內(nèi)傳:“ 吳 不信前日之盟,棄貢賜之國而滅其交親。” 明 劉基 《門有車馬客行》:“居家倚骨肉,出家倚交親?!?清 顧炎武 《贈路光祿太平》詩:“節(jié)俠多 燕 趙 ,交親即弟兄。”
《漢語大詞典》:近遠(近遠)
(1).指親近或疏遠的人。漢書·公孫弘傳:“其性意忌,外寬內(nèi)深。諸常與 弘 有隙,無近遠,雖陽與善,后竟報其過,殺 主父偃 ,徙 董仲舒 膠西 ,皆 弘 力也?!?br />(2).近處和遠處。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颯秣建國:“進止威儀,近遠取則。其王豪勇,鄰國承命?!?清 宋之繩 《梅花》詩:“漠漠凍云連近遠,荒荒野月照清寒。”
(3).謂遠近的程度。 晉 木華 《海賦》:“徒識觀怪之多駭,乃不悟所歷之近遠?!?span id="hkst1r4" class="book">《敦煌變文集·李陵變文》:“ 李陵 問:‘火去此門近遠?’左右報言:‘火去此間一里。’” 宋 陳克 《謁金門》詞:“消息不知郎近遠,一春長夢見?!?br />(4).偏義復(fù)詞。謂遠。 元 無名氏 《替殺妻》楔子:“不多近遠有個員外,待要結(jié)義小人做兄弟。” 元 無名氏 《千里獨行》楔子:“[ 張虎 云:] 張飛 言道, 曹丞相 軍馬,偌近遠來到這里,人困馬乏,他要今晚夜間,領(lǐng)兵來偷營刼寨?!?/div>
《漢語大詞典》:親舊(親舊)
(1).親近舊臣。國語·周語中:“王曰:‘利何如而內(nèi),何如而外?’對曰:‘尊貴,明賢,庸勛,長老,愛親,禮新,親舊。’”三國志·魏志·何夔傳:“蓋禮賢親舊,帝王之常務(wù)也?!?br />(2).猶親故。三國志·魏志·王朗傳:“雖流移窮困,朝不謀夕,而收卹親舊,分多割少,行義甚著?!?span id="hxygemh" class="book">《新唐書·崔祐甫傳》:“帝嘗謂曰:‘人言卿擬官多親舊,何耶?’” 魯迅 《華蓋集·補白》:“譬如說到家族親舊,書上就有許多好看的形容詞:慈呀,愛呀,悌呀?!?/div>
《國語辭典》:自己  拼音:zì jǐ
1.本身?!度龂萘x》第一一回:「然后命糜竺赍書赴北海,自己率眾守城,以備攻擊?!埂都t樓夢》第五七回:「黛玉不時遣雪雁來探消息,這邊事務(wù)盡知,自己心中暗嘆。」
2.北平方言。指親近、親密。
《國語辭典》:可親(可親)  拼音:kě qīn
可以親近?!缎绿茣>矶?。奸臣傳上。李林甫傳》:「面柔令,初若可親,既崖阱深阻,卒不可得也?!?/div>
分類:可親親近
《國語辭典》:疏遠(疏遠)  拼音:shū yuǎn
遠離而不親近?!度龂萘x》第五五回:「今若以華堂大廈,子女金帛,令彼享用,自然疏遠孔明、關(guān)、張等,使彼各生怨望,然后荊州可圖也。」《紅樓夢》第六回:「親戚們不大走動,都疏遠了?!挂沧鳌甘桢选埂?/div>
《國語辭典》:相于(相於)  拼音:xiāng yú
1.誠厚相待。漢。王符《潛夫論。釋難》:「夫堯舜之相于人也,非戈與伐也?!谷龂骸7睔J〈定情〉詩:「何以結(jié)相于?金薄畫搔頭?!?br />2.相親近。唐。杜甫贈李八秘書別〉詩:「此行非不濟,良友昔相于。」
分類:相親親近
《國語辭典》:親疏(親疏)  拼音:qīn shū
親近與疏遠。《漢書。卷一○○。敘傳上》:「因召宗族,各以親疏加恩施,散數(shù)百金。」
《漢語大詞典》:親親(親親)
(1).愛自己的親屬。詩·小雅·伐木序:“親親以睦友,友賢不棄,不遺故舊,則民德歸厚矣?!?孔穎達 疏:“既能內(nèi)親其親以使和睦,又能外友其賢而不棄,不遺忘久故之恩舊而燕樂之?!?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漢書·翼奉傳》:“古者朝廷必有同姓以明親親,必有異姓以明賢賢,此圣王之所以大通天下也?!?唐 韓愈 《送浮屠文暢師序》:“圣人者立,然后知宮居而粒食,親親而尊尊,生者養(yǎng)而死者藏。”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六:“ 高愚溪 到底不往女兒家去,善終於姪兒 高文明 之家。所剩之物盡歸姪兒,也是 高文明 一點親親之念不衰,畢竟得所報也。”
(2).親屬;親戚。漢書·哀帝紀(jì):“ 漢 家之制,推親親以顯尊尊?!?顏師古 注:“天子之至親,當(dāng)極尊號。”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賢媛:“汝若不與吾家作親親者,吾亦不惜餘年。” 前蜀 貫休 《施萬病丸》詩:“賢守運心亦相似,不吝親親拘子子。曾聞古德有深言,由來大士皆如此?!?br />(3).對心上人的昵稱。 明單本《蕉帕記·采真》:“見燈光閃畫樓,試問親親,果就來否?” 明 馮夢龍 《掛枝兒·調(diào)情》:“俊親親,奴愛你風(fēng)情俏。”
(4).至親;非常親愛。二刻拍案驚奇卷三:“是你的親親表妹 桂娘子 的。難道你倒不曉得!”紅樓夢第四七回:“好親親的姨太太,姨祖宗!”
(5).猶親熱,親切。 陳登科 《活人塘》六:“連長一頭跳下去,親親抱住他:‘你是黨的……’嗓子再也喊不出聲音了。”
(6).親近,接近。 宋 梅堯臣 《飲韓仲文家》詩:“是非不親親,笑語何落落。夜歸歡有餘,孩稚扶仍噱。”
《國語辭典》:親賢(親賢)  拼音:qīn xián
親近賢人。《禮記。表記》:「今父之親子也,親賢而下無能。」《孔子家語。卷一。王言解》:「上親賢則下?lián)裼?,上好德則下不隱?!?/div>
《漢語大詞典》:不親(不親)
(1).不親近;不親睦。《書·舜典》:“帝曰:‘ 契 ,百姓不親,五品不遜,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寬?!?span id="ly3izzi" class="book">《史記·楚世家》:“夫弒共主,臣世君,大國不親;以眾脅寡,小國不附。” 明 劉基 《郁離子·道術(shù)》:“上罔下則不親,下罔上則不孫?!?br />(2).不接觸;不接近。孟子·離婁上:“ 淳于髡 曰:‘男女授受不親,禮與?’ 孟子 曰:‘禮也?!?清 王韜 《淞隱漫錄·王蓮舫》:“惟是男女授受不親,雖周旋于患難之間,不敢不謹?!?郁達夫 《遲桂花》:“但因這許多年數(shù)的不看報,不識世務(wù),不親筆硯的緣故,終于下了好幾次決心,而仍不敢把這心愿來實現(xiàn)?!?br />(3).不親身力行。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曰:不躬不親,庶民不信。”《詩·小雅·節(jié)南山》作“弗躬弗親”。
《漢語大詞典》:無親(無親)
(1).猶言沒有偏愛。《書·蔡仲之命》:“皇天無親,惟德是輔?!?span id="cxibebr" class="book">《老子》:“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河上公 注:“天道無有親疎,唯與善人?!?span id="omadww6" class="book">《后漢書·李固傳》:“天道無親,可謂祇畏。”
(2).沒有親近、貼心的人。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惠 懷 無親,外內(nèi)棄之?!?br />(3).不近人情;苛刻。史記·張儀列傳:“夫 趙王 之狠戾無親,大王之所明見,且以 趙王 為可親乎?”晉書·呂光載記:“ 商鞅 之法至峻,而兼諸侯; 吳起 之術(shù)無親,而 荊 蠻以霸?!?span id="qwpurrr" class="book">《宋書·晉熙王昶傳》:“ 晉熙太妃 謝氏 ,沉刻無親,物理罕比?!?/div>
《國語辭典》:親近(親近)  拼音:qīn jìn
1.親善接近?!妒酚洝>戆税?。蒙恬傳》:「親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則參乘,入則御前。」《紅樓夢》第三二回:「你既拿小姐的款,我怎么敢親近呢!」
2.親信的臣子。《商君書。修權(quán)》:「賞厚而利,刑重而威,必不失疏遠,不違親近。」
《國語辭典》:親民(親民)  拼音:qīn mín
1.親近民眾,使民日新其德。《禮記。大學(xué)》:「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2.愛民。《管子。形勢解》:「蒞民如父母,則民親愛之。道之純厚,遇之有實,雖不言曰吾親民,而民親矣。」
《國語辭典》:親人(親人)  拼音:qīn rén
關(guān)系親近的親屬?!冻蹩膛陌阁@奇》卷三八:「今見父親認道,只有引孫是親人,故此請了他來家。」《紅樓夢》第五八回:「倘若不叫上他父母親人來,只怕有混帳人頂名冒領(lǐng)出去?!?/div>
《國語辭典》:親愛(親愛)  拼音:qīn ài
1.至親好友?!段倪x。曹植。贈白馬王彪詩》:「郁紓將難進,親愛在離居。」唐。裴铏《傳奇。裴航》:「遂贈藍田美玉十斤、紫府云丹一粒,敘話永日,使答書于親愛?!?br />2.關(guān)系密切、情感深厚。如:「親愛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