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韜鱗(韜鱗)
魚潛于深水。比喻人隱退深藏。 晉 葛洪 抱樸子·正郭:“若不能結蹤山客,離羣獨往,則當掩景淵洿,韜鱗括囊?!?/div>
《國語辭典》:亂嚼舌頭(亂嚼舌頭)  拼音:luàn jiáo shé tou
隨意說長道短,或揭人隱私,搬弄是非。如:「愛管閒事的人,總喜歡東家長西家短的亂嚼舌頭。」
《國語辭典》:茅山道士  拼音:máo shān dào shì
相傳漢景帝時茅盈及其弟固、衷三人隱于江蘇省句容縣東南的茅山,后得道。南朝梁陶弘景亦隱居于此,開道教茅山派。入唐后茅山道派為道教主流,凡茅山道士頗受貴族、名流尊重。至明、清茅山道士遂成為道士的泛稱。
《國語辭典》:話里套話(話里套話)  拼音:huà lǐ tào huà
1.談論某事時牽涉其他事項。如:「請你不要話里套話,模糊焦點。」
2.在談話中有意測知他人隱私。如:「警方審訊犯人時,常會話里套話,以尋找更多線索?!?/div>
《國語辭典》:拉老婆舌頭(拉老婆舌頭)  拼音:lā lǎo po shé tou
比喻搬弄是非,揭發(fā)人隱私。如:「做人要留點口德,不要到處拉老婆舌頭?!挂沧鳌咐囝^」、「老婆腋舌」。
《國語辭典》:揪尾巴  拼音:jiū wěi bā
比喻掌握他人隱藏而不欲人知的事。如:「凡事謹慎小心,避免被揪尾巴?!?/div>
《國語辭典》:公開審理(公開審理)  拼音:gōng kāi shěn lǐ
法院開庭審理訴訟案件時,除訴訟當事人、關系人之外,任何第三者亦可到場旁聽。也就是說整個訴訟程序的進行,是完全公開的。
《國語辭典》:蠹居棋處(蠹居棋處)  拼音:dù jū qí chǔ
蠹蟲的存在如棋子遍布棋盤。比喻壞人深入社會,散布各處。唐。韓愈潮州刺史謝上表〉:「孽臣奸隸,蠹居棋處?!?/div>
《漢語大詞典》:察見淵魚者不祥(察見淵魚者不祥)
古代諺語。明察太過,知道別人隱私者不祥。列子·說符:“ 周 諺有言:‘察見淵魚者不祥,知料隱匿者有殃。’” 魯迅 《兩地書·致許廣平八》:“由此可知見事太明,做事即失其勇, 莊子 (按當為 列子 )所謂‘察見淵魚者不祥’,蓋不獨謂將為眾所忌,且與自己的前進亦復大有妨礙也?!币嗍∽鳌?察淵魚 ”。 宋 劉克莊 《鵲橋仙·鄉(xiāng)守趙計院生日》詞:“從今也莫察淵魚,做到不忍欺田地?!?明 李贄 《史綱評要·漢紀·宣帝》:“好京兆,不免腰斬。察淵魚不祥,其然乎!”按,韓非子·說林上有“知淵中之魚者不祥”之語,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