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公涂(公塗)
公正之道。 三國 魏 嵇康 《釋私論》:“若質(zhì)乎中人之性,運乎在用之質(zhì),而棲心古烈,擬足公涂;值心而言,則言無不是;觸情而行,則事無不吉?!?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晉書·阮種傳》:“賢臣之於主,進則忠國愛人,退則砥節(jié)潔志,營職不干私義,出心必由公涂?!?/div>
分類:公正
《漢語大詞典》:的正
正確公正。《朱子全書》卷二八:“萬物至此,收歛成實,事理至此,無不的正。”
分類:正確公正
《漢語大詞典》:枉曲
謂違法曲斷;不公正。后漢書·王符傳:“中才以上,足議曲直,鄉(xiāng)亭部吏,亦有任決斷者,而類多枉曲,蓋有故焉?!?宋 范仲淹 《奏災(zāi)異后合行四事》:“州縣長吏及刑獄法官有用法枉曲侵害良善者,具事狀奏聞。”
《漢語大詞典》:心秤
比喻公正之心。謂其平如秤,故云。 唐 黃滔 《與南海韋尚書啟》:“將以鏘履聲而朝紫殿,擴心秤而啟洪鈞?!?唐 李潛 《和主司王起》:“文學(xué)宗師心秤平,無私三用佐貞明。”
分類:公正
《漢語大詞典》:平吏
公正的官吏。管子·明法解:“平吏之治官也,行法而無私,則姦臣不得其利焉?!?/div>
分類:公正官吏
《國語辭典》:告狀(告狀)  拼音:gào zhuàng
1.訴說事件的狀況。《魏書。卷一五。昭成子孫列傳。秦王翰》:「遂留聞?wù)伲职l(fā),踰墻告狀,太祖秘而恕之。」
2.請求司法機關(guān)審理案件。《紅樓夢》第一五回:「偏不許退定禮,就打官司告狀起來。那張家急了,只得著人上京來尋門路?!?br />3.向某人的尊長或上級投訴某人的罪行。如:「他受到欺負,卻因懼怕報復(fù)而不敢告狀?!?/div>
《漢語大詞典》:潔正(潔正)
清白公正。 清 姚鼐 《太常寺卿萊陽趙公遺像贊》:“察才百端,首身潔正?!?/div>
《漢語大詞典》:徐杜
唐 徐有功 和 杜景佺 的并稱。二人皆以治獄公正名世。新唐書·杜景佺傳:“入為司刑丞,與 徐有功 、 來俊臣 、 侯思止 專治詔獄,時稱‘遇 徐 杜 者生, 來 侯 者死?!?/div>
《漢語大詞典》:優(yōu)衷(優(yōu)衷)
平允公正。宋書·孝武帝紀:“水陸捕採,各順時月。官私交市,務(wù)令優(yōu)衷?!?/div>
分類:平允公正
《漢語大詞典》:平肅(平肅)
公正嚴肅。北史·高道悅傳:“詔曰:‘ 道悅 資性忠篤,稟操貞亮,居法樹平肅之規(guī),處諫著必犯之節(jié)?!?/div>
分類:公正嚴肅
《漢語大詞典》:直刑
公正的刑罰。國語·晉語三:“上有直刑,君之明也。” 韋昭 注:“直刑,言刑殺得正?!?/div>
分類:公正刑罰
《國語辭典》:白臉(白臉)  拼音:bái liǎn
1.國劇角色中,白面人物多扮演奸臣,后遂以此泛指一般奸詐的小人。如:「這傢伙是位大白臉,要小心!」
2.對立兩者中和善的一方。如:「為人父母教導(dǎo)小孩,要一個扮黑臉,一個扮白臉?!?/div>
《漢語大詞典》:底公
謂以公正自勉。底,通“ 砥 ”。新唐書·裴度傳:“帝嘗語:‘臣事君當(dāng)勵善底公,朕惡夫樹黨者?!?/div>
《漢語大詞典》:偏酷
不公正而嚴酷。 康有為 《大同書》戊部第六章:“既上承千萬年之舊俗,中經(jīng)數(shù)千年之禮教,下獲偏酷之國法,外得無量數(shù)有強力之男黨共守此私有獨得至樂之良法,惟有協(xié)力維持,日筑之使高,鑿之使深,加之使酷而已。”
《國語辭典》:包龍圖(包龍圖)  拼音:bāo lóng tú
包拯的別稱。參見「包拯」條。
《國語辭典》:包公  拼音:bāo gōng
包拯的別稱。參見「包拯」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