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dòng)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87
典故
1
詞典
9
分類詞匯
146
其它
31
共146,分10頁顯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2
3
4
5
下一頁
分類詞匯
公道
中允
公氣
通判
不平
無私
至公
公論
明鏡
端平
清平
公方
正法
鈞衡
公平
《國語辭典》:
公道
拼音:
gōng dào
1.正道。《漢書。卷七八。蕭望之傳》:「如是,則庶事理,公道立,奸邪塞,私權(quán)廢矣?!?br />2.大路?!俄n非子。內(nèi)儲(chǔ)說上》:「殷之法,棄灰于公道者,斷其手。」
《國語辭典》:
公道
拼音:
gōng dao
公平。《紅樓夢》第三六回:「須得環(huán)兄弟屋里也添上一個(gè),才公道均勻了?!?/div>
分類:
公道
公正
的確
公平
公共
道路
道理
實(shí)在
《國語辭典》:
中允
拼音:
zhōng yǔn
1.職官名。漢置,太子屬官。南朝宋、齊時(shí),改稱為「中舍人」。唐再改稱為「中允」,負(fù)責(zé)掌管侍從禮儀、審覈太子給皇帝的奏章文書、監(jiān)管用藥等事。明、清制與唐同,清末始廢。
2.公正誠實(shí)?!端螘>矶?。符瑞志上》:「體正而王,中允克明。」
分類:
官名
公正
太子
官屬
《漢語大詞典》:
公氣(公氣)
謂正大;公正。
《水滸傳》
第八二回:“ 宿太尉 回道:‘義士但且放心,只早早收拾朝京為上。軍馬若到京師,可先使人到我府中通報(bào)。俺先奏聞天子,使人持節(jié)來迎,方見十分公氣。’”
《官場現(xiàn)形記》
第十七回:“你不知道他們這些都老爺賣摺參人,同大老官們寫信,都與做買賣一樣,一兩銀子,就還你一兩銀子的貨;十兩銀子,就還你十兩銀子的貨:卻最為公氣,一點(diǎn)不肯騙人的?!?/div>
分類:
正
公正
《國語辭典》:
通判
拼音:
tōng pàn
職官名。宋初,為制衡各地權(quán)勢過大的藩鎮(zhèn),乃派朝臣通判府、州的軍事,和地方主官共同管理政事或職掌兵民獄訟,但實(shí)際上亦負(fù)有考察知府或知州忠貞程度的任務(wù)。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小官王仲賢,洛陽人氏,見任眉州通判?!埂队讓W(xué)瓊林。卷一。文臣類》:「郡宰別駕,乃稱『通判』。」
分類:
通判
官名
公正
裁決
初始
于諸
州府
共同
同處
政務(wù)
《國語辭典》:
不平
拼音:
bù píng
1.凹凸、不平坦?!段倪x。張衡。思玄賦》:「天蓋高而為澤兮,誰云路之不平?!?br />2.不公平?!稘h書。卷三一。陳勝項(xiàng)籍傳》:「項(xiàng)王為天下宰,不平。」
3.心中不滿意。含有氣憤的意味?!冻o。宋玉。九辯》:「貧士失職,而志不平。」《三國演義》第三三回:「眾將聞言,俱懷不平?!?br />4.身體不適。唐。徐堅(jiān)《初學(xué)記。卷一七。孝弟四。事對》:「郁察母顏色不平,輒復(fù)不食?!?/div>
分類:
不平
不和
不適
不均
憤慨
均平
不公
公正
不滿
事
人
《國語辭典》:
無私(無私)
拼音:
wú sī
公正不偏私?!蹲髠鳌3晒拍辍罚骸笜凡偻溜L(fēng),不忘舊也。稱大子,抑無私也。」唐。元稹〈和王侍郎酬廣宣上人觀放榜后相賀〉詩:「競走墻前希得俊,高縣日下表無私。」
分類:
無私
公正
有偏
自私
《國語辭典》:
至公
拼音:
zhì gōng
極為公平,毫無偏私?!豆茏印P蝿萁狻罚骸革L(fēng)雨至公而無私,所行無常,鄉(xiāng)人雖遇漂濡,而莫之怨也?!埂段倪x。劉琨。勸進(jìn)表》:「愿陛下存舜禹至公之情,狹巢由抗矯之節(jié),以社稷為務(wù),不以小行為先。」
分類:
科舉
公正
主考
考官
敬稱
大公無私
《國語辭典》:
公論(公論)
拼音:
gōng lùn
公眾或公正的評論。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王曰:『噫!其自有公論。』」《三國演義》第五一回:「都督此言,甚是公論?!?/div>
分類:
公正
公理
公眾
定理
評論
《國語辭典》:
明鏡(明鏡)
拼音:
míng jìng
1.清明的鏡子?!痘茨献印m真》:「莫窺形于生鐵,而窺形于明鏡者,以睹其易也。」唐。
李白
〈
將進(jìn)酒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br />2.比喻見解清晰。《南史。卷七六。隱逸傳下。陶弘景傳》:「弘景為人員通謙謹(jǐn),出處冥會(huì),心如明鏡,遇物便了。」《水滸傳》第八回:「恩相明鏡,念林沖負(fù)屈銜冤,小人雖是粗鹵軍漢,頗識(shí)些法度,如何敢擅入節(jié)堂?」
3.形容人的明曉。如:「別看他狀似癡呆,心卻像明鏡一般清明。」
分類:
明鏡
明亮
月
稱頌
鏡子
官吏
判案
公正
冤屈
《國語辭典》:
明鏡高懸(明鏡高懸)
拼音:
míng jìng gāo xuán
比喻官吏執(zhí)法嚴(yán)明,判案公正,或辦事明察秋毫,公正無私。元。關(guān)漢卿《望江亭》第四折:「呀,只除非天見憐,奈天天又遠(yuǎn)。今日個(gè)幸對清官,明鏡高懸?!埂度齻b五義》第八四回:「望乞眾位大人明鏡高懸,細(xì)細(xì)詳查是幸。」也作「高抬明鏡」、「秦庭朗鏡」、「秦鏡高懸」。
分類:
官吏
執(zhí)法
法嚴(yán)
嚴(yán)明
判案
公正
《漢語大詞典》:
端平
(1).公正允當(dāng)。
《
禮記·月令
》
:“﹝孟秋之月﹞決獄訟,必端平?!?鄭玄 注:“端,猶正也。” 孫希旦 集解:“端,謂明於曲直之辨而無所枉;平,謂得乎輕重之宜而無所頗?!?span id="611jdri" class="book">《
南齊書·張岱傳
》:“我為政端平,待物以禮,悔吝之事,無由而及。”
(2).整理統(tǒng)一。 秦
李斯
《瑯琊臺(tái)刻石》
:“端平法度,萬國之紀(jì),以明人事,合同父子。”
分類:
整理
公正
統(tǒng)一
允當(dāng)
《國語辭典》:
清平
拼音:
qīng píng
1.太平。《三國演義》第五六回:「欲春夏讀書,秋冬射獵,以待天下清平,方出仕耳?!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三一:「不知這些無主意的愚人,住此清平世界,還要從著白蓮教到處哨聚倡亂,死而無怨,卻是為何?」
2.純潔而和平。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閭丘沖?!箘⑿?biāo)注引荀綽〈兗州記〉:「沖清平有鑒識(shí),博學(xué)有文義?!?br />3.清廉公正。如:「清平政治」、「清平官吏」?!逗鬂h書。卷二五。卓魯魏劉列傳。魯恭》:「遷光祿勛,選舉清平,京師貴戚莫能枉其正?!?br />4.平靜?!段饔斡洝返谒摹鸹兀骸杆七@般清平之所,卻又恐嚇我,不時(shí)的嚷道有甚么妖精?!?/div>
分類:
清平
平靜
太平
廉潔
清和
和平
公正
平允
《國語辭典》:
公方
拼音:
gōng fāng
公平方正?!逗鬂h書。卷二六。牟融傳》:「司徒范遷薦融忠正公方,經(jīng)行純備?!?/div>
分類:
公正
公私合營
正方
立方米
方直
企業(yè)
中代
國家
《國語辭典》:
正法
拼音:
zhèng fǎ
1.正當(dāng)、平正的法則?!痘茨献?。兵略》:「立正法,塞邪隧,群臣親附,百姓和輯?!埂稘h書。卷六六。公孫賀等傳。贊曰》:「桑大夫據(jù)當(dāng)世,合時(shí)變,上權(quán)利之略,雖非正法,鉅儒宿學(xué)不能自解,博物通達(dá)之士也?!?br />2.對犯死罪者依法處決?!段拿餍∈贰返谌兀骸副澈笳f這些亂民拿住了,就該一齊正法,還分什么首從?」
3.真實(shí)的佛法?!栋⑴_(dá)磨俱舍論》卷二九:「佛正法有二,謂:教、證為體?!?/div>
分類:
正當(dāng)
正法
佛教語
政治
公正
指執(zhí)
法制
執(zhí)行
法術(shù)
法度
法則
依法
死刑
正宗
釋迦牟尼
制裁
辦理
左道
妖術(shù)
教法
外道
王弼
六本
《漢語大詞典》:
鈞衡(鈞衡)
(1).比喻國家政務(wù)重任。 唐
楊炯
《〈王勃集〉序》
:“幼有鈞衡之略,獨(dú)負(fù)舟航之用?!?span id="1skku0o" class="book">《三國演義》第一○四回:“臣 亮 賦性愚拙,遭時(shí)艱難,分符擁節(jié),專掌鈞衡,興師北伐,未獲成功。”
(2).喻指擔(dān)負(fù)國家政務(wù)重任的人。 宋
范仲淹
《遺表》
:“因懇避於鈞衡,爰就班於符竹?!?br />(3).比喻平衡公正。 唐
高適
《留上李右相》
詩:“鈞衡持國柄,柱石總賢經(jīng)?!?孫欽善 校注:“鈞衡:平衡,公正?!?/div>
分類:
國家
平衡
擔(dān)負(fù)
家政
負(fù)國
政務(wù)
公正
重任
人
《國語辭典》:
公平
拼音:
gōng píng
不偏私?!豆茏?。形勢》:「天公平而無私,故美惡莫不覆,地公平而無私,故大小莫不載?!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原來那吳太守是閩中一個(gè)名家,為人公平正直?!?/div>
分類:
公平
公正
偏袒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hào)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