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不宿
謂非其時(shí)。或謂過度而無節(jié)制。漢書·五行志上:“傳曰:田獵不宿,飲食不享,出入不節(jié),奪民農(nóng)時(shí),及有姦謀,則木不曲直?!?顏師古 注引 服虔 曰:“不得其時(shí)也。或曰,不豫戒曰不宿,不戒以其時(shí)也?!?王先謙 補(bǔ)注:“《續(xù)志》 劉 注引 鄭 注《大傳》曰:不宿,不宿禽也。角主天兵。周禮:四時(shí)習(xí)兵,因以田獵。《禮志》曰:天子不合圍,諸侯不掩羣,過此則暴天物,為不宿禽?!?/div>
《國語辭典》:臨期(臨期)  拼音:lín qí
屆時(shí)、到期?!缎咽篮阊?。卷二九。盧太學(xué)詩酒傲王侯》:「像汪知縣是個(gè)父母官,肯屈己去見個(gè)士人,豈不是件異事?誰知兩下機(jī)緣未到,臨期定然生出事故,不能相會(huì)?!埂都t樓夢(mèng)》第一三回:「此時(shí)若不早為后慮,臨期只恐后悔無益了?!?/div>
《漢語大詞典》:日錄
(1).史書記事的一種體例。記其事并記其時(shí)日。《公羊傳·隱公元年》“所見異辭,所聞異辭,所傳聞異辭” 漢 何休 注:“於所聞之世……大夫卒,無罪者日録,有罪者不日,略之?!?br />(2).指史官按日的記錄。宋史·周常傳:“陛下於災(zāi)暾可畏之候,暫停進(jìn)對(duì),亦人情之常;若著為定令,則必記於日録,傳之史筆?!?br />(3).猶日記。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四:“ 山谷 晚年作日録,題曰《家乘》。” 阿英 《敵后日記·〈廟灣紀(jì)程〉序》:“余自五月三十一日,離 泰州 前來軍部……諸凡海陸河川,風(fēng)雨晦暝,艱辛苦難,無不飽經(jīng)。故抵達(dá)軍本部 亭子港 以后,遂將途中日録,匯為一冊(cè)存之?!?/div>
《漢語大詞典》:傷麟(傷麟)
春秋·哀公十四年:“春,西狩獲麟?!?span id="bkcmqez" class="book">《公羊傳·哀公十四年》:“麟者仁獸也,有王者則至,無王者則不至。有以告者,曰:‘有麕而角者?!?孔子 曰:‘孰為來哉!孰為來哉!’反袂拭面,涕沾袍。 顏淵 死,子曰:‘噫,天喪予!’ 子路 死,子曰:‘噫,天祝予!’西狩獲麟, 孔子 曰:‘吾道窮矣!’”后以“傷麟”感嘆不得其時(shí),不能施行正道。 唐玄宗 《經(jīng)鄒魯祭孔子而嘆之》詩:“嘆鳳嗟身否,傷麟怨道窮。” 宋 范仲淹 《寄贈(zèng)林逋處士》詩:“朝廷唯薦鶚,鄉(xiāng)黨不傷麟。” 周詠 《去國吟》:“傷麟嘆鳳復(fù)奚為,摘瓜煮豆豈足悲。”參見“ 獲麟 ”。
《漢語大詞典》:獲麟(獲麟)
(1).指 春秋 魯哀公 十四年獵獲麒麟事。相傳 孔子 作春秋至此而輟筆。春秋·哀公十四年:“春,西狩獲麟。” 杜預(yù) 注:“麟者仁獸,圣王之嘉瑞也。時(shí)無明王出而遇獲, 仲尼 傷 周 道之不興,感嘉瑞之無應(yīng),故因《魯春秋》而脩中興之教。絶筆於‘獲麟’之一句,所感而作,固所以為終也。” 唐 李白 《古風(fēng)》之一:“希圣如有立,絶筆於獲麟。”
(2).指 春秋 末期。史記·太史公自序:“自獲麟以來四百有餘年,而諸侯相兼,史記放絶?!?span id="ldgqsce" class="book">《舊唐書·文苑傳上·王勃》:“﹝祖 通 ﹞依春秋體例,自獲麟后,歷 秦 漢 至於 后魏 ,著紀(jì)年之書,謂之元經(jīng)?!?梁啟超 《論中國學(xué)術(shù)思想變遷之大勢(shì)》第三章第一節(jié):“獨(dú)至獲麟以后,迄於 秦始 ,實(shí)為 中國 社會(huì)變動(dòng)最劇之時(shí)代。”
(3).指 漢武帝 太始 二年捕獲白麟事。《漢書·武帝紀(jì)》:“往者( 太始 二年)朕郊見上帝,西登 隴首 ,獲白麟以饋?zhàn)趶R?!?span id="qqitpov" class="book">《后漢書·班彪傳》:“ 孝武 之世,太史令 司馬遷 ……據(jù) 楚 漢 列國時(shí)事,上自 黃帝 ,下訖獲麟,作本紀(jì),世家、列傳、書、表凡百三十篇?!?br />(4).喻指著作的絕筆。 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立言上:“以有涯之生,逐無涯之智,余將養(yǎng)性養(yǎng)神,獲麟於《金樓》之制?!?唐 唐彥謙 《吊方干處士》詩之一:“別號(hào)行鳴雁,遺編感獲麟?!?/div>
《漢語大詞典》:迎梅雨
亦省作“ 迎梅 ”。 謂 江 南三月雨。其時(shí)梅子初生,故稱。埤雅·釋木:“故自 江 以南,三月雨謂之迎梅,五月雨謂之送梅。轉(zhuǎn) 淮 而北則否,亦梅至北方多變而成杏?!?明 謝肇淛 《五雜俎·天部二》:“田家忌迎梅雨。諺云:‘迎梅一寸,送梅一尺。’然南方驗(yàn),而北方不爾也。” 清 顧祿 清嘉錄·黃梅天:“ 項(xiàng)甌東 謂: 江 南以三月為迎梅雨,五月為送梅雨,遇雷電為斷霉。”一說,指入黃梅日之雨。見 清 顧祿 清嘉錄·黃梅天
《漢語大詞典》:潑火雨(潑火雨)
舊俗寒食節(jié)禁火,其時(shí)所下的雨叫“潑火雨”,也叫“清明雨”。 唐 唐彥謙 《上巳》詩:“微微潑火雨,草草踏青人?!?宋 梅堯臣 《依韻和長文紫微春雨》之一:“年年潑火雨,苦作清明寒。”說郛卷四八引 宋 侯延慶 《退齋雅聞錄》:“ 河朔 人謂清明雨為潑火雨,立夏為隔轍雨。”亦省作“ 潑火 ”。 宋 毛幵 《滿江紅》詞:“潑火初收,鞦韆外,輕煙漠漠?!?/div>
《漢語大詞典》:遺蠹(遺蠹)
亦作“遺蠧”。
(1).見“ 遺蠹 ”。 南朝 梁 陸倕 《新刻漏銘》:“ 建武 遺蠧, 咸和 餘舛,金筒方員之制,飛流吐納之規(guī),變律改經(jīng),一皆懲革?!?br />(2).指前代遺下的破舊器物。 南朝 梁 陸倕 《新刻漏銘》:“ 建武 遺蠧, 咸和 餘舛,金筒方員之制,飛流吐納之規(guī),變律改經(jīng),一皆懲革?!?br />(3).指前代留下的被蛀蝕的書籍。因其時(shí)間久長,書生蛀蟲,故稱。 唐 羅隱 讒書·代韋征君遜官疏:“臣少而孱病,自念材君不可攀望多士,退縮山野,掀攪遺蠹,無片言以裨教化,無一字以紀(jì)休明?!?br />(4).猶短缺。 清 顧炎武 《孝陵圖》詩:“若夫本衛(wèi)官,衣食久遺蠹,及今盡流冗,存兩千百戶?!?/div>
《漢語大詞典》:丁期
正當(dāng)其時(shí)。 漢 蔡邕 《上始加元服與群臣上壽表》:“伏惟陛下,應(yīng)天淑靈,丁期中興。”
《國語辭典》:乏月  拼音:fá yuè
陰歷四月。唐。韓鄂《四時(shí)纂要》:「是時(shí)也,是謂乏月,冬谷既盡,宿麥未登,宜賑乏絕,救饑窮。」
《國語辭典》:非草書(非草書)  拼音:fēi cǎo shū
書名。東漢趙壹撰,專抨擊草書。其時(shí)草書漸行,趙壹希望仍能重返倉頡、史籀等字體,但卻是勢(shì)所不許。故其文雖傳,其說終不能行。
《漢語大詞典》:天平地成
(1).謂 禹 治水成功,地正其勢(shì),天循其時(shí)。語出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夏書》曰‘地平天成’,稱也?!?杜預(yù) 注:“《夏書》,逸書。地平其化,天成其施,上下相稱為宜?!?span id="mqhgbmm" class="book">《孔子家語·五帝德》:“﹝ 舜 ﹞命二十二臣,率 堯 舊職,躬己而已,天平地成,巡守四海?!?br />(2).謂萬事安排妥當(dāng),天下太平。 南朝 陳 徐陵 《勸進(jìn)元帝表》:“其 文 昭 武 穆,跗萼也如彼;天平地成,功業(yè)也如此?!?/div>
《國語辭典》:懷才不遇(懷才不遇)  拼音:huái cái bù yù
懷有才能卻際遇不佳,不受重用?!队魇烂餮浴>砦?。窮馬周遭際賣?媼》:「眼見別人才學(xué)萬倍不如他的,一個(gè)個(gè)出身通顯,享用爵祿,偏則自家懷才不遇。」
《漢語大詞典》:鴻飛霜降(鴻飛霜降)
鴻雁為候鳥,每年深秋歸飛,其時(shí)開始霜降,因用以指時(shí)序的變化和年歲的更換。 清 蒲松齡 《與張歷友書》:“鴻飛霜降,不知幾度,云樹之思,無日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