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內洋
內海。 清 夏燮 中西紀事·粵東要撫:“ 香港 為商船駛進內洋必由之路。”
分類:內海
《國語辭典》:渤?! ?span id="icuiaol" class='label'>拼音:bó hǎi
1.海洋名。在東北方,以山東、遼東兩半島環(huán)抱而成,其外為黃海。遼寧、河北兩省及山東省北部都瀕臨此海。也稱為「北海」。
2.郡名。漢代設置,在今河北境內,并及山東境。
3.國名。參見「渤海國」條。
《國語辭典》:引水  拼音:yǐn shuǐ
1.導引水流。《三國志。卷二八。魏書。鄧艾傳》:「宜開河渠,可以引水澆溉。」唐。韓愈〈招楊之罘〉詩:「灑掃縣中居,引水經竹間。」
2.船舶進出港口或在江河、內海一定區(qū)域內航行時,經由熟悉航道的人員或有駕駛船舶經驗的人引領進出,以確保船舶的航行安全。也稱為「引航」。
《國語辭典》:外?! ?span id="2p6yrib" class='label'>拼音:wài hǎi
沿海以外的海面。如:「這艘船正在花蓮的外海捕魚。」
《國語辭典》:外洋  拼音:wài yáng
海外、外國?!段拿餍∈贰返谌鸹兀骸傅珓t我們中國已被外洋看到一錢不值?!埂抖昴慷弥脂F狀》第九一回:「后來等到大哥從外洋回來,你看我何等巴結他?!?/div>
《國語辭典》:引航  拼音:yǐn háng
船舶進出港口或在江河、內海一定區(qū)域內航行時,經由熟悉航道的人員或有駕駛船舶經驗的人引領進出,以確保船舶的航行安全。也稱為「引水」。
《國語辭典》:波羅的海(波羅的海)  拼音:bō luó dì hǎi
Baltic Sea
海洋名。在歐洲北部,介于瑞典、芬蘭、俄羅斯、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德國、丹麥之間。面積約四十二萬平方公里,海水含鹽量低,冬季容易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