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60詞典 1分類詞匯 159
《漢語大詞典》:相資(相資)
(1).相互憑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樂府:“和樂精妙,固表里而相資矣?!?宋 張載 《正蒙·太和》:“若謂萬象為太虛中所見之物,則物與虛不相資。” 明 方孝孺 《綠疇軒記》:“上下相資,恩意交浹?!?br />(2).相互資助。新五代史·楚世家·馬殷:“然勉為吾合二國之懽,通商賈、易有無以相資,亦所以報我也!”
《漢語大詞典》:得二
(1).謂善于憑借正反兩方面的條件,及時因勢利導(dǎo),以達(dá)目的。二,指陰、陽。亦具體指吉與兇、善與惡、得與失等。語本易·繫辭下:“因貳以濟(jì)民行,以明失得之報?!?孔穎達(dá) 疏:“貳,二也。謂吉兇二理,言因自然吉兇二理以濟(jì)民之行也。欲令趨吉而避兇,行善而不行惡也?!?span id="iazmvpq" class="book">《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體三才之茂,踐得二之機(jī)?!?李善 注:“子曰:‘知幾其神乎! 顏氏 之子,其殆庶幾乎!有不善,未嘗不知,知而未嘗復(fù)行?!?韓康伯 曰:‘在理則昧,造形則悟, 顏子 之分也,失之於幾,故有不善,得之於二,不遠(yuǎn)而復(fù),故知之未嘗復(fù)行也。’”
(2).謂一舉而得雙虎。 春秋 魯 大夫 卞莊子 刺虎的故事。見史記·張儀列傳。晉書·姚萇載記:“吾欲移兵嶺北,廣收資實,須 秦 弊 燕 迴,然后垂拱取之。兵不血刃,坐定天下,此 卞莊 得二之義也?!?/div>
《漢語大詞典》:藉以
謂憑借某種事物或手段以達(dá)到某一目的。 明 李贄 《復(fù)士龍悲二母吟》:“而婿與女又皆不幸早世,故兩節(jié)婦咸以此孫朝夕奉養(yǎng)為安,而此孫亦藉以成立。”
《漢語大詞典》:忘筌
(1).忘記了捕魚的筌。比喻目的達(dá)到后就忘記了原來的憑借。語出莊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避酰ā?筌 ”。 晉 何劭 《贈張華》詩:“奚用遺形骸,忘筌在得魚?!?唐 韓偓 《感事三十四韻》:“獨夫常獨泣,多士已忘筌?!?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崔秀才》:“ 劉 始大悟,不覺灑然曰:‘君去固自得矣,將無使吾為忘筌忘蹄之人哉!’”
(2).引申喻不值得重視的事或物。 唐 劉禹錫 《春日書懷寄東洛白二十二楊八二庶子》詩:“曾向空門學(xué)坐禪,如今萬事盡忘筌?!?元 王禎 農(nóng)書卷二二:“資爾屈伸功用畢,莫將良器等忘筌?!?/div>
《國語辭典》:扶老  拼音:fú lǎo
1.扶,扶竹,一種竹子,適做拐杖,可供老人憑藉扶持,因稱手杖為「扶老」。晉。陶淵明〈歸去來辭〉:「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br />2.扶持年老的人。《漢書。卷二八。地理志下》:「瀕洙泗之水,其民涉度,幼者扶老而代其任。」晉。潘岳 馬汧督誄:「扶老攜幼,街號巷哭,嗚呼哀哉?!?/div>
《國語辭典》:扶老攜幼(扶老攜幼)  拼音:fú lǎo xī yòu
攙扶著老人,帶領(lǐng)著小孩。形容民眾成群結(jié)隊而行?!稇?zhàn)國策。齊策四》:「孟嘗君就國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埂度辶滞馐贰返谝换兀骸膏l(xiāng)里人聽見鑼響,一個個扶老攜幼,挨擠了看。」也作「攜老扶弱」、「攜老扶幼」、「攜老挈幼」、「攜幼扶老」。
《國語辭典》:孤注  拼音:gū zhù
盡其所有,全部下注,以決勝負(fù)。比喻在危急時投入全部力量,作最后的冒險行動。《宋史。卷二八一??軠?zhǔn)傳》:「欽若曰:『陛下聞博乎?博者輸錢欲盡,乃罄所有出之,謂之孤注。陛下,寇準(zhǔn)之孤注也,斯亦危矣?!弧?/div>
《國語辭典》:家具  拼音:jiā jù
家中所用的器具。如沙發(fā)、桌椅、櫥匱等類。也作「家什」、「傢俱」。
《國語辭典》:聊賴(聊賴)  拼音:liáo lài
依靠、憑藉。漢。蔡琰悲憤詩〉二首之一:「雖生何聊賴,托命于新人?!挂沧鳌噶荣嚒?。
《國語辭典》:任俠(任俠)  拼音:rèn xiá
尚氣節(jié)有擔(dān)當(dāng)而樂于助人。《漢書。卷五二。灌夫傳》:「夫不好文學(xué),喜任俠,已然諾?!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九:「有一個劉氏子,少年任俠,膽氣過人?!?/div>
《漢語大詞典》:資始(資始)
(1).借以發(fā)生、開始。《易·乾》:“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tǒng)天?!?孔穎達(dá) 疏:“以萬象之物,皆資取乾元而各得始生,不失其宜,所以稱大也?!?唐 劉禹錫 《謝裴相公啟》:“出坎深之中,平路資始?!?清 王夫之 張子正蒙注·太和:“其升降飛揚,莫之為而為萬物之資始者,於此言之則謂之天?!?br />(2).指事物起始所憑借者。文選·蔡邕〈陳太丘碑文〉:“資始既正,守終又令?!?呂延濟(jì) 注:“言始資正道,終有善名也。”
分類:起始憑借
《漢語大詞典》:據(jù)險(據(jù)險)
憑險而守;憑借險要。 晉 陸機(jī) 《漢高祖功臣頌》:“東窺 白馬 ,北距 飛狐 ;即倉 敖庾 ,據(jù)險 三涂 ?!?span id="xkrstuu" class="book">《新五代史·后蜀世家·孟昶》:“ 昶 幸 晉 漢 之際,中國多故,而據(jù)險一方,君臣務(wù)為奢侈以自娛,至於溺器,皆以七寳裝之?!?span id="hrydhms" class="book">《三國演義》第一一○回:“ 蜀 地淺狹,錢糧鮮薄,不宜遠(yuǎn)征;不如據(jù)險守分,恤軍愛民,此乃保國之計也?!?/div>
《國語辭典》:望子  拼音:wàng zi
古代酒店的招牌標(biāo)志。用布綴于竿頂,懸在店門前,以招徠客人。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八。中秋》:「至午未間,家家無酒,拽下望子?!乖o名氏《看錢奴》第四折:「開開門面,挑起望子,看有甚么人來?!挂卜Q為「酒簾」。
《漢語大詞典》:借以
謂憑借某種事物或手段以達(dá)到某一目的。 魯迅 《二心集·〈現(xiàn)代電影與有產(chǎn)階級〉附記》:“而 中國 人對于這些的見解,當(dāng)然也和他們的本國人兩樣,只看廣告中借以吸引看客的句子,便分明可知。” 毛澤東 《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今天邀集大家來開座談會,目的是要和大家交換意見,研究文藝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關(guān)系,求得革命文藝的正確發(fā)展,求得革命文藝對其他革命工作的更好的協(xié)助,借以打倒我們民族的敵人,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務(wù)?!?/div>
分類:憑借一目
《漢語大詞典》:伯道
晉 鄧攸 的字。 唐 元稹 《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 士元 名位屈, 伯道 子孫無。”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結(jié)構(gòu)》:“向憂 伯道 之憂,今且五其男、二其女,孕而未誕,誕而未孕者,尚不一其人?!?清 嚴(yán)有禧 《漱華隨筆顧亭林》:“得一子,已成童而夭,竟同 伯道 ?!眳⒁姟?伯道無兒 ”。
霸道。伯,通“ 霸 ”。指國君憑借武力、刑法、權(quán)勢等進(jìn)行統(tǒng)治的政策。漢書·五行志下之上:“ 齊桓 行伯道,會諸侯,事 周 室。” 顏師古 注:“伯讀曰霸?!?span id="ehjluck" class="book">《漢書·梅福傳》:“ 高祖 棄 陳平 之過而獲其謀, 晉文 召天王, 齊桓 用其讎,有益於時,不顧逆順,此所謂伯道者也?!?宋 王禹偁 《一品孫鄭昱》詩:“我愛三代時,法度有深根……四民有定分,宦路無馳奔。自從雜伯道,傾奪日喧喧?!?/div>
《國語辭典》:伯道無兒(伯道無兒)  拼音:bó dào wú ér
伯道,晉朝鄧攸的字。鄧攸為河?xùn)|太守時,因避石勒兵亂,帶著自己的兒子及侄子逃難。途中數(shù)次遇到賊兵,鄧攸因不能兩全,乃丟棄兒子保全侄兒,以致沒有后嗣。見《晉書。卷九○。良吏傳。鄧攸傳》。后以伯道無兒比喻人沒有子嗣。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謝太傅重鄧仆射,常言『天地?zé)o知,使伯道無兒。』」也作「伯道之憂」。
《漢語大詞典》:世資(世資)
(1).為世所用。《文選·揚雄〈解嘲〉》:“ 鄒衍 以頡頏而取世資, 孟軻 雖連蹇,猶為萬乘師?!?張銑 注:“世人取資以為師學(xué)。”文選·任昉〈為蕭揚州作薦士表〉:“誠言以人廢而才實世資?!?張銑 注:“其人之才,實可為世之資用?!?br />(2).世代的資望;先代的功業(yè)。三國志·魏志·荀彧傳:“ 紹 憑世資,從容飾智,以收名譽?!?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宋書·恩倖傳論》:“舉世人才,升降蓋寡,徒以憑籍世資,用相陵駕?!?span id="ssttdfk" class="book">《文選·沈約〈彈奏王源〉》:“ 王源 忝藉世資,得參纓冕。” 呂向 注:“世資,祖父之業(yè)也。”
(3).世間的資財。文選·左思〈魏都賦〉:“同賑大內(nèi),控引世資?!?張銑 注:“控引天下之資財?!?br />(4).代代憑借。《后漢書·朱景王杜等傳論》:“降自 秦 漢 ,世資戰(zhàn)力,至於翼扶王室,皆武人屈起?!?/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