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四○二
劉克正,字懋一,號海樵。番禺人,從化籍。格長子。明穆宗隆慶五年(一五七一)進士。官翰林院檢討。年甫三十七而卒。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〇有傳。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茂一,從化人。隆慶辛未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
維基
劉克正(1545年—?),字懋一,廣東廣州府從化縣人,民籍。隆慶元年(1567年)丁卯科廣東鄉(xiāng)試第七名舉人,五年(1571年)中式辛未科會試第六名,三甲第七十七名進士。改庶吉士,萬歷元年(1573年)五月授翰林院檢討,四年(1576年)六月充《大明會典》纂修官。

人物簡介

維基
劉超,號海瀛,山東青州府壽光縣軍籍,田柳鎮(zhèn)邢姚人。進士出身。萬歷七年(1579年)己卯科舉人,十七年(1589年)登己丑科進士,授太原府推官,歷官工部都水司郎中、陜西漢中府知府。

人物簡介

維基
劉廣生(1565年—1639年),字載甫,別號海輿,河南汝寧府信陽州羅山縣人。廣生以選貢登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河南鄉(xiāng)試亞魁,二十九年(1601年)以《春秋》聯(lián)捷辛丑科進士,起家南刑部主事,升本部郎。在曹讞獄明允,奉詔決囚平反為多,三十七年己酉分房楚闈,稱得人,擢常州知府。常劇郡也,夙案山積,蒞任三月為之一清,挫擊豪強不遺馀力,奸頑屏跡。月三課士,校讎高下,秋毫無爽。一時文人蔚起,其首授士陳組綬以是科解南都,以科第名者蟬聯(lián)屢葉焉。舉天下卓異第一。賜宴紀錄,去之日,常人生祠尸祝之。四十六年晉兩浙督學使,惟才是取,從不曲徇私請。一筆衡文,亦從不假借人手,以積勞成疴,回籍調理。天啟二年(1622年)起陜西慶陽兵備參政,防邊有法,河套款伏,無鳴鏑之警。監(jiān)司鄖襄、兗東,臬藩秦楚,咸有威惠。時值流氛初熾,朝廷西顧,盱衡非公莫可辨賊者。遂以秦左藩(陜西左布政使)擢開府(陜西巡撫),選將練兵,廣設方略,所招撫大股寇渠王左掛、點燈兒等,馀黨撲剿殆盡。屢奉溫旨,輿疾乞歸??茕h復熾,毒流中州,起戶部左侍郎,召對平臺稱旨,升南刑部尚書。崇禎十年丁丑正月十四日,真陽土賊盛宏如領賊四五萬,圍攻縣城五晝夜,廣生與縣令周運泰同諸生協(xié)集士民,晝夜拒守,至十九日始去,城賴以全。崇禎十二年卒,年七十有五。剔歷中外四十馀年,廉以律己,誠以事上,著于瞻聽,奏疏詩文甚富。

人物簡介

維基
劉夢潮(1568年—1632年),字國壯,號海若,福建泉州府同安縣人,進士出身。少孤,守約奉母命。萬歷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福建鄉(xiāng)試舉人,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進士,知南昌縣,設法捕盜,旁邑以寧,改北京武學教授,著孫子十三篇注解。擢禮部儀制司郎中,轉主客司。朝鮮入貢,贈送一塊璞玉給他,值五百金,推辭不受。崇禎三年(1630年),升廣西蒼梧道副使,以廉潔兼署學政,有家門宿怨為蒼梧屬吏,夢潮以直報之,自是釋憾修睦。邑里稱為長厚君子,卒于官。著有《易義畫前稿》行世,祀鄉(xiāng)賢。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98—1779 【介紹】: 清安徽桐城人,字才甫,一字耕南,號海峰。雍正七年副貢生。乾隆年間先后被薦應舉博學鴻詞科,報罷。晚官黟縣教諭。工文章。方苞譽為“今之韓、歐”。友人姚范之侄姚鼐亦推重其文。世遂以方、劉、姚為桐城派之代表。論文強調“義理、書卷、經濟”,要求作品闡發(fā)程朱理學,又主張在藝術形式上模仿古人的“神氣”、“音節(jié)”、“字句”,進一步發(fā)展了崇古、擬古的理論。有《海峰文集》、《海峰詩集》。
晚晴簃詩匯·卷六十七
劉大櫆,字才甫,又字耕南,號海峰,桐城人。雍正己酉、壬子丙舉副貢。乾隆丙辰舉博學鴻詞,庚午舉經學,官黟縣教諭。有《海峰集》。
黃鶴樓志·人物篇
劉大櫆(1698—1780) 清代學者、散文家。字才甫,一字耕南,號海峰。安徽桐城人。才華橫溢卻科舉仕途不順,僅兩登鄉(xiāng)試副榜,60歲后為黟縣教諭。師事方苞,又為姚鼐之師,故為“桐城派三祖”之一。著有《海峰先生文集》《海峰先生詩集》,編選《八家文鈔》《古文約選》《歷朝詩約選》等。乾隆十九年(1754),劉大櫆入湖北學政陳浩幕,居武昌經年,有詩作五律《登黃鶴樓》《武昌雜詩》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779—1824 【介紹】: 清湖北漢川人,字介純。嘉慶十六年進士。歷安徽天長、合肥等縣知縣,官至潁州知府。在官能興水利,防水害。工詩文。有詩文集及《劉氏藏書記》。
晚晴簃詩匯·卷一二五
劉珊,字海樹,號介純,漢川人。嘉慶辛未進士,歷官潁州知府。有《亦政堂詩集》。

人物簡介

維基
劉海鰲(1830年1月27日—?年),派名光綬,字仙洲,號曉瀾,道光十年庚寅正月初三日(1830年1月27日)生。四川省夔州府云陽縣水田溝人,民籍,廩膳生。咸豐二年壬子本省鄉(xiāng)試中式第43名,覆試一等第18名,會試中式第250名,覆第二等第22名,殿試二甲42名,朝考一等第29名,欽點翰林院庶吉士。同治十年四月散館授翰林院編修,十三年六月充國史館協(xié)修,光緒元年大考二等第30名,六年二月充功臣館纂修,七年四月功臣館總纂,十二月充文淵閣校理,八年京察一等,奉旨交軍機處記名以道府用,三月充國史館纂修,六月充日講起居注官,十月補授詹事府右春坊右贊善,二十九日補授云南糧儲道。劉海鰲在京頗有文名。為趙爾豐家延為西賓,訓誨趙爾豐、趙爾巽兄弟。宣統(tǒng)末年,趙氏兄弟先后赴四川任總督。趙爾豐曾專門起岸,欲面謁老師。聽說劉已去世,只有師母貧居農村,生活艱難,趙立命接師母下城。面致慰問,并囑地方官照頤其生活。趙離奉后,夔州府縣官為她購置田地五十石,怡養(yǎng)天年。劉做過一任云南糧道官,奉慈禧之命,去云南巡視考察。至某縣,劉在視察中用腳踢一糧倉木質墻壁,墻壁“崆崆”發(fā)聲,劉心知其中已無存糧,并未露聲色。但盜賣國庫糧食的貪官心中有鬼,就在接待筵席中下毒。奸計得逞劉中毒身亡。遺體運回奉節(jié)甲高,葬于大旁,甲高人至今呼為“道臺墳”。

人物簡介

詞學圖錄
劉海粟(1896-1994) 原名盤,字季芳,號海翁。江蘇武進人,祖籍安徽鳳陽。著名畫家。十七歲時創(chuàng)辦中國第一所美術學校上海國畫美術院,任校長。后任南京藝術學院院長。有《海粟叢刊》等。
黃鶴樓志·人物篇
劉海粟(1896—1994) 畫家、美術教育家。名槃,字季芳,號海翁。江蘇常州人。1912年與烏始光等創(chuàng)辦上海圖畫美術院(后改名上海美術專科學校),1919年任校長,后歷任南京藝術學院院長、上海美術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顧問、全國政協(xié)常委。繪畫兼擅油畫、國畫,中晚年潛心于潑墨法、潑彩法,成就非凡。曾獲英國劍橋國際傳略中心“杰出成就獎”、意大利歐洲學院“歐洲棕櫚金獎”。自撰自書楹聯(lián)一副,懸掛在黃鶴樓正面大門兩邊的圓柱上。
人物簡介
1896.3.16-1994.8.7 。祖籍安徽省鳳陽,生于江蘇省常州。原名槃,字季芳,號海翁。自幼酷愛書畫,1912年11月與烏始光、張聿光在上海創(chuàng)辦現(xiàn)代中國第一所美術學校“上海國 畫美術院”任校長,并取蘇軾“渺滄海一粟”詞意,改名“海粟”。首創(chuàng)男女同校,采用人體模特兒和旅行寫生,被責罵為“藝術叛徒”,但得蔡元培等學者支持。 1918年到北京大學講學,并舉辦第一次個人畫展。1919年到日本考察美術教育,回國后創(chuàng)辦天馬會。1931年在德國法蘭克福大學中國學院講授中國繪畫 “六法論”,舉辦“劉氏國畫展覽會”。后又在巴黎克萊蒙畫堂舉辦旅美畫展,作品《盧森堡之雪》為法國亦特巴姆國家美術館收藏?;貒?,在上海、南京等地舉 辦個人畫展,后又先后應邀在德國、英國、印尼、新加坡等國舉辦畫展。1938年應中華書局之約,寫成八十萬言的巨著《海粟叢書》六卷。1940年主持中國 現(xiàn)代名畫籌賑展覽會,并在雅加達、吉隆玻等地展出。1947年在上?!爸袊囋贰迸e行個展。1949年后歷任華東藝術??茖W校校長、南京藝術學院院長、一 級教授。1952年任華東藝專(現(xiàn)南京藝術學院)校長,后任南京藝術學院院長,并致力中、西繪畫。1957年在上海美術館舉辦“劉海粟油畫國畫展覽 會”,1979年文化部、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舉辦“劉海粟美術作品展覽”。1981年意大利國家藝術學院聘任為院士,并頒贈金質獎章。1988年在上海美術館 舉辦“劉海粟十上黃山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