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60
詞典
18
分類詞匯
141
佛典
1
共160,分11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8
9
10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察斷
斷理
論據(jù)
決發(fā)
貌定
斷敵
主鑒
印堂
蘊涵
割制
斷正
糾折
諧決
色聽
誤判
《漢語大詞典》:
察斷(察斷)
審察判斷。
《
荀子·致士
》
:“臨事接民,而以義變應,寬裕而多容,恭敬以先之,政之始也;然后中和察斷以輔之,政之隆也?!?/div>
分類:
審察
判斷
《漢語大詞典》:
斷理(斷理)
(1).判斷事理。 南朝 梁
劉勰
《
文心雕龍·議對
》
:“斷理必綱,摛辭無懦。”
(2).審理。 元
關(guān)漢卿
《金線池》
第四折:“你再四的不肯斷理,我只是死在你府堂上,教你做官不成?!?/div>
分類:
判斷
審理
斷事
事理
《國語辭典》:
論據(jù)(論據(jù))
拼音:
lùn jù
立論的根據(jù)。如:「任何主張都應有充足的論據(jù),才能使人心悅誠服?!埂肚迨犯?。卷四八二。儒林列傳三。胡培翚列傳》:「其釋官則以《周禮》、《禮記》、《左傳》、《國語》與《儀禮》相參證,論據(jù)精確,足補注疏所未及?!?/div>
分類:
論據(jù)
邏輯學
立論
作者
證明
明論
論題
判斷
論點
理由
和事
事實
《漢語大詞典》:
決發(fā)(決發(fā))
亦作“決發(fā)”。 判斷處理。 宋
范仲淹
《段君墓表》
:“臨事無大小,無難易,決發(fā)如流?!?/div>
分類:
判斷
《漢語大詞典》:
貌定
謂根據(jù)外貌判斷人的才德。 唐
韓愈
《答楊子書》
:“比於東都,略見顏色,未得接言語,心固已相奇,但不敢果於貌定?!?/div>
分類:
外貌
判斷
才德
《漢語大詞典》:
斷敵(斷敵)
料敵。判斷敵情。
分類:
判斷
敵情
《漢語大詞典》:
主鑒(主鑒)
猶明鑒,判斷。
《初刻拍案驚奇》
卷二:“老爺青天詳察,主鑒不錯?!?/div>
分類:
明鑒
判斷
《國語辭典》:
印堂
拼音:
yìn táng
相術(shù)家稱兩眉中間為「印堂」。《儒林外史》第一六回:「現(xiàn)在印堂顏色有些發(fā)黃,不日就有個貴人星照命?!?/div>
分類:
針灸
時相
相面
穴位
人稱
兩眉
眉頭
氣色
判斷
富貴
禍福
《國語辭典》:
蘊涵(蘊涵)
拼音:
yùn hán
1.蘊藏包含。清。方苞〈余東木時文序〉:「蓋久困于舉場,故擇義遣辭,不敢過為艱深怪特,而中所蘊涵,則非順時取譽者所能貌似,此好古積學之自然而流露者也?!骨濉M跸戎t《東華錄。順治二十四》:「十三經(jīng)、二十一史及諸子之不悖于圣經(jīng)者,莫不蘊涵事理,成一家言。但卷帙浩繁,若以之教人恐未能一時盡解,其義亦未能一時盡得?!挂沧鳌柑N含」。
2.蘊藏的意涵。清。梁詩正〈御繪詩經(jīng)全圖贊〉:「五際六情,條綱可述,理趣環(huán)深,蘊涵微密?!?/div>
分類:
包含
邏輯
邏輯名詞
判斷
中前
前后
命題
《漢語大詞典》:
割制
(1).規(guī)劃建造。
《
漢書·敘傳下
》
:“割制廬井,定爾土田,什一供貢,下富上尊?!?br />(2).裁斷,判斷。
《
三國志·魏志·蔣濟傳
》
:“儻因疲倦之間有所割制,眾臣見其能推移於事,即亦因時而向之?!?/div>
分類:
規(guī)劃
裁斷
建造
判斷
《漢語大詞典》:
斷正(斷正)
判斷確定。
《
晉書·庾純傳
》
:“凡斷正臧否,宜先稽之禮、律?!?/div>
分類:
判斷
確定
《漢語大詞典》:
糾折(糾折)
查察判斷。
《
北史·藝術(shù)傳下·王顯
》
:“ 顯 前后居職,所在著稱,糾折庶獄,究其奸回,出內(nèi)惜慎,憂國如家?!?/div>
分類:
查察
判斷
《漢語大詞典》:
諧決(諧決)
謂恰當?shù)嘏袛嗵幚怼?span id="1ibkph2" class="book">《
魏書·肅宗紀
》:“帝齒周星紀,識學逾躋,日就月將,人君道茂,足以撫緝?nèi)f邦,諧決百揆?!?/div>
分類:
恰當
判斷
《漢語大詞典》:
色聽(色聽)
謂根據(jù)陳訴人的神色,判斷其言辭真?zhèn)巍?span id="k2nnfcs" class="book">《
周禮·秋官·小司寇
》:“以五聲聽獄訟,求民情:一曰辭聽,二曰色聽,三曰氣聽,四曰耳聽,五曰目聽?!?鄭玄 注:“觀其顏色,不直則赧然?!?/div>
分類:
陳訴
訴人
神色
判斷
言辭
真?zhèn)?/a>
《國語辭典》:
誤判(誤判)
拼音:
wù pàn
判斷錯誤。如:「由于裁判誤判,引起在場的觀眾噓聲不斷?!?/div>
分類:
判斷
判斷錯誤
錯誤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