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599,分40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條制
集注
漢儀
總制
周制
選士
歷事
令猷
鹽法
縣學
歲貢
保伍
違制
章程
中制
《漢語大詞典》:條制(條制)
條例制度。《晉書·食貨志》:“今宜通糴,以充儉乏。主者平議,具為條制?!?唐 韓愈 《賀皇帝即位狀》:“微臣往因言事得罪先朝,守郡遠方,拘限條制,不獲奔走?!?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二:“ 真宗 尤重儒學,今科場條制,皆當時所定?!?明 李東陽 《會試錄序》:“我國家天造之初,氣化渾厚,數(shù)十年漸以宣朗,又數(shù)十年而條制之精明,典儀之賁飾已極?!?/div>
《國語辭典》:集注  拼音:jí zhù
1.集中專注。如:「大家都把眼光集注在女主角上?!?br />2.先集合眾家對某部書的注釋,再加上自己的見解。如《四書章句集注》。也作「集注」。
《漢語大詞典》:漢儀(漢儀)
漢 官威儀。泛指 中國 禮儀制度。 唐 李白 《贈張相鎬》詩:“庶同 昆陽 舉,再覩 漢 儀新?!?唐 劉知幾 史通·敘事:“文非文,史非史,譬夫 烏孫 造室,雜以 漢 儀,而刻鵠不成,反類於鶩者也?!?明 高啟 《奉天殿進〈元史〉》詩:“書成一代存 殷 鑒,朝列千官備 漢 儀?!?孫中山 《大總統(tǒng)告海陸軍士文》:“﹝ 文 ﹞賴國人之力,得返故土,重覩 漢 儀?!眳⒁姟?漢官威儀 ”。
《國語辭典》:漢官威儀(漢官威儀)  拼音:hàn guān wēi yí
本漢代官吏的禮儀制度,泛指正統(tǒng)的禮儀制度?!逗鬂h書。卷一。光武帝紀上》:「老吏或垂涕曰:『不圖今日復見漢官威儀?!弧?/div>
《漢語大詞典》:總制(總制)
(1).總聚其制度。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莫不總制清衷,遞為心極?!?張銑 注:“總,聚;衷,思也。言諸道術,莫不聚其制度,運於清思,遞互為用於心中也?!?br />(2).官名,即總督。 明武宗 嘗自稱“總督軍務”,臣下避之,乃改總督為總制。 明世宗 嘉靖 十九年避“制”字,又改總制為總督。參閱明史·武宗紀《職官志二》。
(3).任總督官職。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二:“ 王晉溪 總制三邊時,每一廵邊,雖打中火,亦費百金?!?清 曾國藩 《金陵楚軍水師昭忠祠記》:“ 國藩 奉命總制 兩江 ?!?br />(4).猶統(tǒng)率。《水滸傳》第五七回:“中軍 宋江 、 吳用 、 公孫勝 、 戴宗 、 呂方 、 郭盛 總制軍馬,指揮號令?!?/div>
《漢語大詞典》:周制
周 代的制度。左傳·昭公二十三年:“ 叔孫 曰:‘列國之卿,當小國之君,固 周 制也?!?span id="qzxjmvm" class="book">《國語·周語中》:“ 周 制有之曰:‘列樹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晉 陸機 《五等論》:“借使 秦 人因循 周 制,雖則無道,有與共弊,覆滅之禍,豈在曩日?”
分類:制度
《國語辭典》:選士(選士)  拼音:xuǎn shì
1.選擇優(yōu)秀的人才。《舊唐書。卷一一九。楊綰傳》:「國之選士,必藉賢良?!?br />2.周代稱由各地區(qū)甄選、推薦到中央的才秀人士?!抖Y記。王制》:「命鄉(xiāng)論秀士,升之司徒,曰選士。」
《漢語大詞典》:歷事(歷事)
明 代官吏實習制度。 明 初定制,國子監(jiān)生學習至一定年限,分撥到政府各部門實習吏事,稱“歷事”。實習凡三月,經(jīng)考核,上等者報吏部候補,但須回監(jiān)再學習一年,始正式授官。 清 初因承 明 制。清史稿·選舉志一:“積分歷事之法,國初行之。監(jiān)生坐監(jiān)期滿,撥歷部院練習政體。三月考勤,一年期滿送廷試?!?/div>
《漢語大詞典》:令猷
(1).遠大的志向、抱負。 南朝 宋 謝瞻 《于安城答靈運》詩:“量己畏友朋,勇退不敢進,行矣勵令猷,寫誠詶來訊?!?唐 白居易 《除閻巨源充邠寧節(jié)度使制》:“十聯(lián)之帥,可以觀政;萬夫之長,可以樹勛。勉弘令猷,副我休命?!?br />(2).美好的業(yè)績。 明 皇甫汸 《過武城言子祠作》詩:“古邑一何卑,令猷久彌劭,弦歌謝清響,精華契深造?!?br />(3).指好的規(guī)章、制度。 唐 白居易 《薦李晏韋楚狀·伊闕山平泉處士韋楚》:“臣伏以念功振滯,前王之令猷;貢士推能,長吏之本職?!?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舊唐書·忠義傳下·高沐》:“圖難忘死,為臣之峻節(jié);顯忠旌善,有國之令猷。”
《國語辭典》:鹽法(鹽法)  拼音:yán fǎ
指管理鹽的產(chǎn)制運銷等制度之法規(guī)。我國歷代鹽法各異,有分為專賣、租稅與無稅制等,例如清代的《欽定戶部則例》有鹽法之規(guī)定。我國曾有鹽政條例等規(guī)范,現(xiàn)已廢止,目前人民得自由買賣鹽。
《國語辭典》:縣學(縣學)  拼音:xiàn xué
科舉時代,每縣均設學堂,以教育人才,故稱為「縣學」。
《國語辭典》:歲貢(歲貢)  拼音:suì gòng
1.古代諸侯或屬國每年向朝廷遣使進貢的財物?!秶Z。周語上》:「日祭、月祀、時享歲貢、終王,先王之訓也?!埂度龂萘x》第六八回:「孫權從其言,令步騭往曹營求和,許年納歲貢?!?br />2.古代諸侯、郡國每年選拔優(yōu)秀學生推薦到京師?!稘h書。卷二四。食貨志上》:「諸侯歲貢少學之異者于天子,學于大學,命曰造士?!?br />3.科舉時代,府、州、縣每年按照定額,選拔資格較老的廩生,貢于京師,入國子監(jiān)講習學業(yè),稱為「歲貢」?!读凝S志異。卷八。褚生》:「后呂以歲貢,廷試入都?!?/div>
《漢語大詞典》:保伍
1.古代民人五家為伍,又立保相統(tǒng)攝,因以“保伍”泛稱基層戶籍編制。 宋 曾鞏 《陳康民管勾永興等路常平制》:“勑具官某等:朕為保伍之法,寓耕戰(zhàn)之政,典農(nóng)之官屬以兼領?!?span id="letiwpk" class="book">《宋史·食貨志上一》:“給授桑土,潛擬井田,營造室居,使立保伍?!?span id="ffhxyzw" class="book">《明史·詹兆恒傳》:“時 江 北民避亂,盡走 南京 。 兆恆 慮賊諜闌入,處之城外,為嚴保伍,察非常,奸宄無所匿?!?br />2.指根據(jù)戶籍制度將居民組織起來。 宋 葉適 《役法》:“蓋昔者保伍其民而有保正副,將以兵法部勒其下?!?br />3.指編組在同一基層戶籍單位中的鄰里居民。宋史·度宗紀:“﹝ 咸淳 九年五月﹞丁卯,申禁奸民妄立經(jīng)會,私創(chuàng)庵舍,以避征徭,保伍容芘不覺察,坐之?!?/div>
《漢語大詞典》:違制(違制)
違反制度。 漢 應劭 《風俗通·愆禮·河南尹太山羊翩祖》:“首倡導犯禮違制,使 東岳 一郡朦朦焉,豈不愍哉!” 宋 王鞏 甲申雜記:“詔有敢易一門一窗,以違制論?!?清 趙翼 甌北詩話·白香山詩:“論 裴均 不當違制進奉?!?/div>
《國語辭典》:章程  拼音:zhāng chéng
機關或團體條列的辦事規(guī)則?!段倪x。顏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章程明密,品式周備?!埂段拿餍∈贰返诙换兀骸敢岔毱瀑M幾文,請些人來訂訂章程,編編教科書?!?/div>
《國語辭典》:章程  拼音:zhāng cheng
辦法。如:「他連吃飯,都沒個準章程。」
《漢語大詞典》:章程書(章程書)
書體的一種。即八分書。 南朝 宋 羊欣 《古來能書人名》:“ 鐘 書有三體:一曰銘石之書,最妙者也。二曰章程書,傳秘書教小學者也。三曰行押書,相聞者也?!币嗍》Q“ 章程 ”。 宋 曾慥 類說·書法苑:“ 鐘繇 有三體……二曰章程,謂八分書?!?/div>
《漢語大詞典》:中制
(1).中等規(guī)格。周禮·考工記·弓人:“弓長六尺有六寸,謂之上制,上士服之;弓長六尺有三寸,謂之中制,中士服之;弓長六尺,謂之下制,下士服之?!?鄭玄 注:“人各以其形貌大小服其弓?!?賈公彥 疏:“此以弓有長短三等,人亦有長短三等而言,取其弓與人相稱之事?!?br />(2).合乎中庸之道的典章、制度。《漢書·董仲舒?zhèn)鳌?/a>:“ 孔子 曰:‘奢則不遜,儉則固。’儉非圣人之中制也?!?span id="dchpyvc" class="book">《新唐書·儒學傳中·王元感》:“故先王立其中制,使情文兩稱,是以祥則縞帶素紕,禫則無不佩?!?宋 蘇轍 《辭戶部侍郎札子》:“方欲酌今昔之中制,采吏民之公言?!?清 惲敬 《三代因革論一》:“圣人治天下……必將有以合乎人情之所宜。是故中制者,圣人之法也。”
(3).謂從中干預。宋史·岳飛傳:“帝答曰:‘有臣如此,顧復何憂,進止之機,朕不中制?!?明 張居正 《答郭華溪》:“一切剿處事宜,公所畫俱當,惟公自裁,便宜行之,不敢中制?!?/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