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40詞典 2分類詞匯 138
《國語辭典》:看取  拼音:kàn qǔ
1.且看。宋。晏殊喜遷鶯?;ú槐M〉詞:「勸君看取利名場,今古夢茫茫。」
2.看。唐。杜牧 登樂游原詩:「看取漢家何事業(yè),五陵無樹起秋風。」
《漢語大詞典》:行看
(1).且看。 唐 韓愈 《郴州祈雨》詩:“行看五馬入,蕭颯已隨軒?!?明 高明 《琵琶記·才俊登程》:“行看取,朝 紫宸 , 鳳池 鰲禁聽絲綸?!比。?。助詞。
(2).復看,又看。 唐 賈島 《送去華法師》詩:“默聽鴻聲盡,行看葉影飛。”
分類:助詞
《漢語大詞典》:也者
(1).語氣助詞。表提示。《論語·學而》:“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宋 蘇舜欽 《上孫沖諫議書》:“夫道也者;性也,三皇之治也;德也者:復性者也,二帝之跡也。” 清 龔自珍 《古史鉤沉論二》:“也者,卜筮之史也?!?魯迅 《花邊文學·未來的光榮》:“有些所謂文學家也者,也得找尋些奇特的、色情的東西,去給他們的主顧滿足?!?br />(2).語氣助詞。表疑問。《論語·先進》:“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3).語氣助詞。表擬度。 清 戴名世 《郭生詩序》:“然生不汲汲求士之知,荒丘絶壑,若將終身也者?!?/div>
《漢語大詞典》:言念
想念。言,助詞。《詩·秦風·小戎》:“言念君子,溫其如玉?!?span id="qsukqzs" class="book">《周書·李遠傳》:“言念貞良,追增傷悼。” 明 陳子龍 《歲暮雜感》詩之三:“言念懷所歡,杳若商與參?!?/div>
分類:想念助詞
《漢語大詞典》:于諸(于諸)
安置。《公羊傳·哀公六年》:“ 景公 死而 舍 立, 陳乞 使人迎 陽生 于諸其家?!?何休 注:“于諸,置也, 齊 人語也。”一說“諸”語中助詞,見 劉淇 助字辨略卷一。
《漢語大詞典》:也已
(1).語氣助詞。表肯定。左傳·僖公三十年:“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宋 歐陽修 《洛陽牡丹記》:“此又天地之大,不可考也已?!?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俠女:“請更寄語:再復爾,是不欲生也已!”
(2).語氣助詞。表感嘆。 宋 曾鞏 《江都縣主簿王君夫人曾氏墓志》:“其可哀也已!其可哀也已!” 明 謝肇浙 《五雜俎·人部一》:“ 元 , 石明三 ,一日而殺五虎,可謂蓋代神力也已!”
《國語辭典》:于何(於何)  拼音:yú hé
如何、怎么。《文選。潘岳。西征賦》:「嗟主闇而臣嫉,禍于何而不有?!埂段倪x。任昉。為齊明帝讓宣城郡公第一表》:「四海之議,于何逃責。」
《漢語大詞典》:豈伊(豈伊)
猶豈,難道。伊,語中助詞,無義。《詩·小雅·頍弁》:“豈伊異人,兄弟匪他。”后漢書·杜喬傳:“故陳資斧而人靡畏,班爵位而物無勸。茍遂斯道,豈伊傷政。” 南朝 宋 何承天 《重答顏光祿書》:“豈伊好辯,未獲云已?!?唐 李白 《贈崔司戶文昆季》詩:“豈伊 箕山 故,特以風期親?!?/div>
《漢語大詞典》:也夫
語氣助詞。表感嘆。國語·晉語五:“ 靡筓 之役, 郤獻子 見, 公 曰:‘子之力也夫!’” 宋 歐陽修 《讀李翱文》:“嗚呼!在位而不肯自憂,又禁他人使皆不得憂,可嘆也夫!”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義犬:“世無心肝者,其亦愧此犬也夫!” 魯迅 《花邊文學·刀式辯》:“文學家看小說,并且豫備抄襲的,可謂關(guān)系密切的了,而且如此粗心,豈不可嘆也夫!”
《漢語大詞典》:及夫
(1).句首助詞。猶言若夫。禮記·祭法:“及夫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王引之 經(jīng)傳釋詞卷五:“及夫,若夫也?!?br />(2).等到。 唐 杜甫 《八哀詩·贈司空王公思禮》:“及夫哭廟后,復領(lǐng) 太原 役?!?/div>
分類:等到助詞
《漢語大詞典》:認?。ㄕJ?。?/div>
(1).記住;記得。取,助詞。 唐 呂巖 《步蟾宮》詞:“坎離乾兌逢子午,須認取自家根祖。” 宋 周邦彥 《玲瓏四犯》詞:“休問舊色舊香,但認取芳心一點。” 宋 李清照 《蝶戀花·上巳召親族》詞:“空夢 長安 ,認取 長安 道?!?br />(2).辨認,認得。取,助詞。 清 唐甄 潛書·七十:“其本心雖未嘗亡,而陷溺之久,如素入染,不可認取;如珠投海,不可尋求?!?/div>
《漢語大詞典》:言旋
回還。言,語首助詞。《詩·小雅·黃鳥》:“言旋言歸,復我邦族。” 南朝 宋 范泰 《為宋公祭嵩山文》:“逝將言旋,自 雍 徂 洛 ?!?宋 蘇軾 《坤成節(jié)集英殿宴教坊詞·放小兒隊》:“歌鐘告闋,羽籥言旋?!?/div>
分類:回還助詞
《漢語大詞典》:薄言
(1).急急忙忙。《詩·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高亨 注:“薄,急急忙忙。言,讀為焉或然?!?漢 王粲 《從軍詩》之一:“盡日處大朝,日暮薄言歸?!?唐 劉禹錫 《送李策秀才還湖南》詩:“忽被戒羸驂,薄言事南征?!?清 方文 《王雷臣待御招同沉仲連李叔則喜而作歌》:“我謁 王公 霜氣肅,適有三賢先在屋。薄言取酒御風寒,涓滴纔濡春滿腹。”一說為助詞。見 清 劉淇 助字辨略卷五。
(2).淺薄的話。多用作謙詞。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酒失:“鬢髮班白,幸逢推薦,恩命垂至,自貽顛危,昏昏薄言,罔知攸處?!?宋 梅堯臣 《送王判官同提點坑冶》詩:“聊此陳薄言,忉怛不能重?!?/div>
《漢語大詞典》:有政
(1).政事;政治。有,助詞。書·君陳:“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br />(2).有政事。論語·子路:“ 冉子 退朝,子曰:‘何晏也?’對曰:‘有政?!釉唬骸涫乱玻缬姓?,雖不吾以,吾其與聞之。’”
(3).指有善政。 章炳麟 《訄書·訂文》:“是故國有政者,其倫脊必析,綱紀必秩,官事民治日以孟晉,雖欲文之不孟晉,不可得也。”
《漢語大詞典》:里許(裏許)
里面;里頭。許,助詞。 唐 戴叔倫 《聽歌回馬上贈崔法曹》詩:“秋風里許杏花開,杏樹傍邊醉客來。”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十五:“ 楊誠齋 云:‘詩固有以俗為雅,然亦須經(jīng)前輩鎔化,乃可因承。如 李 之“耐可”、 杜 之“遮莫”、 唐 人“里許”、“若箇”之類是也。’” 章炳麟 新方言·釋詞:“今 松江 、 太倉 言處言許,音皆如化。謂內(nèi)曰里許,音如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