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40詞典 2分類詞匯 138
《漢語大詞典》:乎而
(1).語氣助詞。用于句末,表示贊嘆。《詩·齊風(fēng)·著》:“俟我於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瓊?cè)A乎而!”
(2).“乎”和“而”是文言中常用的虛詞,因借以指文言。《剪燈馀話·田洙遇薛濤聯(lián)句記》:“勸酬兼爾汝,講論雜乎而?!彪s乎而,謂口語夾雜文言。
《國語辭典》:摽梅  拼音:piǎo méi
梅落而知時已晚。語本《詩經(jīng)。召南。摽有梅。序》:「摽有梅,男女及時也。」因比喻女子已到適婚年齡。《南齊書。卷五。海陵王本紀(jì)》:「督勸婚嫁,宜嚴(yán)更申明,必使禽幣以時,摽梅息怨。」唐。鄭世翼 看新婚詩:「初笄夢桃李,新妝應(yīng)摽梅?!挂沧鳌笜?biāo)梅」、「摽有梅」。
《漢語大詞典》:雅似
雅正,符合法度。似,助詞,無義。荀子·賦:“性不得則若禽獸,性得之則甚雅似者與?” 梁啟雄 釋引 劉師培 曰:“似訓(xùn)為象,説文又訓(xùn)為若,廣雅故似為語詞,與‘如’‘若’同觀。雅似猶言雅如也,特易如為似以葉韻耳。”
《漢語大詞典》:肯道
愿意。道,助詞。 元李文蔚《燕青博魚》第一折:“天哪!你不肯道是相齎發(fā),專與俺這窮漢做寃家?!?元鄭廷玉《看錢奴》第一折:“問甚么先達(dá),那肯道攀鞍下馬。直將窮民來傲慢殺?!?/div>
分類:愿意助詞
《漢語大詞典》:聿追
禮記·禮器:“ 堯 授 舜 , 舜 授 禹 , 湯 放 桀 , 武王 伐 紂 ,時也。云:‘匪革其猶,聿追來孝?!?鄭玄 注:“聿,述也?!苯癖?span id="j711vnb" class="book">《詩·大雅·文王有聲》作“遹追”。聿、遹本助詞;然后人往往訓(xùn)聿為述,因以“聿追”謂追述先人德業(yè)。《后漢書·李固傳》:“昔 堯 殂之后, 舜 仰慕三年,坐則見 堯 於墻,食則覩 堯 於羹。斯所謂聿追來孝,不失臣子之節(jié)者?!?李賢 注:“聿,述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隋書·煬帝紀(jì)上》:“聿追孝饗,德莫至焉,崇建寢廟,禮之大者。”
《漢語大詞典》:鑒止(鑑止)
亦作“鑒止”。 照察。止,語氣助詞。《宋史·樂志八》:“何以致祥,上天鑒止?!?/div>
《漢語大詞典》:聿脩
亦作“ 聿修 ”。 《詩·大雅·文王》:“無念爾祖,聿脩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毛 傳:“聿,述?!表脖局~,后多訓(xùn)為“述”,因以“聿脩”謂繼承發(fā)揚(yáng)先人的德業(yè)。文選·干寶〈晉紀(jì)總論〉:“聿脩祖宗之志,思輯戰(zhàn)國之苦?!?呂向 注:“聿,循;脩,治也?!?span id="mrpn6v6" class="book">《北史·周紀(jì)下·宣帝》:“朕以眇身,祗承寶運(yùn),雖庶幾聿修之志,敢忘燕翼之心?!?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缽羅耶伽國:“今 戒日王 者,聿修前緒,篤述惠施,五年積財(cái),一旦傾捨,於其施場,多聚珍貨?!?/div>
《國語辭典》:則個(則個)  拼音:zé gè
加強(qiáng)語氣的語助詞?!洞笏涡瓦z事。亨集》:「今日辦了幾杯淡酒,與洗泥則個?!埂端疂G傳》第四八回:「我因打祝家莊失利,欲求相見則個?!?/div>
《漢語大詞典》:企予
三國 魏 曹丕 《秋胡行》詩:“企予望之,步立躊躕?!逼螅谄鹉_。予,猶“而”,助詞。后以“企予”表示佇立。文選·陸機(jī)〈嘆逝賦〉:“望 湯谷 以企予,惜此景之屢戢?!?李善 注:“毛詩曰:‘誰謂 宋 遠(yuǎn),跂予望之?!?鄭玄 曰:‘跂足則可望見之?!笈c跂同?!?明 陳子龍 《暮春晦前一日語溪道中》詩:“矧此瞻故鄉(xiāng),企予不能渡。”
《漢語大詞典》:求思
追求。思,助詞,用于語末。《詩·周南·漢廣》:“ 漢 有游女,不可求思?!?唐 張九齡 《感遇》詩:“ 漢 上有游女,求思安可得?”
分類:追求助詞
《漢語大詞典》:酌言
酌酒。言,助詞。《詩·小雅·瓠葉》:“君子有酒,酌言獻(xiàn)之?!?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2673' target='_blank'>《文選·謝靈運(yùn)〈擬魏太子“鄴中集”詩·阮瑀〉》:“傾酤係芳醑,酌言豈終始。” 呂延濟(jì) 注:“酌言豈終始,謂宴樂無休息也?!?明 劉基 《將進(jìn)酒》詩:“酌言進(jìn)之,思心洋洋。”
分類:酌酒助詞
《國語辭典》:題破(題破)  拼音:tí pò
1.以筆墨題寫或品評。宋。程垓。鳳棲梧〈薄薄窗油清似鏡〉詞:「只有詩狂消不盡,夜來題破窗花影。」
2.標(biāo)出、點(diǎn)明。也作「提破」。
《國語辭典》:提破  拼音:tí pò
標(biāo)出、點(diǎn)明。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jì)勝。瓦舍眾伎》:「最畏小說人,蓋小說者能將一朝一代故事,頃刻間提破?!乖?。楊朝英〈殿前歡。白云窩〉曲:「兩意諧和,盡今生我共他,有話閑提破,花前對飲,月下高歌。」也作「題破」。
《國語辭典》:閒語(閒語)  拼音:xián yǔ
1.私語、靜語?!妒酚?。卷七七。魏公子傳》:「公子再拜,因問。侯生乃屏人閒語?!埂逗鬂h書。卷一六。鄧禹傳》:「光武笑,因留宿閒語。」
2.對于他人的批評或不滿意的言語。如:「閒言閒語」。
《漢語大詞典》:旋止
歸來。止,助詞。 三國 魏 曹植 《朔風(fēng)詩》:“昔我初遷,朱華未希;今我旋止,素雪云飛。”
分類:歸來助詞
《漢語大詞典》:斯箱
指載糧的車子。箱,車箱。斯,助詞。亦借指極多的糧食。語出《詩·小雅·甫田》:“曾孫之稼,如茨如梁。曾孫之庾,如坻如京。乃求千斯倉,乃求萬斯箱?!?鄭玄 箋“ 成王 見禾穀之稅委積之多,於是求千倉以處之,萬車以載之。” 北周 庾信 《周祀方澤歌·昭夏》:“斯箱既千,子孫則百?!?唐 高適 《單父逢鄧司倉覆倉庫因而有贈》詩:“校緡閲帑藏,發(fā)廩忻斯箱?!?郭沫若 《頌湛江·堵海工程》詩:“開拓鹽田萬公頃,爭收糧食億斯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