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06,分14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6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上元
大率
黃道
明中
正朔
大歷
歷官
人時
王正
一宮
夏時
新歷
用天
大衍
容成
《國語辭典》:上元  拼音:shàng yuán
1.元宵節(jié)的別稱。參見「元宵節(jié)」條。
2.術(shù)數(shù)家以六十甲子配六宮,必一百八十年后度盡,故以第一甲子為「上元」,第二甲子為「中元」,第三甲子為「下元」。
3.年號:(1)唐朝高宗的年號。(西元674~676)(2)唐朝肅宗的年號。(西元760~762)
《國語辭典》:大率  拼音:dà lǜ
大抵、大概。約略估量之詞?!度龂尽>砦逅?。吳書。周瑜傳》:「性度恢廓,大率為得人?!?/div>
分類:歷法法名
《國語辭典》:黃道(黃道)  拼音:huáng dào
從地球看太陽一年當(dāng)中運(yùn)行的軌跡。
《漢語大詞典》:明中
(1).明燭中天。極言首飾之閃爍光華。 漢 王粲 《七釋》:“戴明中之羽雀,雜華鑷之葳蕤。珥照夜之雙璫,煥焴爚以垂暉。”
(2).通曉星象歷法。中,指中星。 南朝 梁 陸倕 《石闕銘》:“乃命審曲之官,選明中之士,陳圭置臬,瞻星揆地,興復(fù)表門,草創(chuàng)華闕?!?/div>
《國語辭典》:正朔  拼音:zhēng shuò
1.農(nóng)歷正月一日。
2.古代改朝換代時新立帝王頒行的新歷法,后亦泛指歷法?!妒酚洝>硪蝗?。太史公自序》:「漢興五世,隆在建元,外攘夷狄,內(nèi)脩法度,封禪,改正朔,易服色?!埂抖膛陌阁@奇》卷六:「士誠原沒有統(tǒng)一之志,只此局面已自滿足,也要休兵。因遂通款元朝,奉其正朔,封為王爵,各守封疆?!?/div>
《國語辭典》:大歷(大曆)  拼音:dà lì
唐朝代宗的年號(西元766~779)。
《漢語大詞典》:小歷(小曆)
始于 唐 末的一種民間歷法。新五代史·司天考一:“ 唐 建中 時,術(shù)者 曹士蔿 始變古法,以 顯慶 五年為上元,雨水為歲首,號《符天歷》。然世謂之小歷,祇行於民間?!?/div>
《漢語大詞典》:歷官(歷官)
執(zhí)掌歷法的官員。新唐書·歷志三上:“﹝ 開元 ﹞十五年,草成而 一行 卒,詔特進(jìn) 張説 與歷官 陳玄景 等次為《歷術(shù)》七篇?!?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一》:“﹝ 唐公常 云﹞知死數(shù)又知活數(shù),此吾之所以異於歷官。”
先后連任官職。 三國 魏 曹操 《遺令》:“吾歷官所得綬,皆著藏中。” 晉 陸機(jī) 《謝平原內(nèi)史表》:“入朝九載,歷官有六?!?唐 白居易 《和〈我年〉》之二:“歷官十五政,數(shù)若珠纍纍?!?/div>
《國語辭典》:人時(人時)  拼音:rén shí
耕耘收藏之時?!稌?jīng)。堯典》:「歷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固?。楊烱〈少室山少姨廟碑銘。序〉:「吹玉律而部人時,陽動陰靜?!?/div>
《漢語大詞典》:王正
(1).王朝欽定歷法的正月。特指元月元日。 唐 劉禹錫 《武陵書懷五十韻》:“王正會夷夏,月朔盛旗幡?!?明 蘅蕪室 《再生緣》第四出:“金甌全盛,千秋奠鼎泰階平。只是那漠南齊解辮, 百粵 會王正?!眳⒁姟?王正月 ”。
(2).指王朝所頒之歷法。 宋 曾鞏 《謝熙寧六年歷日表》:“式謹(jǐn)王正之授,俾知民事之常。” 明 劉基 《次韻和石末公開讀有感》:“百年萬國奉王正,相業(yè)臺綱屬老成?!?span id="q0u7etq" class="book">《古今小說·趙伯昇茶肆遇仁宗》:“君臣二人,各分尊卑而坐。王正盛夏,天道炎熱?!?/div>
《漢語大詞典》:王正月
周 天子所頒歷法的正月。 周 以建子之月(農(nóng)歷十一月)為正。春秋·隱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公羊 傳:“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歲之始也。王者孰謂?謂 文王 也。曷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tǒng)也?!?清 顧炎武 日知錄·王正月:“未為天子,雖為建子而不敢謂之正。《武成》‘惟一月壬辰’是也。已為天子,則謂之正而復(fù)加王,以別於 夏 殷 。春秋‘王正月’是也?!?清 趙翼 陔馀叢考·春不書王:“春秋每歲必書‘春,王正月’……以 周 月記事者,則 孔子 書‘王正月’以別之,謂此正月乃王之正月,見其猶尊王也?!?span id="ybimzr0" class="book">《鏡花緣》第五二回:“如春秋書月而曰‘王正月’。所以書‘王’者,明正朔之所出,即所以序君臣之義?!?/div>
《漢語大詞典》:一宮
古代歷法以周天三百六十度的十二分之一,即三十度為一宮。 宋 沈括 夢溪筆談·象數(shù)一:“又一時之間,天行三十餘度,總謂之一宮?!?/div>
《漢語大詞典》:夏時(夏時)
夏 代的歷法。禮記·禮運(yùn):“ 孔子 曰:‘我欲觀 夏 道,是故之 杞 而不足徵也,吾得 夏 時焉?!?鄭玄 注:“得 夏 四時之書也。其書存者有《小正》?!?span id="0c2qzt7" class="book">《論語·衛(wèi)靈公》“行 夏 之時” 宋 朱熹 集注:“夏時,謂以斗柄初昏建寅之月為歲首也?!?br />指夏天。周禮·天官·食醫(yī):“凡食齊視春時,羹齊視夏時?!?明 王守仁 《傳習(xí)錄》卷上:“夏時自然思量父的熱,便自要去求箇凊的道理?!?/div>
分類:夏天歷法
《國語辭典》:新歷(新曆)  拼音:xīn lì
1.一種民國以后所采行的新歷法。參見「太陽歷」條。
2.新歲的歷書。唐。王維 春中田園作詩:「歸燕識故巢,舊人看新歷?!固?。來鵠 早春詩:「新歷才將半紙開,小庭猶聚爆竿灰?!?br />3.重新制定的歷法。《新唐書。卷二七。歷志三上》:「詔僧一行作新歷,推大衍數(shù)立術(shù)以應(yīng)之?!?/div>
《分類字錦》:用天
后漢書律歷志:若夫用天因地。揆時施教。頒諸明堂。以為民極者。莫大乎月令。
分類:用天歷法
《漢語大詞典》:大衍
(1).《易·繫辭上》:“大衍之?dāng)?shù)五十?!?韓康伯 注引 王弼 曰:“演天地之?dāng)?shù),所賴者五十也?!?孔穎達(dá) 疏引 京房 云:“五十者謂十日、十二辰、二十八宿也?!焙笠源笱転槲迨拇Q。 清 趙翼 《圣壽覃恩得拜絹綿米肉之賜恭記》詩之二:“運(yùn)是太和春不老,數(shù)纔大衍日方中?!?魯迅 《書信集·致臺靜農(nóng)》:“但僕生長危邦,年逾大衍,天災(zāi)人禍,所見多矣?!?br />(2).廣大的沼澤地。管子·七臣七主:“春無殺伐,無割大陵,倮大衍?!?尹知章 注:“倮謂焚燒,令蕩然俱盡?!?郭沫若 等集校:“ 洪頤煊 曰:‘倮當(dāng)作僇?!?王念孫 曰:‘僇即疁字也……僇大衍者,謂火焚其草木也。’”
(3).歷法名。詳“ 大衍歷 ”。
《漢語大詞典》:大衍歷(大衍曆)
唐 代歷法名。一名《開元大衍歷》。為 唐 代天文學(xué)家僧 一行 所造。 開元 九年,因《麟德歷》日食不驗(yàn),詔 一行 作新歷。 一行 測各地緯度,南至 交州 ,北盡 鐵勒 。十五年歷成而 一行 卒。因 一行 用大衍之?dāng)?shù)立說,故名《大衍歷》。從 開元 十七年(公元729年)起,至 至德 二年(公元757年),《大衍歷》共施行二十九年。它對后代歷法的編訂影響很大。
《國語辭典》:容成  拼音:róng chéng
相傳為黃帝時的史官,始造歷法。后道家附會為仙人,說是黃帝、老子之師,并發(fā)明采陰補(bǔ)陽的方法?!稘h書藝文志》陰陽家有容成子十四篇,又方技房中有容成陰道二十六卷,皆不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