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92詞典 3分類詞匯 189
《國語辭典》:和會(和會)  拼音:hé huì
1.和悅而集會?!稌?jīng)。康誥》:「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東國洛,四方民大和會?!?br />2.和睦、融洽。元。關(guān)漢卿《玉鏡臺》第三折:「為甚我今日媒人根前,做小伏低,教他款慢里,勸諫的俺夫妻和會。」
3.和平會議的縮稱。指戰(zhàn)爭結(jié)束后,雙方為求休戰(zhàn)及和睦相處所舉行的會議。如巴黎和會。
《國語辭典》:優(yōu)柔(優(yōu)柔)  拼音:yōu róu
1.和平?!段倪x。王褒。洞簫賦》:「優(yōu)柔溫潤,又似君子?!?br />2.寬舒、從容不迫?!段簳?。卷五六。鄭羲傳》:「垂心經(jīng)素,優(yōu)柔墳籍?!鼓铣?。劉協(xié)《文心雕龍。書記》:「故宜條暢以任氣,優(yōu)柔以懌懷?!?br />3.因循不決。如:「優(yōu)柔寡斷」?!缎绿茣>硪弧鹞?。褚遂良傳》:「昔漢武帝行岱禮,優(yōu)柔者數(shù)年,臣愚愿加詳慮?!?/div>
《國語辭典》:調(diào)停(調(diào)停)  拼音:tiáo tíng
1.居間調(diào)解、排除糾紛?!端问?。卷三三九。蘇轍傳。論曰》:「元祐秉政,力斥章、蔡,不主調(diào)停。」《文明小史》第九回:「一面學老師,得著風聲,同了典史,找到幾個大紳士,托他們出來調(diào)停?!?br />2.安排、處理。宋。范成大滿江紅。寒谷春生〉詞:「著意調(diào)停云露釀,從頭檢舉梅花曲?!埂都t樓夢》第九回:「寶玉道:『你放心,到外頭我自己都會調(diào)停的?!弧?/div>
《國語辭典》:太沖(太沖)  拼音:tài chōng
1.虛靜無為?!肚f子。應帝王》:「吾鄉(xiāng)示之以太沖莫勝,是殆見吾衡氣機也?!?br />2.晉朝左思的字。參見「左思」條。
《國語辭典》:順序(順序)  拼音:shùn xù
1.依次而不亂?!段簳?。卷五。高宗紀》:「即位以來,百姓晏安,風雨順序,邊方無事,眾瑞兼呈,不可稱數(shù)?!埂段倪x。宋玉。神女賦》:「性和適,宜侍旁。順序卑,調(diào)心腸?!挂沧鳌疙槾巍?。
2.次序。如:「參加人員依順序報到。」
《國語辭典》:順序(順序)  拼音:shùn xu
順利吉祥。
《國語辭典》:順利(順利)  拼音:shùn lì
1.便利。《紅樓夢》第四八回:「就是東西貴賤行情,他是知道的,自然色色問他,何等順利?!?br />2.事情未遭阻難而完成?!度辶滞馐贰返谝黄呋兀骸竻s又不可因后來日子略過的順利些,就添出一肚子里的勢利見識來?!?/div>
《國語辭典》:音韻(音韻)  拼音:yīn yùn
由聲母、韻母和聲調(diào)構(gòu)成的漢字字音。也稱為「聲韻」。
《漢語大詞典》:同和
(1).彼此和諧;相互協(xié)和。禮記·樂記:“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jié)。”國語·齊語:“居同樂,行同和,死同哀?!?唐 韓愈 《送汴州監(jiān)軍俱文珍序》:“天子無東顧之憂,方伯有同和之美。”
(2).謂與……同樣和煦。形容仁愛。 唐 李商隱 《獻河東公啟》之一:“伏惟尚書春日同和,秋霜共烈。”
《漢語大詞典》:瑟琴
(1).瑟與琴。詩·小雅·鹿鳴:“我有嘉賓,鼓瑟鼓琴?!?晉 成公綏 《嘯賦》:“清激切於竽笙,優(yōu)潤和於瑟琴。”《宋書·樂志二》:“庭列宮縣,陛羅瑟琴?!?元 張昱 《留別姻家吳子道理問》詩:“明年不待梧桐雨,來聽高堂鼓瑟琴?!?br />(2).琴瑟之音和諧,因以喻和合友好。《詩·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晉 潘岳 《夏侯常侍誄》:“子之友悌,和如瑟琴?!?br />(3).指夫妻和好。 宋 羅燁 醉翁談錄·張氏夜奔呂星哥:“雖未通幣帛之儀,料必作瑟琴之眷?!?/div>
《國語辭典》:應和(應和)  拼音:yìng hè
1.呼應、響應?!稘h書。卷七○。陳湯傳》:「時康居兵萬馀騎分為十馀處,四面環(huán)城,亦與相應和。」《宋書。卷七四。沈攸之傳》:「敬兒、文和斬其使,馳表以聞;柏年、道和、佩玉懷兩端,密相應和。」
2.酬答、應答。漢。桓譚新論〉:「哀帝時,有老人范蘭,言年三百歲,初與人相見,則喜而相應和,再三,則罵而逐人?!?/div>
《國語辭典》:好逑  拼音:hǎo qiú
好配偶?!对娊?jīng)。周南。關(guān)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姑鳌o名氏《四賢記》第一七出:「他是良家好逑,性幽閒且自多忠厚?!?/div>
《漢語大詞典》:嗈嗈
(1).鳥類和鳴聲。文選·孫綽〈游天臺山賦〉:“覿翔鸞之裔裔,聽鳴鳳之嗈嗈。” 李善 注:“《爾雅》曰:‘嗈嗈,和也?!^聲之和也。” 宋 陸游 《秋曉》詩:“嗈嗈天際雁初度,喔喔舍傍雞亂鳴?!?元 張可久 《天凈沙·江上》曲:“嗈嗈落雁平沙,依依孤鶩殘霞?!?清 唐孫華 《國學進士題名碑》詩:“嗈嗈朝陽集鳴鳳,思皇周士何其多。”
(2).和諧、融洽貌。 宋 沈遼 《和穎叔西園春宴》:“草樹日欣欣,笑語咸嗈嗈?!?/div>
《漢語大詞典》:均調(diào)(均調(diào))
均衡協(xié)調(diào);均勻和諧。莊子·天道:“所以均調(diào)天下,與人和者也?!?成玄英 疏:“均平調(diào)順也?!?北魏 賈思協(xié) 齊民要術(shù)·造神麯并酒等:“每酘,即以酒杷遍攪令均調(diào),然后蓋甕。” 宋 蘇軾 《上張安道養(yǎng)生決論》:“待腹?jié)M氣極,即徐出氣,惟出入均調(diào)?!?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三:“‘律和聲’,言音之貴均調(diào)也?!?/div>
《國語辭典》:親睦(親睦)  拼音:qīn mù
1.親近和愛?!睹献?。滕文公上》:「鄉(xiāng)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br />2.親戚?!段倪x。王粲。從軍詩五首之二》:「棄余親睦恩,輸力竭忠貞。」
《漢語大詞典》:一和
一會;一番。 宋 無名氏 《張協(xié)狀元》戲文第十九出:“説與我每一和,又説與我公一和。”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一:“一個是一方長老,一個是一代名儒,俗談沒半句,那一和者也之乎?!?元 石德玉 《黃粱夢》第四折:“睡朦朧無多一和,半霎兒改變了山河?!?明 高明 《琵琶記·高堂稱壽》:“沉吟一和,怎離卻雙親膝下?”
《國語辭典》:悠飏(悠颺)  拼音:yōu yáng
1.飄動的樣子。宋。晏殊 浣溪紗。宿酒才醒厭玉卮詞:「寒雪寂寥初散后,春風悠飏欲來時。」
2.形容聲音回蕩久遠。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七。聲容部。習技》:「一吹洞簫,一拽提琴,暗譜悠飏之曲?!?/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