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8詞典 3分類詞匯 75
《漢語大詞典》:在列
猶在位;在朝。國語·晉語六:“吾聞古之王者,政德既成,又聽於民;於是乎使工誦諫於朝,在列者獻(xiàn)詩使勿兜。” 韋昭 注:“列,位也,謂公卿至於士獻(xiàn)詩以諷也。兜,惑也?!?/div>
《國語辭典》:當(dāng)時(當(dāng)時)  拼音:dāng shí
1.從前、那時候。《荀子。儒效》:「脩百王之法,若辨白黑,應(yīng)當(dāng)時之變,若數(shù)一二?!?br />2.即時、立刻?!度龂萘x》第五二回:「眾軍拜謝,將降將陳、鮑二人當(dāng)時斬了?!?/div>
《國語辭典》:當(dāng)今(當(dāng)今)  拼音:dāng jīn
1.現(xiàn)在?!蹲髠?。襄公九年》:「當(dāng)今吾不能與晉爭,晉君類能而使之?!埂睹献印9珜O丑下》:「當(dāng)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2.舊時稱當(dāng)代的皇帝。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二一出:「無過獻(xiàn)寶當(dāng)今駕,撒去收來再似他。」《紅樓夢》第二回:「起初時只封襲三世,因當(dāng)今隆恩盛德,遠(yuǎn)邁前代,額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襲了一代?!?/div>
《漢語大詞典》:立朝
(1).指帝王在位。史記·商君列傳:“ 秦王 一旦捐賓客而不立朝, 秦國 之所以收君者,豈其微哉?”
(2).指在朝為官。 宋 曾鞏 《乞出知潁州狀》:“伏念臣性行迂拙,立朝無所阿附?!?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傳》:“三歲,而 方相國 從哲 賢之,以為翰林院庶吉士。然立朝論議終不肯茍同。”
《國語辭典》:當(dāng)代(當(dāng)代)  拼音:dāng dài
1.當(dāng)今、現(xiàn)代。《三國演義》第一一回:「此子長成,必當(dāng)代之偉器也?!?br />2.當(dāng)時的人們?!逗鬂h書。卷一九。耿弇傳》:「弇兄弟六人皆垂青紫,省侍醫(yī)藥,當(dāng)代以為榮?!?/div>
《國語辭典》:皇上  拼音:huáng shang
古代臣民對皇帝的尊稱?!段倪x。陸機(jī)。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賦詩》:「皇上纂隆,經(jīng)教弘道?!?/div>
《國語辭典》:圣上(聖上)  拼音:shèng shàng
古時對天子的尊稱。《三國演義》第一一五回:「某早晚趨侍圣上而已,并不干與國政。」
《國語辭典》:當(dāng)朝(當(dāng)朝)  拼音:dāng cháo
1.當(dāng)代?!逗鬂h書。卷六七。黨錮傳。序》:「時同郡河南尹房植有名當(dāng)朝,鄉(xiāng)人為之謠曰。」
2.當(dāng)今天子。清。洪升《長生殿》第一三出:「(副凈)休得把誣蔑語,憑虛造。(扯凈介)我與你同去面當(dāng)朝!」
《國語辭典》:當(dāng)朝(當(dāng)朝)  拼音:dāng zhāo
當(dāng)日。《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小孫屠。第九出》:「自家當(dāng)朝一日,和那婦人叫了一和,兩下都有言語?!?/div>
《國語辭典》:末年  拼音:mò nián
一個君王或一個年號的最后一段時期。《儒林外史》第二回:「那時成化末年,正是天下繁富的時候?!?/div>
《國語辭典》:享國(享國)  拼音:xiǎng guó
1.君主在位的時間?!段倪x。賈誼。過秦論》:「施及孝文王、莊襄王,享國之日淺,國家無事。」《文選。韋孟。諷諫》:「享國漸世,垂烈于后?!?br />2.王朝統(tǒng)有天下的時間?!肚夭⒘鶉皆?。卷上》:「夏禹王得舜帝禪位,立國為夏,傳一十七代,享國得四百三十一年?!?/div>
《國語辭典》:夏禹  拼音:xià yǔ
姓姒氏,號禹。夏代開國的君主,在位八年。顓頊之孫,因平治洪水有功,受舜禪讓為天子,世稱為「大禹」。傳位于子啟,而開君主世襲之制。也稱為「夏后氏」。
《國語辭典》:素行  拼音:sù xìng
平日的品行?!稘h書。卷七六。王尊傳》:「素行陰賊,惡口不信,好以刀筆陷人于法?!?/div>
《漢語大詞典》:素位
謂現(xiàn)在所處之地位。語出禮記·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孔穎達(dá) 疏:“素,鄉(xiāng)也。鄉(xiāng)其所居之位而行其所行之事,不愿行在位外之事?!?清 梁章鉅 退庵隨筆·官常一:“士君子到一處,便思盡一處職業(yè),方為素位而行?!?span id="cabzgmp" class="book">《天雨花》第二五回:“及后兄亡托於我,年交十七嫁伊門,因見你家多清淡,井臼親操素位行?!?/div>
《漢語大詞典》:鸞棲(鸞棲)
見“ 鸞棲 ”。
亦作“ 鸞棲 ”。 鸞鳥棲止。比喻賢士在位。晉書·苻堅(jiān)載記上:“百姓歌之曰:‘ 長安 大街,夾樹楊槐。下走朱輪,上有鸞棲。英彥云集,誨我萌黎。’” 南唐 伍喬 《送江少府授延陵后寄》詩:“莫因官小慵之任,自古鸞棲有異人?!?/div>
《漢語大詞典》:至平
(1).舊指賢君在位,公道大行,人盡其力的治世。荀子·榮辱:“故仁人在上,則農(nóng)以力盡田,賈以察盡財(cái),百工以巧盡械器,士大夫以上至於公侯,莫不以仁厚知能盡官職,夫是之謂至平?!?span id="ekxbbby" class="book">《荀子·君道》:“故藉歛忘費(fèi),事業(yè)忘勞,寇難忘死,城郭不待飾而固,兵刃不待陵而勁,敵國不待服而詘,四海之民不待令而一,夫是之謂至平。”《漢書·元帝紀(jì)》:“五帝三王,任賢使能,以登至平?!?br />(2).極其公平;極其清平。 三國 魏 阮籍 《為鄭沖勸晉王箋》:“至公至平,誰與為鄰,何必勤勤小讓也!” 宋 葉適 《財(cái)總論二》:“夫當(dāng) 仁宗 四十二年,號為本朝至平極盛之世,而財(cái)用始大乏,天下之論擾擾,皆以財(cái)為慮矣?!?/div>
《漢語大詞典》:百爾(百爾)
(1).猶言諸位。亦指在位者。《詩·邶風(fēng)·雄雉》:“百爾君子,不知德行?!?明 方孝孺 《白鹿洞規(guī)贊》:“百爾君子,公言是諏。” 明 湯顯祖 《感宦籍賦》:“謂周行其必先,視百爾而豈后。”
(2).一切;所有。 宋 李覯 《袁州學(xué)記》:“百爾器備,并手偕作。工善吏勤,晨夜展力,越明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