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70詞典 1分類詞匯 169
《國語辭典》:民歌五褲(民歌五褲)  拼音:mín gē wǔ kù
五褲,稱頌地方官吏施行善政。民歌五褲指因施政措施良好,而百姓家有馀衣,乃稱道高歌。《幼學(xué)瓊林。卷一。文臣類》:「廉范守蜀郡,民歌五褲?!?/div>
《國語辭典》:地頭文書鐵箍桶(地頭文書鐵箍桶)  拼音:dì tóu wén shū tiě gū tǒng
主管的地方官對本地的事物有絕對的權(quán)力,他的命令不可隨意違反。《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你令兄現(xiàn)在南京,誰人不知道?自古地頭文書鐵箍桶,總以當(dāng)事為主?!?/div>
《漢語大詞典》:封建把頭(封建把頭)
舊時勾結(jié)地方官府,依靠封建勢力,把持一方或某一行業(yè),剝削奴役工人和其他群眾的人。如搬運(yùn)行業(yè)、礦業(yè)的把頭、包工頭等。
《漢語大詞典》:撫字催科(撫字催科)
韓愈 《順宗實(shí)錄四》:“﹝ 陽城 ﹞出為 道州 刺史……一不以簿書介意,稅賦不登,觀察使數(shù)誚讓。上考功第, 城 自署第曰:‘撫字心勞,徵科政拙,考下下?!焙笠浴皳嶙执呖啤敝傅胤焦倮舻闹握?清 李漁 《慎鸞交·譎諷》:“愧的是署中考不曾居下, 陽城 事終須讓他。念撫字催科,難分高亞?!?鄭觀應(yīng) 《盛世危言·吏治下》:“觀其頗有聲名、素稱才能之員,一一考其實(shí)跡。有差委奔走之事則長于辦理,而撫字催科無一可取者;有長于吏治而疏于出納,以致錢糧虧空者?!?/div>
《國語辭典》:稿案  拼音:gǎo àn
昔日官府中專管文件收發(fā)的人?!豆賵霈F(xiàn)形記》第五回:「他又弄到一個帶肚子的師爺,一個帶肚子的二爺,每人三千,說明到任之后,一個管帳房,一個做稿案。」
《國語辭典》:紅黑帽(紅黑帽)  拼音:hóng hēi mào
元、明時衙役所戴的帽子,分紅黑二色,故稱衙役為「紅黑帽」?!度辶滞馐贰返谝换兀骸复卧纾瑐鼾R轎夫,也不用全副執(zhí)事,只帶八個紅黑帽夜役軍牢?!?/div>
《漢語大詞典》:簸之揚(yáng)之,糠秕在前(簸之揚(yáng)之,穅粃在前)
(1).謂揚(yáng)米去糠,糠在米上。穅,同“ 糠 ”。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排調(diào):“ 王文度 、 范榮期 俱為 簡文 所要, 范 年大而位小, 王 年小而位大,將前,更相推在前,既移久, 王 遂在 范 后。 王 因謂曰:‘簸之揚(yáng)之,穅粃在前。’ 范 曰:‘洮之汰之,沙礫在后?!北緸檎{(diào)侃之詞,謂位卑而居前列。后亦用為謙詞,謂無才而居前。穅,亦寫作“糠”。《〈二刻拍案驚奇〉原序》:“亦曰‘簸之揚(yáng)之,糠粃在前’云爾?!币嗍∽鳌?簸揚(yáng)糠粃 ”。 明 張居正 《答宗伯董潯陽書》:“兒曹徼時厚幸,并登仕版,而 懋修 又躐居文孫之首,簸揚(yáng)糠粃,殊為慙汗。”亦省作“ 簸粃 ”。
(2).用為出任地方官之謙詞。 宋 林應(yīng)炎 《嘉定學(xué)重修大成殿記》:“以余嘗簸粃是邦也,合辭請志歲月?!?/div>
《漢語大詞典》:百城表
地方官的表率。梁書·樂法才傳:“ 高祖 嘉其清節(jié),曰:‘居職若斯,可以為百城表矣。’”
《國語辭典》:比卯  拼音:bǐ mǎo
舊時差役在定期內(nèi)拘捕人犯。卯,官府差役于卯時依所登錄名冊點(diǎn)名,登錄的名冊即稱為「卯簿」。比卯指百姓如有欠錢糧或緝捕盜賊時,便按卯簿派遣差役限期催繳或捉拿,如果限期內(nèi)無法收繳或捉拿到案,便要拘衙受刑?!抖古镩e話。第三則》:「或有說錢糧拖欠,即刻去比卯救家屬的。」也作「批較」。
《漢語大詞典》:抱兒當(dāng)戶(抱兒當(dāng)戶)
隱語。抱著小兒在門口。謂要求地方官開門恤孤。后漢書·龐參傳:“﹝ 參 為 漢陽 太守,郡人 任棠 ﹞以薤一大本,水一盂,置戶屏前,自抱孫兒,伏於戶下…… 參 思其微意,良久,曰:‘ 棠 是欲曉太守也。水者,欲吾清也;拔大本薤者,欲吾擊強(qiáng)宗也;抱兒當(dāng)戶,欲吾開門恤孤也?!?/div>
《漢語大詞典》:盜賊課(盜賊課)
古代考核地方官吏偵破盜案、捕獲盜賊成績的制度。漢書·尹翁歸傳:“京師畏其威嚴(yán), 扶風(fēng) 大治,盜賊課常為三輔最。” 清 顧炎武 日知錄·盜賊課:“史記·酷吏傳 武帝 作‘沉命法’,曰羣盜起不發(fā)覺,發(fā)覺而捕弗滿品者,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其小吏畏誅,雖有盜不敢發(fā),恐不能得,坐課累府,府亦使其不言。故盜賊寖多,上下相為匿,以文辭避法焉。此 漢 世所名為盜賊課,而為法之敝已盡此數(shù)言中焉?!币嗍》Q“ 盜課 ”。清史稿·李衛(wèi)等傳論:“ 世宗 以綜覈名實(shí)督天下,肅吏治,嚴(yán)盜課?!?/div>
《國語辭典》:帶肚子(帶肚子)  拼音:dài dù zi
1.女子懷孕。如:「如今他渾家?guī)Ф亲?,大小事情只好多將就她?!?br />2.舊日以金錢借與外任官,而隨往任所,充當(dāng)幕賓或仆人,倚其勢以牟利?!豆賵霈F(xiàn)形記》第五回:「他又弄到一個帶肚子的師爺,一個帶肚子的二爺,每人三千,說明到任之后,一個管帳房,一個做稿案?!?/div>
《漢語大詞典》:辭見班(辭見班)
京官放外任、地方官進(jìn)京,在朝廷辭別、謁見天子時自行序班,不與百官同列,謂之“辭見班”。資治通鑒·唐中宗景龍二年:“仗入,通事舍人引 攸緒 就位, 攸緒 趨立辭見班中,再拜如常儀。” 胡三省 注:“凡百官自中朝出為外官赴朝辭,自外官入朝覲者引入見,其辭見者不與百官序班,自為班立,謂之辭見班?!?/div>
《漢語大詞典》:錢谷師爺(錢穀師爺)
舊時地方官所聘主管錢糧會計的幕僚。 瞿秋白 《鞘聲·無用的人與東方文化》:“舊時的錢谷師爺,刑名師爺,秀才,舉人的飯碗實(shí)在危險得不了。”亦稱“ 錢糧師爺 ”。 毛澤東 《〈農(nóng)村調(diào)查〉的序言和跋》:“這些干部、農(nóng)民、秀才、獄吏、商人和錢糧師爺,就是我的可敬愛的先生?!?/div>
《漢語大詞典》:錢席(錢席)
錢谷師爺。 明 清 地方官署所聘佐助人員之一。 清 錢泳 《履園叢話·夢幻·冥獄》:“ 藴輝 少讀書不成,遂出門,習(xí)錢穀,游幕 湖南 。有 辰州府 瀘溪縣 知縣 黃炳奎 ,延為錢席?!?/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