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70詞典 1分類詞匯 169
《漢語大詞典》:雉乳
謂地方官施行仁政,德及禽鳥。乳,繁殖。典出后漢書·魯恭傳:“ 建初 七年,郡國螟傷稼,犬牙緣界,不入 中牟 。 河南 尹 袁安 聞之,疑其不實(shí),使仁恕掾 肥親 往廉之。 恭 隨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過,止其傍。傍有童兒, 親 曰:‘兒何不捕之?’兒言‘雉方將雛’。 親 瞿然而起,與 恭 訣曰:‘所以來者,欲察君之政跡耳。今蟲不犯境,此一異也;化及鳥獸,此二異也;豎子有仁心,此三異也。久留,徒擾賢者耳?!€府,具以狀白 安 ?!?唐 王維 《送方城韋明府》詩:“使車聽雉乳,縣鼓應(yīng)雞鳴?!?/div>
《國語辭典》:外銷(外銷)  拼音:wài xiāo
貨物由本國向外國銷售的交易,稱為「外銷」。
《漢語大詞典》:印官
明 清 制度,從布政使到知州、知縣等各級(jí)地方官皆用正方印,故稱“正印官”或“印官”。其他臨時(shí)差委以及非正規(guī)系統(tǒng)官員,則用長方印。 清 黃六鴻 《?;萑珪ゅX穀·倉收陋弊》:“如有堆頓廒外,印官到倉,即要查問?!?清 嚴(yán)如熤 《老林說》:“命案相驗(yàn),牒交印官?!?/div>
《漢語大詞典》:褲襦歌
對(duì)地方官吏善政的稱頌。 宋 楊萬里 《辛卯五月送邱宗卿太傅出守秀州》詩:“身達(dá)當(dāng)難免,能稱未要多。但無田里嘆,不必袴襦歌?!?宋 王禹偁 《戲題二章述滁州官?zèng)r寄翰林舊同院》詩之一:“小郡既無衣襖使,豐年兼有袴襦歌?!眳⒁姟?袴襦 ”。
《漢語大詞典》:褲襦
(1).后漢書·廉范傳:“遷 蜀郡 太守……百姓為便,乃歌之曰:‘ 廉叔度 ,來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無襦今五袴?!焙笏煲浴把F襦”指地方官吏的善政。 唐 黃滔 《泉州開元寺佛殿碑記》:“初,僕射 太原公 ,以 子房 之帷幄布 泉 城,以 叔度 之袴襦纊 泉 民,而謂 竺 乾 之道與 尼聃 鼎?!?宋 蘇軾 《慶源宣義王丈求紅帶》詩:“今年蠶市數(shù)州禁,中有遺民懷袴襦?!?清 趙翼 《偕孫淵如汪春田兩觀察游牛首山》詩:“豈有袴襦留 叔度 ,空傳尸祝到 庚桑 。”
(2).衣褲。 宋 陸游 《貧甚戲作絕句》:“數(shù)種袴襦秋未贖,羨他鄰巷搗衣聲?!?宋 洪邁 《夷堅(jiān)甲志·葉若谷》:“方初見時(shí),著粉青衫,水紅袴襦,既久未嘗易衣,然常如新?!?/div>
《漢語大詞典》:五褲謠(五袴謡)
稱頌地方官吏善政的歌謠。 唐 白居易 《西樓喜雪命宴》詩:“歌樂雖盈耳,慚無五袴謡?!?明 高啟 《送長洲周丞陞吳縣令》:“寂寞 長洲 路,空聞五袴謡?!眳⒁姟?五絝 ”。
《漢語大詞典》:五绔(五絝)
亦作“ 五褲 ”。 后漢書·廉范傳:“﹝ 范 ﹞ 建初 中,遷 蜀郡 太守……舊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災(zāi),而更相隱蔽,燒者日屬。 范 乃毀削先令,但嚴(yán)使儲(chǔ)水而已。百姓為便,乃歌之曰:‘ 廉叔度 ,來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無襦今五絝?!焙笠浴拔褰f”作為稱頌地方官吏施行善政之詞。 唐 儲(chǔ)光羲 《晚次東亭獻(xiàn)鄭州宋使君文》:“籍籍歌五袴,祁祁頌千箱?!?宋 辛棄疾 《水調(diào)歌頭·送鄭厚卿趙衡州》詞:“莫信君門萬里,但使民歌五袴,歸詔鳳凰啣?!?span id="rn1sbib" class="book">《金瓶梅詞話》第六六回:“又久仰貴任榮修德政,舉民有五袴之曲,境有三留之譽(yù)?!?清 錢謙益 《戶部江西清吏司員外郎廉第授奉直大夫制》:“爾之字人可以庶,爾之祥刑可以教……〈無衣〉五袴之謡豈遂遜於前烈乎?”
《國語辭典》:掛牌  拼音:guà pái
1.懸牌?!都t樓夢(mèng)》第八六回:「然后知縣掛牌坐堂,傳齊了一干鄰保證見尸親人等?!挂沧鳌笒炫啤埂?br />2.醫(yī)生、律師等正式開業(yè)。如:「掛牌行醫(yī)」。也作「掛牌」。
3.古代知府以下官員補(bǔ)缺署事,由布政司懸牌公告。也作「掛牌」。
《國語辭典》:掛牌(掛牌)  拼音:guà pái
1.懸牌?!度辶滞馐贰返诙幕兀骸阜惨☉?,先幾日要在牌上寫一個(gè)日子,鮑文卿卻是水西門總寓掛牌?!挂沧鳌笒炫啤?。
2.指醫(yī)生、律師等正式開業(yè)。如:「小王已可掛牌行醫(yī)了?!挂沧鳌笒炫啤?。
3.從事外匯等交易,已經(jīng)委托買進(jìn)或賣出而等著成交回報(bào)。如:「今兒一早,他即趁勢掛牌買進(jìn)某績優(yōu)股?!?br />4.古代知府以下官員補(bǔ)缺署事,由布政司懸牌公布。也作「掛牌」。
《漢語大詞典》:峴山淚(峴山淚)
百姓至 峴山 憑吊 羊祜 而流的眼淚。后謂因感念地方官德政而流的淚。典出《晉書·羊祜傳》。 唐 杜甫 《隨章留后新亭會(huì)送諸君》詩:“已墮 峴山 淚,因題零雨詩?!眳⒁姟?峴山碑 ”。
《國語辭典》:峴山碑(峴山碑)  拼音:xiàn shān bēi
位于湖北省襄陽縣南的峴山上,晉羊祜鎮(zhèn)守襄陽,常觴詠于此。嘗慨然太息,顧謂從事中郎鄒湛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來賢達(dá)勝士,登此遠(yuǎn)望,如我與卿者多矣,皆湮滅無聞,使人悲傷。如百歲后有知,魂魄猶應(yīng)登此也?!辜办镒?,后人建碑立廟,歲時(shí)饗祭,望其碑者,莫不涕泣。見《晉書。卷三四。羊祜傳》。也稱為「墮淚碑」。
《國語辭典》:羨馀(羨餘)  拼音:xiàn yú
盈馀的賦稅?!缎绿茣?。卷一六六。令狐楚傳》:「方營景陵,詔楚為使,而親吏韋正牧、奉天令于翚等不償傭錢十五萬緡,楚獻(xiàn)以為羨馀,怨訴系路?!固?。白居易 秦中吟。重賦:「繒帛如山積,絲絮如云屯;號(hào)為羨馀物,隨月獻(xiàn)至尊?!?/div>
《國語辭典》:外調(diào)(外調(diào))  拼音:wài diào
由原服務(wù)單位調(diào)職到別的分支機(jī)構(gòu)。如:「他向上級(jí)申請(qǐng)外調(diào),是為了可以就近照顧父母?!埂睹魇?。卷七二。職官志一》:「凡王官不外調(diào),王姻不內(nèi)除,大臣之族不得任科道,僚屬同族則以下避上?!?/div>
《漢語大詞典》:阮始平
晉書·阮咸傳:“ 荀勖 每與論音律,自以為遠(yuǎn)不及也,疾之,出補(bǔ) 始平 太守?!焙笠蛞浴叭钍计健苯柚竿夥诺牡胤焦?。 唐 獨(dú)孤及 《賈員外處見中書賈舍人巴陵詩集覽之懷舊代書寄贈(zèng)》詩:“適逢 阮始平 ,立馬問 長安 ?!?/div>
《漢語大詞典》:調(diào)外(調(diào)外)
謂從京城外調(diào)任地方官。 明 葉盛 水東日記·推命論相近事:“昨聞 原溥 有調(diào)外之命,則此説又偶中矣?!?明 皇甫錄 皇明紀(jì)略:“逆 瑾 時(shí)又詔: 餘姚 人輕薄,不許選京朝官,有在任者皆調(diào)外?!?/div>
《漢語大詞典》:升廳(陞廳)
登上廳堂。《宋史·禮志二十一》:“四赤縣令初見尹,趨庭,受拜后升廳如客禮?!?br />古代地方官到廳堂處理公事、審理案件。《水滸傳》第四三回:“此時(shí)哄動(dòng)了 沂水縣 里,知縣聽得大驚,連忙陞廳問道:‘ 黑旋風(fēng) 拿在那里?’”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冤家:“﹝ 臨安府 ﹞即時(shí)差一個(gè)緝捕使臣……徑來 湖南 潭州府 ,下了公文,同來尋 崔寧 和 秀秀 ,不兩月,提將兩個(gè)來,解到府中。報(bào)與郡王得知,即時(shí)陞廳?!?/div>
《漢語大詞典》:外祿
地方官的俸祿。借指地方官。魏書·閹官傳·抱嶷:“ 嶷 老疾,請(qǐng)乞外祿,乃以為鎮(zhèn)西將軍、 涇州 刺史,特加光祿大夫?!?span id="50owp9k" class="book">《南史·恩倖傳·呂文顯》:“送故迎新,吏人疲於道路。四方守宰餉遺,一年咸數(shù)百萬。舍人 茹法亮 於眾中語人曰:‘何須覓外祿,此一戶內(nèi)年辦百萬?!w約言之也?!?/div>
《漢語大詞典》:私增
指舊時(shí)地方官吏在朝廷規(guī)定的稅額之外,私自巧立名目,增加賦稅。 清 黃宗羲 《田制一》:“故一畝之賦,自三斗起,科至於七斗,七斗之外,尚有官耗私增。計(jì)其一歲之穫,不過一石,盡輸於官,然且不足?!?/div>
《漢語大詞典》:取結(jié)(取結(jié))
領(lǐng)取地方官府的證明文書。儒林外史第二十回:“不想教習(xí)考取,要回本省地方取結(jié)?!?span id="7ka5wak" class="book">《儒林外史》第三三回:“不必太謙,我便向府縣取結(jié)?!?/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