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齊譽(齊譽)
同樣高的聲譽;齊名。 晉 陶潛 《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 遜 從弟 立 ,亦有才志,與君同時齊譽,每推服焉。”
《漢語大詞典》:遠譽(遠譽)
謂長久的聲譽。 元 姚燧 《中書左丞姚文獻公神道碑》:“立學校以育才,勸農桑以厚生,是可以光先烈,可以成帝德,可以遺子孫,可以流遠譽?!?/div>
分類:長久聲譽
《漢語大詞典》:物譽(物譽)
聲望,聲譽。北齊書·崔劼傳:“初 和士開 擅朝,曲求物譽,諸公因此頗為子弟干祿?!?span id="qoxdyav" class="book">《舊唐書·劉仁軌傳論》:“世稱 劉樂城 與 戴至德 同為端揆, 劉 則甘言接人,以收物譽; 戴 則正色拒人,推美於君?!?宋 周密 齊東野語·王沈趨張說:“ 王質 景文 、 沈瀛 子壽 ,始俱在學校有聲,既而俱立朝,物譽亦歸之?!?/div>
分類:聲望聲譽
《漢語大詞典》:盜聲(盜聲)
(1).猶奪聲。 宋 晁載之 《續(xù)談助》卷四引四皓答 張良 書:“當 秦 項 之艱難,力不能負干戈。擕手逃走,避役山草,倚朽若立,循水似濟,遂使青蠅盜聲於晨鷄,魚目竊價於 隋 珠?!?br />(2).竊取聲譽。 金 王若虛 《臣事實辨上》:“﹝ 許武 ﹞乃會宗親泣曰:‘吾為兄不肖,盜聲竊位,二弟年長,未豫榮祿,所以求得分財,自取人譏?!?/div>
《漢語大詞典》:籍譽(籍譽)
盛大的聲譽。 南朝 梁 江淹 《齊故司徒右長史檀超墓銘》:“嘉采籍譽,登國振朝?!?/div>
分類:盛大聲譽
《國語辭典》:享譽(享譽)  拼音:xiǎng yù
享有聲譽。如:「享譽文壇」、「享譽國際」。
《漢語大詞典》:謏問(謏問)
小有聲譽。 北周 庾信 《和何儀同講竟述懷》:“實欣懷謏問,逢君理入微?!币槐咀鳌?謏聞 ”。參見“ 謏聞 ”。
《漢語大詞典》:謏聞(謏聞)
(1).小有聲名。禮記·學記:“發(fā)憲慮,求善良,足以謏聞,不足以動眾?!?鄭玄 注:“謏之言小也?!?孔穎達 疏:“謏之言??;聞,聲聞也?!?元 劉塤 隱居通議·雜錄:“近年士風盛而古意衰,習競浮華,辭昧體要,真材不足以勝,謏聞雷同,反得以敝帚倖出?!?清 劉大櫆 《方府君墓志銘》:“雖士之修身潔行,非以謏聞而駭俗?!?br />(2).孤陋寡聞。常用作謙詞。南齊書·陸澄傳:“ 澄 謏聞膚見,貽撓后昆,上掩皇明,下籠朝議?!?宋 王禹偁 《右衛(wèi)上將軍贈侍中宋公神道碑》:“臣掖垣備位,論譔非工,受明命之已行,率謏聞而塞職?!?元 張起巖 《濟南路大都督張公行狀》:“故詳録其實,而以謏聞附,庶備宗工鉅儒之采擇云?!?清 錢謙益 《蘇州府重修學志序》:“則姑述其謏聞以告于鄉(xiāng)之子弟,其亦可乎?”
《漢語大詞典》:驍名(驍名)
勇武的聲譽。三國志·蜀志·黃權傳:“ 權 諫曰:‘左將軍有驍名,今請到,欲以部曲遇之,則不滿其心?!?/div>
分類:勇武聲譽
《漢語大詞典》:騖名(騖名)
追求聲譽。 唐 元稹 《解秋》詩之三:“往歲學仙侶,各在無何鄉(xiāng),同時騖名者,次第鵷鷺行?!?清 龔自珍 《與人箋》二:“騖名之士如某君,孤進宜憫諒也?!?章炳麟 《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讀者不深惟其利病,而儳焉以除舊布新為號,豈其智有未喻?亦騖名而不求實之過哉?!?/div>
分類:追求聲譽
《漢語大詞典》:玉譽(玉譽)
美好的聲譽。 南朝 齊 王儉 《侍皇太子釋奠宴》詩:“槐宰金貞,藩維玉譽。時彥莘莘,國胄楚楚?!?/div>
分類:美好聲譽
《漢語大詞典》:負譽(負譽)
(1).享有聲譽。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鎮(zhèn)北之負譽矜前,風飈凜然?!?br />(2).謂聲譽不好。 唐 道宣 續(xù)高僧傳·義解十一·靈潤:“﹝ 潤 ﹞雖則負譽帝京,而神氣自得;或譏毀達其耳者,曾若不聞。以道鎮(zhèn)心,情無喜怒?!?/div>
《國語辭典》:國格(國格)  拼音:guó gé
國家的尊嚴與品格。如:「人格不可失,國格焉可辱?」
《漢語大詞典》:鴻芬(鴻芬)
濃盛的香氣。比喻美好的德行或聲譽。 唐 韓休 《贈邠州刺史韋公神道碑》:“公淳輝秉靈,鴻芬錫祉,合英秀發(fā),揚光炯曜?!?明 湯顯祖 《廣意賦》:“肇皇皇之帝 夋 兮,備鴻芬之純粹?!?/div>
《漢語大詞典》:仁譽(仁譽)
仁愛的聲譽。 漢 賈誼 新書·大政上:“上有仁譽,而下有治名?!?/div>
分類:仁愛聲譽
《漢語大詞典》:亞等(亞等)
謂聲譽、地位并列,同等。 元 關漢卿 《裴度還帶》第二折:“那其間青霄獨步上天梯,看姓名亞等呼先輩?!?/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