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37,分16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召見
白華
入口
朝會
正使
胡騎
職貢
游學
島夷
賈胡
外夷
釀成
外侮
外患
犬戎
《國語辭典》:召見(召見)  拼音:zhào jiàn
上級的人要下級的人前來會見?!稇?zhàn)國策。秦策三》:「秦昭王召見,與語,大說之,拜為客卿?!?jié)h。孔融薦禰衡疏〉:「陛下篤慎,取士必須效試,乞令衡以褐衣召見?!?/div>
《國語辭典》:白華(白華)  拼音:bái huá
1.野生的菅草?!对娊?jīng)。小雅。白華》:「白華菅兮,白茅束兮?!?jié)h。毛亨。傳:「白華,野菅也?!?br />2.《詩經(jīng)。小雅》的篇名,共八章,根據(jù)〈詩序〉:「白華,周人刺幽后也?!够蛞詾槟凶訔壖疫h游,婦人思念之詩。首章二句為:「白華菅兮,白茅束兮?!?/div>
《國語辭典》:入口  拼音:rù kǒu
1.進入口中,指飲食?!蹲髠鳌6ü哪辍罚骸噶⒁烙谕Χ?,日夜不絕聲,??飲不入口七日?!顾巍j懹巍撮L歌行〉:「平時一滴不入口,意氣頃使千人驚?!?br />2.進入建筑物或特定的場地所經(jīng)過的門或關卡。
3.外國或外地的貨物輸入本國或本地。也作「進口」、「輸入」。
《國語辭典》:朝會(朝會)  拼音:zhāo huì
1.諸侯、群臣或外國使者朝謁國君?!妒酚?。卷三。殷本紀》:「湯乃改正朔,易服色,上白,朝會以晝。」《南史。卷二八。褚裕之傳》:「每朝會,百僚遠國使,莫不延首目送之?!?br />2.中小學校中,清晨集全校學生于大操場,舉行升旗典禮,并由校長訓話,或其他人員報告事務,稱為「朝會」。
《漢語大詞典》:正使
(1).縱使;即使。東觀漢記·光武帝紀:“正使 成帝 復生,天下不可復得也?!?span id="2j28tm2"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高貴鄉(xiāng)公髦傳》“ 高貴鄉(xiāng)公 卒” 裴松之 注引《漢晉春秋》:“帝乃出懷中版令投地,曰:‘行之決矣。正使死,何所懼?況不必死邪!’” 宋 蘇軾 《奏浙西災傷第一狀》:“正使自今雨止,已非豐歲。”
(2).外國派來或派往外國的正式使臣。對副使而言。 清 魏源 圣武記卷六:“ 嘉慶 十年,女汗之子嗣立,特遣正使來至邊界議禮,不合而返?!?/div>
《國語辭典》:胡騎(胡騎)  拼音:hú jì
古代北狄的騎兵。亦泛指胡人的軍隊?!逗鬂h書。卷七四上。袁紹傳》:「長戟百萬,胡騎千群?!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7270' target='_blank'>杜甫 恨別詩:「洛城一別四千里,胡騎長驅五六年?!?/div>
《國語辭典》:職貢(職貢)  拼音:zhí gòng
舊日各地方所進貢的物品?!蹲髠?。僖公五年》:「執(zhí)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以媵秦穆姬,而脩虞祀,且歸其職貢于王?!埂度龂?。卷八。魏書。陶謙傳》裴松之注引《吳書》:「華夏沸擾,干今未弭,包茅不入,職貢多闕。」
《國語辭典》:游學(游學)  拼音:yóu xué
1.周游各地以講學?!俄n非子。五蠹》:「是故服事者簡其業(yè),而游學者日眾,是世之所以亂也?!?br />2.離家至外地求學?!妒酚洝>砦辶?。陳丞相世家》:「有田三十畝,獨與兄伯居。伯常耕田,縱平使游學?!埂逗鬂h書。卷三五。鄭玄傳》:「玄自游學十年乃歸鄉(xiāng)里?!挂沧鳌赣螌W」。
3.受學?!稘h書。卷八七。揚雄傳下。贊曰》:「時有好事者載酒肴從游學,而鉅鹿侯芭常從雄居,受其太玄、法言焉?!?/div>
《國語辭典》:游學(遊學)  拼音:yóu xué
1.到遠處或國外求學?!段拿餍∈贰返谌寤兀骸敢蛩业酪蟾?,父母鐘愛,把他縱容得志氣極高,向父母要了些銀子,到上海游學。」也作「游學」。
2.從事學習?!稘h書。卷八二。王商史丹傅喜傳。史丹》:「哀王者,帝之少弟,與太子游學相長大?!?/div>
《國語辭典》:島夷(島夷)  拼音:dǎo yí
海外蠻荒的種族。唐。皇甫曾送徐大夫〉詩:「海內求民瘼,城隅見島夷?!?/div>
《國語辭典》:賈胡(賈胡)  拼音:gǔ hú
舊稱經(jīng)商的胡人?!逗鬂h書。卷二四。馬援傳》:「伏波類西域賈胡,到一處輒止,以是失利?!埂缎咽酪鼍墏鳌返谌幕兀骸钢灰娨粋€人長身闊膀,黑面虬髯,好似西洋賈胡一般走來。」
《漢語大詞典》:外夷
亦作“ 外彝 ”。 指外族。也指外國或外國人。《漢書·蕭望之傳》:“外夷稽首稱藩,中國讓而不臣,此則羈縻之誼,謙亨之福也?!?span id="suvv731" class="book">《漢書·敘傳下》:“西南外夷,種別域殊。” 唐 白居易 《為宰相謝恩賜吐蕃信物銀器錦綵等狀》:“今蒙重賜,益荷圣慈,況來自外夷,知德廣之所及?!?明 張鼎思 《代醉編·奇節(jié)》:“其人得疾,既篤,謂 崔 曰:‘荷君見顧,不以外夷見忽?!?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三·梁尚書:“其一人望見 梁公 ,股栗伏地,比至稱病不謁, 梁 怪之,勒令出見,一見怒甚,即核其交通外彝,侵冒軍實罪狀,劾而殺之?!眳⒁姟?外族 ”。
《國語辭典》:外族  拼音:wài zú
1.母親或妻子的父母家的同族。唐。盧綸 送內弟韋宗仁歸信州覲省詩:「常嗟外族弟兄稀,轉覺心孤是送歸。」《資治通鑒。卷一六三。梁紀十九。簡文帝大寶元年》:「又禁人偶語,犯者刑及外族?!?br />2.異族。
《國語辭典》:釀成(釀成)  拼音:niàng chéng
1.逐漸醞釀形成。如:「這壇香醇可口的美酒,是花了幾年的時間才釀成的?!埂端问?。卷四八九。外國列傳五。阇婆》:「其酒出于椰子及蝦蝚丹樹,蝦蝚丹樹華人未嘗見;或以桄榔、檳榔釀成,亦甚香美。」
2.造成。如:「老李常常酒后駕車,這次終于釀成大禍,出了人命。」《紅樓夢》第七九回:「凡女兒一舉一動,彼母皆百依百隨;因此,未免嬌養(yǎng)太過,竟釀成個盜蹠的性氣?!?/div>
《國語辭典》:外侮  拼音:wài wǔ
外來的侮辱或侵侮?!蹲髠鳌Y夜哪辍罚骸钙鋺讶崽煜乱?,猶懼有外侮。」晉。潘岳〈離合〉詩:「嫣然以喜,焉懼外侮?!?/div>
《國語辭典》:外患  拼音:wài huàn
來自國外的禍害。如:「外患頻仍」、「內憂外患」。孟子。告子下:「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新唐書。卷一○。昭宗本紀》贊曰:「昭宗為人明雋,初亦有志于興復,而外患已成,內無賢佐,頗亦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匪其人,徒以益亂?!挂沧鳌竿獾湣?。
《國語辭典》:犬戎  拼音:quǎn róng
西戎種族的一支。多分布于今陜西涇渭流域一帶,為周朝西邊強大的外患,幽王時攻陷鎬京,西周因而滅亡。也稱為「昆夷」、「混夷」、「畎夷」。
《漢語大詞典》:犬封國(犬封國)
傳說中的國名。山海經(jīng)·海內北經(jīng):“ 犬封國 曰 犬戎國 ,狀如犬?!?/div>